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Paris
1)Paris[英]['p?ris][美]['p?r?s]巴黎
1.Open Spaces in Paris:Contrast and Combination;巴黎的新老城市空间:对比与融合
2.Emphasizing Public Interest to Advance Social and Cultural Benefits——Revelation from Historic Public Spaces in Paris;以公共利益为牵引提升社会、文化效益——巴黎历史性公共空间复兴的启示
英文短句/例句

1.Peace Treaty of Paris (1856)《巴黎和约》(1856)
2.Paris Agreement (1954)巴黎协定(1954)
3.Commune de Paris(1871)巴黎公社(1871)
4.and when one says student, one says Parisian: to study in Paris is to be born in Paris.凡是学生,都是巴黎人,在巴黎求学,便算生在巴黎
5.Prix de Paris: beware of imitations.巴黎奖。谨防假冒。
6.the prefect of police(巴黎的) 警察总监
7.the lure of adventure [Paris]冒险 [巴黎] 的魅力
8.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Export Control (COCOM);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to Communist Countries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
9.a region of north central France in the Paris Basin.位于巴黎盆地的巴黎北部中心地区。
10.She burned to see Paris.她热切地希游览巴黎
11.Be Bullied American In Paris在巴黎受气的美国人
12."Will all Paris be there?"“全巴黎的人都去吗?”
13.Group of Ten (Paris Club)十国集团(巴黎俱乐部)
14.Paris Club (Group of Ten)巴黎俱乐部(债权国)
15.Mme. Forestier returned to Paris.弗赖斯节夫人回到巴黎
16.What is the local time in Paris?巴黎的当地时间是几点?
17.He quitted Paris after a week.他一周后离开了巴黎
18.The chief of police of Paris, France.法国巴黎的警察局长
相关短句/例句

Bali Basin巴黎盆地
3)New Town in Paris巴黎新城
1.Planning & Developing Process of New Town in Paris;巴黎新城规划建设及其发展历程
4)Grand Paris大巴黎
5)Parisian Industries巴黎工业
6)Paris Manuscripts《巴黎手稿》
1.On the Forming and Meaning of Practice Viewpoint in Karl Marx s Paris Manuscripts;论《巴黎手稿》中实践概念的生成及其意义
2.A Probe into Axiological Aesthetic Thoughts in Paris Manuscripts;《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探析
3.On Marx s Natural Theory in Paris Manuscripts;论《巴黎手稿》中马克思的自然理论
延伸阅读

巴黎巴黎Paris法国首都,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市区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约219万。以巴黎为中心的巴黎区,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007万。其范围包括市区、上塞纳等近郊3省以及远郊4省的一部分。位于巴黎盆地中央,跨塞纳河两岸,距河口375千米。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季不热,7月平均气温19.1℃,冬季较温和,1月平均气温3.4℃。年均降水量619毫米,分配均匀,夏秋季稍多。地图:巴黎地图:巴黎发展概况巴黎在2000年前为塞纳河中的西岱岛和其他小岛组成的一个渔村,由高卢族巴黎西部落居住。公元前1世纪,被罗马人占领,取名琉提喜阿,规模不断扩展。3世纪,日耳曼族入侵,破坏了早期的发展部分,居民点又撤回岛上,后得名巴黎。12世纪起,卡佩王朝建都巴黎,右岸成为一个商业中心,左岸逐渐形成一个宗教、文化区。之后,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加。14世纪初为25万人,17世纪末达50万,1836年包括近郊的人口逾100万。1921年市区人口达290万。此后,城市向郊区分散扩展,市区人口开始下降,郊区人口迅速增加,卫星城镇不断兴起,形成以巴黎为核心的巴黎区。巴黎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诞生地。中央许多行政机关、党派团体和省级行政机构设在此地,许多国际组织也设在此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就驻在此地。经济巴黎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工商业城市。工业企业集中,拥有全国工业就业人数的1/5以上,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4。门类齐全,机械、化学、电子、有色金属占主要地位,电子、化工、汽车工业发展很快,但传统工业如化妆品、服装、纺织、印刷、食品等仍占很大比重。在地区分布上,近郊工业区的产值比重最大,并有向远郊发展的趋势,市中心的产值比重在逐渐降低。机械工业在就业人数、工厂数目、产值等方面都居各工业部门的前列。汽车制造业是最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是法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中心。建筑业也是有特色的部门,由于城市建设和人口、经济的发展,其就业人数居各生产部门之冠。第三产业部门占重要地位,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61%。财政、金融、证券、保险、商业十分繁荣。埃菲尔铁塔远眺巴黎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西欧重要交通要冲之一。铁路线以此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联系全国各地。环城铁路与向外辐射状的铁路线相连,构成一个围绕城市的铁路网。城市和近郊区交通以地铁和公路为主。巴黎也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港和欧洲最大的内河港,主要承担建材、燃料、油制品和农产品的运输。是重要国际航空港之一,南部的奥利机场和北部的夏尔·戴高乐机场连接国内、国际航线。文化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塞纳河沿岸的古城区是最精美的名胜区,右岸自西面的戴高乐广场到东面的国家广场,间有著名的爱丽舍宫、协和广场、卢浮宫博物馆、巴士底广场等,稍北还有共和国广场、巴黎公社社员墙;西岱岛上有巴黎圣母院;左岸有埃菲尔铁塔以及西南部的凡尔赛宫。巴黎还是全国文化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是文化区。这里建有巴黎大学(1253年建)、国立图书馆等文化科学机构,70年代以来又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等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