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lectroacoustics[英][i,lektr?u?'ku:stiks][美][?,l?ktro?'kust?ks]电声学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science that deals with the interaction or interconversion of electric and acoustic phenomena.电声学研究电现象和声现象互相作用或转换的科学
2.Both the architectural acoustics and electroacoustics are used in the language articulation design.游泳馆的语言清晰度设计是建筑声学和电声学的综合设计。
3.Physics studies mechanics, heat, light, sound and electricity.物理学研究力学、热学、光学、声学和电学。
4.Study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Vibrator of Ultrasonic Motor;超声电机压电振子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5.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Electrochemical Noise of the Marine Electrode海洋电极电化学噪声原理及工艺探讨
6.(electronics) designating sound transmission from two sources through two channels.(电子学)从两个声源通过两个通道传送声音。
7.Overall electro-acoustic frequency response for repro duction of 35mm optical sound track-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GB/T13157-199135mm影片光学声迹的还音电声频率响应特性
8.The Long-Wavelength Acoustic Phonon-Electron Scattering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单层碳纳米管中的长波声学声子对电子的散射
9.Interior noise evaluation and noise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a fuel cell vehicle based on psychoacoustic parameters基于心理声学参数的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评价及噪声源识别
10.The Influence of the Form Factor on Longitudinal Piezoelectric Acoustic Phonon Decoherence of a Double Quantum Dot Charge Qubit形式因子对双量子点电荷量子比特压电纵声学声子退相干的影响
11.ultralow noise microwave cryoelectronic system超低噪声微波低温电子学系统
12.Groung State of A One-Dimensional Electron Phonon System in Strong-Coupling一维强耦合电子-光学声子系统的基态
13.Electrochemical Noise of Localized Corrosion of N80 Steel;N80钢局部腐蚀的电化学噪声研究
14.Sonochemical Synthesis of Nanostructured Bi_2Te_3 Based Thermoelectric Compounds;超声化学法合成纳米Bi_2Te_3基热电化合物
15.A Study on Artistic Expressive Force and Aesthetic Features of Film Voice;电影人声的艺术表现力与美学特征论
16.Probe into Educational Electroacoustic System Experiment Teaching Innovation;“教育电声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17.O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Movie in Listening Class;谈高年级听力教学中原声电影的引入
18.Pitting Behavior Investigation of 304 Stainless Steel in 6%FeCl_3 Solution by Electrochemical Noise304不锈钢点蚀行为的电化学噪声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sonoelectrochemistry声电化学
3)Oil-Filled Electriclnverter声学电视
4)electrical echo电学回声
1.In allusion to the electrical echo problem in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4*32 channel 64ms universal echo cancelation module based on MT9300,the module can be expanded for more channels through simple copying,now it was succeedly used in the BSC of the CDMA system,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ice call.针对通信系统中的电学回声问题,介绍了一款以MT9300芯片为基础的4*32通道的64m s通用回声抵消模块的设计和实现,该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经过简单的复制进行扩展以支持更多的通道,目前在CD-MA系统中的BSC中已经成功应用,有效地提升了语音通话质量。
5)acoustoelectronics[?'ku:st?ui,lek'tr?niks]声电子学
6)electroacoustical电声学的
延伸阅读
电声学 研究声电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声信号的存储、加工、传递、测量和利用的科学。它所涉及的频率范围很广泛,从极低频的次声一直延伸到几吉(109)赫的特超声。通常所指的电声,都属于可听声范围。 电声技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T.A.爱迪生发明留声机和A.G.贝尔发明用于电话机的碳粒传声器开始,1881年曾有人以两个碳粒传声器连接几对耳机作了双通路的立体声传递表演。大约在1919年第一次用电子管放大器和电磁式扬声器做扩声实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家们把机电类比(见电-力-声类比)应用于电声领域中,于是电声学就有了理论基础。随着电声换能器理论的发展,较为完善的各类电声设备和电声测量仪器相继问世,较别是20世纪70年代来,电子计算机和激光技术在电声领域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电声学的发展。 电声换能器 把声能转换成电能或电能转换成声能的器件。它的研究是电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义的电声换能器应用的频率范围很宽,包括次声、可听声、超声换能器。属于可听声频率范围内的电声换能器有传声器、扬声器、送受话器、助听器等等。按照换能方式,它们又可以分成电动式、静电式、压电式、电磁式、碳粒式、离子式和调制气流式等。其中后三种是不可逆的,碳粒式只能把声能变成电能,离子式和调制气流式的只能产生声能。而其他类型换能器则是可逆的。即可用作声接收器也可用作声发射器(表1)。 各种电声换能器,尽管其类型、功用或工作状态不同,它们都包含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电系统和机械振动系统。在换能器内部,电系统和机械振动系统之间通过某种物理效应相互联系,以完成能量的转换;在其外部,换能器的电系统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回路,或前级放大器的输入回路相匹配;而换能器的机械振动系统,以其振动表面与声场相匹配。所以设计电声换能器要同时考虑到力-电-声三个体系。这三种体系是互相牵制的,处理得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例如,一个有效的磁系统可能会非常笨重,变成一种令人不能接受的声障碍物;或者声输入阻抗或电输出阻抗的数值,可能根本不能与周围媒质或附属设备相匹配。由此可见,电声换能器的设计总是在许多相互矛盾的因素中采取折衷的办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带有许多主观判断的技巧在内。 电声技术 是电声领域中发展得比较快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声音信号的放大、记录、存储、传送、重放、交换、复制以及加工修饰。因而在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于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有线或无线广播系统以及会场、剧院的扩声;录音棚、高保真录放系统等;此外还应用于发展中的声控、语控技术;以及语言识别和声测等新技术。总起来说,它主要包括录放声技术、扩声技术以及与它们有关的电声仪器和电声测试技术等。 录放声技术 是指把自然声音经过一系列技术设备〔如传声器、录声机(即录音机)、拾声器等〕进行接收、放大、传送、存储、记录和复制加工,然后再重放出来供人聆听的技术。它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持自然声的优良的音质,即在各个环带以及整个系统,都具有逼真地保持声音信号原来面貌的能力,包括对声音信号进行必要的美化和加工。 最近20多年来,在录放声技术的高保真化过程中发展了立体声新技术,所谓立体声就是在录放声技术中,正确体现声音信号的空间感和方位感。立体声录制方面目前采用的有两种方法:①磁带录制,即分别用两套相同的录声设备同时检拾所得的左右两通路信号;②采用国际上标准化的 45°/45°盘式录声方法。在立体声放声系统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由左、右两通路组成的双通路立体声系统;②由左前、右前、左右、右后四个通路组成的四通路立体声系统;③由四通路立体声演化来的把扬声器置于收听室中对应的四个角上的三维空间的环绕声系统。 声频放声装置一般由包括如图所示的各方框图所构成,可分成四个部分:输入端磁带录声机、电唱机、接收机是从盒式磁带、唱片及广播电波中把希望的节目作为电信号提取出来的设备;前级控制台(包括前置放大器、衰减器、混合网路等)主要作调音用;功率放大器是将控制台的输出信号增强到能够驱动扬声器系统工作的放大器;最后一部分扬声器或耳机是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收听室相当于扬声器系统的使用环境,对重放音乐的音质起很大的作用。 扩声技术 扩声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扩声不同于放声之处是传声器和扬声器处在同一声场内。因此扩声系统是具有反馈的系统。在通路增益足够大时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并过渡到自振状态,产生啸叫。所以在扩声技术中除了对声信号进行加工美化外,为了提高扩声系统的最大功率增益,改进扩声质量和系统的稳定性,必须采取措施来抑制声反馈所引起的声音畸变,其方法见表2。 电声学还是一门与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的物理科学,原因是从声源到接收都摆脱不了人的因素。声音是多维空间问题(它包括音调、音色、持续时间、强度、声源方位以及噪声干扰等),其中每一维变化都对听感有影响。复杂的主观感受并不是任何仪表所能完全反映出来的,这必须联系到生理声学和心理声学、语言声学甚至音乐声学和建筑声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因而形成了电声学的特色和它的复杂性。 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对电声学提出了大量的实际和理论问题。因此电声学总的发展趋势是:电声器件和电声设备朝着高保真、立体声、高抗噪能力、高效率、高通话容量的方向发展;还要进行音质评价的研究,改善录放技术以及声音加工技术;新的换能机理的研究以及新材料的开发;提高检测声信号的能力仍是声测技术的主攻方向。总之,只要发声过程和听感(知觉)过程各自的与二者互相联系的物理和生理上的规律不断为人们所掌握,电声学便会不断有新的发展;并受到有关计算机科学、数字信号处理的进步,相互促进,这些都说明了电声学是蕴藏着巨大生命力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