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environmental science
1)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学
1.As the first specialized cor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the teaching result of“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will influence the interest of the students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环境学导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2)Environment science环境学
3)environics[in'vair?niks]环境学
4)environmental magnetism环境磁学
1.Brief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in marine sediment;海洋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简述
2.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in monitoring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
3.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on Criminal Detection in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 from Yangzhou to Guazhou, China;扬(州)-瓜(州)公路交通肇事刑事侦破中环境磁学的应用
英文短句/例句

1.Environmental Magnetism and Its Application Progress in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环境磁学在古气候环境研究中的回顾与展望
2.Magnetic Property and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Soil Derived from Quartzite发育于石英岩之上的表土磁学性质及其环境磁学意义
3.Magnetic Responses of Environment dur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East Lake Area, Wuhan City;武汉市东湖地区城市化过程环境磁学响应研究
4.Environmental Magnetic Records of Core Sediments in Xinghua in North Jiangsu Basin Since the Mid-Pleistocene;苏北盆地兴化2孔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物的环境磁学记录
5.Study on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of th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Northwestern Qaidam Basin Since the Mid-Pleistocene;中更新世以来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气候变化的环境磁学研究
6.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on Criminal Detection in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 from Yangzhou to Guazhou, China;扬(州)-瓜(州)公路交通肇事刑事侦破中环境磁学的应用
7.STUDY AND PRA CTICE OF ELECTROMAGNETICS TEACHING MODE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网络环境下电磁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8.Magnetic Properties of Dust and Topsoil in Beijing,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北京市区尘土与表土磁性差异及其环境学意义
9.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and Magnetic Characteristic Recorded by Loess in Miaodao Islands, China;庙岛群岛黄土地层的磁学特征及环境信息研究
10.Magnetic Properties of Top Soils in Beijing,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北京地区表层土壤剖面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1.Levels of Complexity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Based on Fuzzy Mathematics基于模糊数学的电磁环境复杂程度评估
12.DEES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Simulator)动态电磁环境模拟器
13.Ele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f Transmisssion Line in HEMP Environment核电磁脉冲环境中传输线的电磁干扰
14.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Kondo effect exerted by a magnetic ion depends on its chemical environment.报道了如何通过改变单个磁性离子的化学环境来调控其自旋性质.
15.Impact of Reductive Diagenesis on Magnetic Records of Marine Sediments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还原成岩作用对海洋沉积物磁记录的影响及其环境学意义
16.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on Effects of High Intensit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Among a Military Task Population;军事作业环境高强度电磁辐射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研究
17.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and developmental trend of environment electronmagnetics and electromagnetism compatible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ables some proposals about it.本文介绍了环境电磁学及电磁兼容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18.open-cycle magnetohydrodynamics开式循环磁流体动力学
相关短句/例句

Environment science环境学
3)environics[in'vair?niks]环境学
4)environmental magnetism环境磁学
1.Brief reviews on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in marine sediment;海洋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简述
2.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in monitoring urban environment pollution;环境磁学在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和进展
3.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on Criminal Detection in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 from Yangzhou to Guazhou, China;扬(州)-瓜(州)公路交通肇事刑事侦破中环境磁学的应用
5)environmental philosophy环境哲学
1.Thought o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关于环境哲学的几点思考
2.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of Social Ecology and It' s Enlightenment;社会生态学的环境哲学理念及其启示
6)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1.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atterns of Publications, Authors and Citat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2004年《环境科学》载文、作者及引文的统计分析
2.Application of solid-liquid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固-液异相催化剂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3.Application of isotop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延伸阅读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发展历程1946年 国立兰州大学始建地理系;1952年 设立自然地理学本科专业;1958年 设立地质学本科专业,并更名为地质地理系;1971年 设立气象学本科专业;1977年 设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本科专业;1984年 从地质地理系分出地质学系;1986年 设立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经济地理学本科专业;1987年 从地理系分出大气科学系;1994年 由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大气科学系组建成资源环境学院;1996年 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1999年 在地理科学系、地质学系、大气科学系、环境科学系等基础上重组,成立实体的资源环境学院;2002年 成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2003年 成立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2004年 大气科学系分出建院;2005年 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系分出,并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学院指导思想院训:自强不息、勇攀高峰。院风:海纳百川、厚德笃行。学风:勤奋、求实、团结、创新。本科教育定位:加强各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采取宽口径和跨学科培养的方式,以基础人才培养为主体,注意培养“理论-应用”复合型人才。办学格局: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办学理念:立足西部、自强不息、争创一流。服务面向:以科技创新为目标,在西部开发中大展宏图。发展思路:以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为基础,建立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形成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群,力争把资源环境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师资简介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学院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33人、硕士学位40人,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3人被国家教委列为“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院共有正高职27人、副高职2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38人。学院配套资源学院设有文献资料室,藏书4万余册,中文期刊90余种,外文期刊近百种。资源环境学院现有教学、科研等专业实验技术人员19人,有包括18个专业实验室在内的各类教学、科研实验室,总面积3321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3000万元。实验室拥有配套齐全、国内先进、国际领先的仪器设备及颇有研究价值的矿物、古生物等标本,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实验室还承担着国家、地方、厂矿企业的科研课题以及社会委托的各种科研、生产任务。学科建设1986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自然地理学为国内接受访问学者的专业;1991年 自然地理学被国家教委首批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5年 西部资源环境被确定为兰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8年 被国家教育部批准列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1999年 成立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1年 成立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和中德干旱环境联合研究中心;2002年 自然地理学在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名列专业第一名;2003年 新批环境科学和古生物地层学两个博士点以及环境工程、岩土工程和水文水资源三个硕士点;2004年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博士点通过评审开始招生;2004年 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评估中获得优秀。人才培养学院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不少毕业生已成长为高校、科研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的业务骨干和领导。李吉均、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被传为美谈;2002年自然地理学在读博士生唐述林再度前往南极考察,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