1)regional arts地域美术
1.Today,in this the multiplication and post-modern age,regional arts should deserve more attention and rational recognition.在多元主义或后现代的今天,地域美术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和理性认识。
2.Whether as the historical regional arts or contemporary regional arts,they all construct the roots and value of tribal culture."地域美术"是指较大地方里的本乡本土美术。
英文短句/例句
1.Contemporary Regional Art,A Tomorrow Star--Contemporary Regional Art Development Prospect;地域美术,一个成长中的明星——当代地域美术发展前景摭谈
2.Where Will We Go?--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r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何去何从?——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美术
3.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 Art in Context of Capital Intervention在资本介入的语境中审视中国地域美术的发展
4.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f Regional Arts' Value中国应加强对地域美术价值的认识与研究
5.Summary of "The Symposium on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Art Research of China" and "the Six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Journals of the Art Colleges of China"“当代地域美术研究全国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美术学报年会”综述
6.On Regional Fine Arts under Protection of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Based on Illustration of Lanterns in Zigong;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地域美术——以自贡彩灯为例
7.Multiple Methods and Visions --Thoughts on Research Methods of Gansu Geographical Art History;多元的方法和视野——甘肃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断想
8.Landscape Feeling and Region Interest--Fine Arts Creation Discussed;山水情怀与地域趣味——美术创作谈
9.On Regional Crisis and the Present Outlet of Folk arts;论地域性危机与民间美术的当代出路
10.Region Source Material Fine Arts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se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1.The Aesthetic of Neo-regionalism;当代地域建筑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
12.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place of origin of Shaolin Wush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expectation;论审美期待视域下少林武术发源地的旅游开发
13.On Exploitation of Art Resources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of Central China;谈利用中原地域文化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14.Contemporary qualities and local qualities: world art in the period of globalization;当代性与地域性: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美术
15.Japan s Nationality and Regionalism: Their Impac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s Fine Arts;简论日本美术特色形成发展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16.On the Research Horizon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Local Aesthetic Culture论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视域和学术意义
17.Regional Technical Cooperation Network on Arid and Semi-arid Lands in the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Region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干旱和半干旱土地区域技术合作网
18.Regional Idiosyncrasy and Variation on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Art: Aesthetic Inquiry into the National Art Development under a Global Economy Background;民族艺术审美内涵的地域性特质及变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geographical art research地域美术研究
3)contemporary regional art当代地域美术
4)The Value of Regional Arts地域美术的价值
5)geographical art colleges地域美术学院
6)area art区域美术
延伸阅读
城市地域结构 构成城市的具有各种功能及其相应的物质外貌的功能分区。又称城市内部结构。现代城市是一个有动力的有机体,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职能分化带动形态的分化形成城市内部空间布局,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地理学基本研究课题之一。 城市地域结构要素 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各个功能区有机地构成城市整体(见彩图),但城市的性质、规模不同以及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差异,使内部结构的复杂性也不同。城市地域结构诸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一般说来,工业区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居住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社交文化活动的地方;商业区是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流通和金融流通的中枢。城市地域结构的各种组成要素,在空间布局上虽然可以划分出功能区,但并不是截然分开,往往交叉和混杂在一起。如在居住区内往往有一些对居民生活影响不大或无污染的工业企业;而在工业区也常常有一些住宅和公共服务设施。 研究简况 20世纪以来城市化过程加速,城市人口大大增长,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内部的工业、交通、商业和居住区等布局结构日趋复杂。为了揭示和解释城市成长的规律,各国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对城市地域结构作了种种理论概括。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 ①同心带学说。主要是由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特别是E.W.伯吉斯于1925年提出的。伯吉斯通过对美国芝加哥的研究,总结出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地域分异的5种作用力:向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在这些作用力的综合作用下,城市地域产生了地带分异。按照这种理论,一般城市发展的结构形式可划分为5个圆形地带(图1)。 ②扇形(楔形)学说。1939年由美国的H.霍伊特提出。他认为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城市的中心出发,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或沿着阻碍最少的路线向外放射,沿交通线向外伸展的地区又有不同的特点(图2)。扇形学说是从许多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抽象出来的,在研究方法上比同心圆学说进了一步。但这种学说仍没有脱离城市地域的圈层概念,其最大的缺陷是依靠房租单一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的发展运动,忽视了其他因素。 ③多核心学说。1945年由芝加哥大学著名地理学家C.D.哈里斯和E.L.厄尔曼提出。根据作者分析,大部分人口50万以上的美国大都市都可分为: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和近郊区,还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卫星城镇(透3)。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说考虑了城市地域发展的多元结构,触及地域分化中各种职能的结节作用。 以上 3种理论都反映了城市发展和内部结构中的两种彼此矛盾的趋向,即城市的离心倾向和向心倾向,但用来指导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还有将这3种学说互相中和的折衷学说和三地带学说,等等。现代城市地域变动很大,很难用模式图的方法了解城市地域的本质。因此许多学者采用分析城市地域结构中存在的结节性和均质性这两个最基本特性的方法,划分结节地域。他们认为城市地域中存在一些对人口和物质能量流动起到聚焦作用的结节点,这些结节点起作用的区域称为吸引区,而吸引区与结节点的组合就是结节地域。 研究意义 研究城市地域结构所提出的理论、假说和模式,丰富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扩展了研究领域,对于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城市的内部结构随城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日趋复杂。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必须结合研究自然环境、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交通网络、城市物质要素和建筑空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要仔细地研究城市的动态发展、预测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而为城市规划提出合理的城市规划结构。 参考书目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肥,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