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基夫,Georgia O'Keeffe
1)Georgia O'Keeffe奥基夫
英文短句/例句

1.Curtis O'Keefe was a name to conjure with.柯蒂斯?奥基夫是一个富于魔力的名字。
2.Curis o'Keefe, he remembered, was notably devout.他记得柯蒂斯?奥基夫是非常虔诚的。
3.Curtis O'keefe would make a fair deal.柯蒂斯·奥基夫会做一笔公平买卖的。
4.O'Keefe regarded his glowing cigar tip.奥基夫凝视着他那支点燃着的雪茄烟头。
5.Dodo, her expression uncertain, hovered behind O'keefe.多多带着半信半疑的表情,守在奥基夫的身后。
6.As promised, O'keefe had documented his charge.奥基夫如约把他的揭发写成了书面材料。
7.I suppose what Mr. O'Keefe likes or doesn't is going to make a difference to people keeping their jobs around here.我想奥基夫先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今后在这儿工作下去的人来说关系重大哩。
8.American painter known especially for her sensuous close-up paintings of flowers.奥基夫,格鲁吉亚1887-1986美国画家,以其给人感官享受的花卉特写绘画而著名
9.piola kirchhoff stress tensor皮奥拉 基尔霍夫应力张量
10.Forster, Joseph Conrad, George Orwell, Fyodor Dostoyevsky, and Henrik Ibsen, among others.奥威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等。
11.Lomonosov, Mendelev, Pavlov, Ciolkovsky, Popov, among others, left their names in the worl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罗蒙诺索夫、门捷列夫、巴甫洛夫、齐奥尔科夫斯基、波波夫等,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光辉名字。
12.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o the Music of Liansky's Singing Part in Tchaikovsky's Opera Eugene Onegin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主要唱段分析与演绎
13.Becky was just lecturing Mrs. Osborne upon the follies which her husband committing.蓓基正在对奥斯本太太训话,说她丈夫尽做糊涂事。
14.Defamiliarization and Dehumanization--The Comparison of Shklovsky and Ortega;“陌生化”与“非人化”——什克洛夫斯基与奥尔特加的比较
15.Orlov stepped off the train.奥尔洛夫迈步走下火车。
16.Oppenheimer-Volkoff limit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
17.Jeff: Have you ever participated in Olympic Games?杰夫:你参加过奥运会吗?
18.MONTES DE OCA, Abraham阿夫拉姆·蒙特斯·德奥卡
相关短句/例句

Ostrovsky奥斯特罗夫斯基
1.Ostrovsky is the Russia even the whole world of the 19th century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ramatist, his astonishing creation quantity, unique skills is valuable wealth in Russia.奥斯特罗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数量惊人,技巧独特纯熟,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
3)Aotuoyefusiji奥陀耶夫斯基,А.И.
4)Tsiolkovskii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
5)ziolkovsky formula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6)ziolkovsky number齐奥尔科夫斯基数
延伸阅读

波克罗夫斯基,М.Н.  苏联历史学家、科学院院士。1868年 8月29日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9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系。1905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参加莫斯科十二月武装起义。1907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社会民主工党第5次代表大会,当选中央候补委员。1907~1917年,侨居国外。1909年,在巴黎参加俄国唯心主义哲学家A.A.波格丹诺夫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前进》派(1911年退出)。在国外期间,写了《自远古以来的俄国历史》4卷。1917年 8月,回国参加莫斯科武装起义,任莫斯科苏维埃主席。1918年,参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谈判。后任苏维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员,直到逝世。其间还曾任共产主义学院、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红色教授学院、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学家协会的领导人,为苏联历史科学的发展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并写了许多史学著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做出了贡献。他的《俄国历史概要》一书曾得到В.И.列宁的好评。他重视社会经济发展、阶级斗争、革命运动和人民群众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力图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但他的著作中也反映出经济唯物主义的影响,夸大商业资本的作用,对历史的叙述往往过于简单化。1928年,联共(布)党和苏联政府庆祝波克罗夫斯基60诞辰,授予他列宁勋章。1932年 4月10日,在莫斯科逝世。死后不久,苏联开始对他的史学观点进行批判,并把"人民敌人"等罪名也加在他和"波克罗夫斯基学派"头上。60年代,苏联史学界对他重新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