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arst geology岩溶地质
1.Pore-forming technology of pile foundation of bridge in karst geology;岩溶地质桥梁的桩基成孔技术
2.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xcavated and cast-in-place piles with a large diameter and an extra depth in karst geology岩溶地质大孔径超深桩挖孔施工技术
英文短句/例句
1.Karst geology terminologyGB/T12329-1990岩溶地质术语
2.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xcavated and cast-in-place piles with a large diameter and an extra depth in karst geology岩溶地质大孔径超深桩挖孔施工技术
3.ENGINEERING GEOLOGICAL CLASSIFICATION FOR ROCK MASS QUALITY OF DAM FOUNDATION IN KARST TERRAIN岩溶地区坝基岩体质量工程地质分类
4.Exploring the reasons for karst collaps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the Longyan basin龙岩盆地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原因探讨
5.The Situation of the Karst Hydrogeology and Assess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Litang Area;黎塘地区岩溶水文地质及水资源评价
6.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 on Karst Water Quality in Three Typical Karst Regions, Southwestern China;西南典型岩溶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对岩溶水质的影响
7.Collapse is a typical geologic disaster in karst area.岩溶塌陷是岩溶发育地区所特有的灾害地质现象。
8.Geological Model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ate Karstic Reservoir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地质模型及储层预测
9.Mechanism of Karst Development in Sulphate Rocks andlts Main Geo-environmental Impacts硫酸盐岩岩溶发育机理与有关地质环境效应
10.Research on Geological Disaster of Yunwushan Tunnel Shallow and Karst Section;云雾山隧道浅埋岩溶段地质灾害研究
11.Tunnel Construction Ahead Geological Forecasting Method Research in Karst Area;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
12.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 Technology of Krast Tunnels of Yichang-Wanzhou Railway宜万铁路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13.TSP advanced geological forecasting application in karst tunnelTSP超前地质预报在岩溶隧道中的应用
14.Method of Enhancing Correct-judgement Rate by the Pile Foundation Geological Drilling in Karst Area提高岩溶桩基地质钻探正判率的方法
15.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QUALITY OF KARST COLLAPSES IN ANSHAN CITY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16.SYSTEM CLUSTER GRADING OF THE ENVIRONMENT GEOLOGICAL QUALITY OF KARST COLLAPSES IN ANSHAN鞍山岩溶地面塌陷环境地质质量系统聚类分级
17.The Effects of Land Use on Karst Water Quality in Karst Regions;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地下水质的影响
18.A Study of Geological Textures of Karst Groundwater Reservoirs and the Best Reservoir Positions岩溶地下水库及最佳库位地质结构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dissolution rock geological area溶岩地质区
3)Karst Geological Disaster岩溶地质灾害
4)karst geology forecasting岩溶地质预报
1.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karst geology forecasting,the fractal theory was applied.为进一步提高岩溶地质预报的准确性,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岩溶地质预报。
5)karst geologic defect岩溶地质缺陷
6)karst tunnel geology岩溶隧道地质
延伸阅读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是1989年由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工程地质”国家重点学科点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地质矿产部(主管部门)和原成都地质学院(依托单位)的指导下,从1991年至1995年,历时四年多,初步建设成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1995年10月,实验室通过原地质矿产部检查验收小组和验收专家委员会的检查和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实验室全面达到了国家专业实验室的验收标准,并具备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建议有关的领导部门继续给予支持,使该实验室尽早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原地质矿产部批准该实验室为部开放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实验室所依托的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该实验室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03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04月被获批准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领域惟一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实验室及依托单位具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环境地质”(自主设置)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岩土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领域,并设立有“地质勘探、矿业、石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本实验室由5位资深工程地质学家(其中一名外籍科学顾问)、48名固定研究人员和26名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平均年龄 43岁,包括教授及研究员31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及副研究员10人、讲师7人。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实验室下设4个研究室 (重大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室、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室、区域地质环境评价与保护研究室、灾害预警与信息技术研究室)、5个研究中心(地质灾害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中心、遥感与信息技术开发中心、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研究中心、泥石流灾害研究与防治中心、地下水科学研究与开发中心)、12个装备先进的试验室(岩石力学综合参数测试试验室、mts土动三轴试验室、岩石(材料)力学试验室、现代勘测技术试验室、土工试验室、微观分析鉴定室、物理模拟试验室、数值模拟试验室、遥感与gis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钻掘工程试验室、地层环境模拟及污染控制试验室)。12个试验室总体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具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仪器代表了目前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仪器设备总值约25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或系统14台套。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地质灾害的现场勘测与监测,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sir-20地质雷达、 trimble-gps仪和全套现场大型原位试验装置等;第二部分主要用于岩土体力学特性参数测试和物性参数分析,是试验室硬件条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进消化基础上开发的多功能岩石参数综合测试系统、mts土动三轴试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试验系统、岩石流变仪、土体流变仪、土体大三轴仪、大型岩石高压渗透试验系统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试验装置;第三部分是用于地质灾害分析、评价及预测的数值模拟系统、物理模拟系统和“3s”技术系统。实验室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平方米)。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实验室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立足于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重大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的实际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