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utophagocytosis自吞噬作用
2)Phagocytic function吞噬作用
英文短句/例句
1.To ingest by phagocytosis;phagocytose.吞噬被吞噬作用所吞食,吞噬
2.The engulfing and ingestion of bacteria or other foreign bodies by phagocytes.吞噬作用,噬菌作用吞噬细胞对细菌或其它异物的吞食和吸收
3.antibody-dependent phagocytosis依赖抗体的吞噬作用
4.Anti-phagocytic mechanism of wild strain and acapsular strai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新型隐球菌野生株和荚膜缺陷株抗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比较
5.Some substances can enter cells by the process of phagocytosis.某些物质能在吞噬作用过程中进入细胞。
6.A membrane - bound vesicle found in a cell by an inward folding of the cell membrane to hold foreign matter taken into the cell by phagocytosis.吞噬体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膜结构囊状物,通过细胞膜向内折回,再经吞噬作用将外物捕入细胞内
7.Effects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on on Collagen Phagocytosis by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的影响
8.Effect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Glucose on Collagen Phagocytosis and mRNA Expression of uPARAP of 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 in Vitro高糖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作用及uPARAP mRNA表达的影响
9.Study on the Effect of Liangxue Huayu Decoction on Phagocy tosis in Cultured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凉血化瘀方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作用影响的研究
10.Nonspecific cellular defense mechanisms in the lung rest principally on epithelial cell elements and several types of phagocytic cell.肺中非特异性细胞防御机理主要在于表皮细胞和几种有吞噬作用的细胞。
11.Study on the Effect of Liang Xue Hua Yu Decoction on Apoptosis and Phagocytosis in Cultured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凉血化瘀方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及其吞噬作用影响的研究
12.Regulation of N-Acetyl-D-glucosamine on macrophages function of stressed miceN-乙酰氨基葡萄糖对应激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13.Inhibition of pathogenic Leptospira on phagocytosis of peritoneal macrophages of guinea pigs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对豚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作用
14.Phagocytosis,nodulation and encapsulation in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in insects昆虫细胞免疫反应中的吞噬、集结和包囊作用
15.The Role of 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 Multiple Organ Failure in Aged Rats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在老年大鼠多器官衰竭中的作用
16.The effect of phagocytes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of Poly-L-Lactide(PLLA);左旋聚丙交酯(PLLA)降解过程中吞噬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
17.Role of Receptor-mediated-endocytosis in Oligochitosan Induced Macrophage Activation;膜受体介导的内吞在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中的作用
18.The Role of Bcl-2 in Autophagy and Apoptosis Induced by Oxidative Stress in Glioma CellsBcl-2在氧化应激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自吞噬和凋亡中的作用机制
相关短句/例句
Phagocytic function吞噬作用
3)Apoptosis[英][,?p?p't??s?s, ,?p?'t??-][美][,?p?p'tos?s, ,?p?'to-]吞噬作用
4)phagocytosis[英][,f?g?sai't?usis][美][,f?g?sa?'tos?s]吞噬作用
1.Actin polymeriz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during Dictyostelium discoideum phagocytosis;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吞噬作用中肌动蛋白多聚化及其调节
2.Phagocyto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Haemocytes Chlamys Farreri;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及其扫描电镜研究
3.americana eliminated large amount of the spores efficiently by phagocytosis and nodulation.将蜚蠊的非致病菌———金龟子绿僵菌 (Metarhiziumanisopliae)CQMa1 0 2菌株的分生孢子注入美洲大蠊 (Periplanetaamericana)血腔后 ,诱导了蜚蠊血淋巴强烈的免疫反应 ,其血细胞数量发生了显著变化 ,血细胞通过吞噬作用及形成结节使绿僵菌孢子钝化 ,萌发受到抑制 ,或被彻底分解 ;注射高浓度孢子时 ,蜚蠊的免疫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容易感染细菌而死亡 ;但注射低浓度孢子却能够增强蜚蠊的免疫机能。
5)Autophagocytosis/drug effects自吞噬作用/药物作用
6)ultraphagocytosis['?ltr?,f?ɡasai't?usis]超吞噬作用
延伸阅读
吞噬作用 将颗粒状物质吞入细胞内的过程。原生动物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手段。在多细胞动物,部分细胞特化成吞噬细胞,通过吞噬活动完成保持自身稳定和对外防御的功能。在人体,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执行这一重任。占白细胞总数60~70%的中性粒细胞是通过吞噬作用消灭入侵病原体的最重要的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由此衍生的各种组织内的巨噬细胞,除发挥吞噬作用外,另一重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通过膜的包裹活动将胞外物质转运到胞内的过程称为内吞作用。颗粒性物质的吞入称为吞噬作用,胞外液体的吞入称为吞饮作用。它们都是细胞的主动运输、消耗能量的过程。 吞噬作用主要包括吞噬细胞的趋化、吸附、吞入及胞内处理等过程(图1)。 趋化作用 某些淋巴因子、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及细菌的代谢产物等引起吞噬细胞向病灶处定向移动的过程。引起趋化作用的物质称为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比单核细胞更迅速地对趋化因子产生应答。在吞噬细胞膜上有趋化因子的受体,趋化效应取决于趋化因子与受体的结合。其机理尚不清楚。重要的趋化因子有:①补体C5a。是补体C5的裂解产物,为含有7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对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都有较强的趋化活性,在嗜中性粒细胞膜上发现有C5a的受体。②包括白细胞介素 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前者主要由单核细胞产生,对嗜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和活化作用。后者可由T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等产生,对单核细胞有趋化和激活效应。白细胞趋化因子,一种淋巴因子,由T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能把多形核粒细胞吸引到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部位。③白三烯B4。是花生四烯酸在脂氧合酶作用下产生的。它是由嗜中性粒细胞受某种适当刺激后产生的。参与嗜中性粒细胞进入病灶的正反馈机制。④变性蛋白质。各种组织细胞损伤坏死后产生的许多变性蛋白质具有趋化效应,这是利于机体清除损伤坏死的组织细胞。⑤甲酰甲硫胺酰肽。是人工合成的趋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趋化活性,常用于实验研究。很多细胞中含有类似物质。趋化因子对嗜中性粒细胞有多种作用,除了趋化活性外,还诱导白细胞颗粒内含物的分泌,改变粘附力以及增强代谢活性。 吸附 吞噬细胞到达病灶后,并不吞噬机体正常的细胞,这就是识别过程。识别机理尚不很清楚。有两种解释:①吞噬细胞和被吞噬颗粒间机械性地密切接触。这取决于颗粒的表面性质。被吞噬颗粒足够大或密集成堆,与吞噬细胞接触时便不能移开,颗粒或固定在机体组织上,或处于两个吞噬细胞间,这些都有利于吞噬细胞的接触。这种现象称为接触吞噬或表面吞噬。②吞噬细胞上有抗体Fc段和补体 C3b段的受体。被吞噬颗粒与抗体结合或者再固定补体,于是吞噬细胞上的受体与被吞噬颗粒上的抗体或补体便结合,导致密切接触,这称为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的物质(如抗体和补体)称为调理素。吸附是非耗能的过程。 吞入 在吞噬细胞和被吞噬颗粒密切接触后,细胞膜逐渐包绕该颗粒,使之进入细胞内形成吞噬体。这是消耗能量的过程,与细胞浆中的微丝活动有关。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一种解释是吞噬细胞有很强的运动性,当细胞膜与被吞噬颗粒紧密接触时,接触局部停止运动,而邻近部分继续活动,导致膜包绕颗粒,最终形成吞噬体。另一种解释是调理化的颗粒(结合有抗体和(或)补体的颗粒)与吞噬细胞间发生拉链样相互作用(图2)。 胞内处理 以细菌为例,细胞被吞噬到胞浆中形成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或称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或称次级溶酶体),因而溶酶体内容物进入吞噬体中。这一过程称为脱颗粒。随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等过程,最终细菌被杀死并消灭掉。杀菌机理包括依赖氧和不依赖氧的两种。吞噬细胞在吞噬细菌后,激活酶系统,产生对细菌有毒性的反应产物。首先NADPH氧化酶(NADPH是一种辅酶)作用于分子氧形成超氧化物,它对细菌有极强的毒性,在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下转变成H2O2(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作用下,H2O2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髓过氧化物酶作用下,H2O2和氯反应生成GL2O卆;由H2O2、卤化物和髓过氧化物酶组成的体系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还存在不依赖氧的杀菌机理,如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溶菌酶、乳铁蛋白、白细胞溶菌素和吞噬细胞素等。细菌被杀死后,即为溶酶体内的各种酶类消化,其中包括透明质酸酶、组织蛋白酶、酯酶、胶原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和酸性磷酸酯酶等。有些成分不能被彻底消化,则形成残体留在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 单核吞噬细胞缺乏显著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虽然吞噬后细胞内也产生H2O2和超氧化物,但程度上远不如嗜中性粒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杀菌机理仍不清楚。可能这些细胞内含有的酸性水解酶、中性蛋白酶及溶菌酶等对杀菌起着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