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dea of traffic connection交通衔接理念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Idea of Traffic Connection and Principles of Setting Facilities for Beijing Urban Rail Transit北京轨道交通衔接理念及设施设置原则
2.Study o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Urban Expressway Traffic Connection;城市快速路交通衔接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3.The Research of the Automatic Estimation of Traffic Connection about City Logistics Center城市配送中心交通衔接合理性自动判别研究
4.On Station Transport Cooperation for Suburban Railway市郊轨道交通车站交通衔接问题探析
5.Research on Improvement of Traffic Safety in the Urban Elevated Road with its Off-ramp Joint's Weaving Section Based on Traffic Psychology基于交通心理学的高架下匝道衔接路段安全改善措施研究
6.Automatic Estima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s Traffic Connection城市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衔接合理性自动判别研究
7.transport systems that interlink with each other互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系统
8.Study on Urban Railway Mode Choice Concerning Accessibility Condition;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9.Research on Traffic Joint Planning of High Speed Railway Station Area;高速铁路车站片区交通衔接规划研究
10.Emme Application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Inner and Inter Traffic ConvergenceEmme在公路内外交通衔接规划中的应用
11.Study of 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function areas based on the Guangzhou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基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的交通衔接功能区研究
12.Connection Model of Regiona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with Urban Rail Transit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
13.Study on Combination and Harmony between Railway Passenger Hub Station and Urban Traffic;铁路客运枢纽站与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协调研究
14.The Internal Transfer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of Urban Mass Transit Conversion Hub;城市轨道交通转换点的内部换乘和外部衔接
15.Study on Passenger Transfer of Operation between Railway Station and Urban Traffic;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运营组织衔接研究
16.The Research on Visual Environment of Transfer and Joint Space in Rail Traffic Pivot;轨道交通枢纽换乘衔接空间视觉环境设计研究
17.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and Interprovincial Highway Planning in Hunan;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湖南省省际衔接公路规划
18.The Research of the Net Layout and Junction Planning on the Railway Participating in the City Transportation;铁路参与城市交通的线网规划及衔接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joining traffic衔接交通
1.Analysis on joining traffic facility problems of track traffic station in Shanghai;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衔接交通设施问题分析
3)traffic transfer交通衔接
1.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traffic transfer and systematic conditions of the harmonious transfer between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and urban public transit, the paper has explored its restricted principal factors and indices, advanced a method of synthetic assessment, and applied it in the research on the traffic transfer in guangzhou city.在介绍交通衔接内涵的基础上 ,以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协调衔接的系统条件为依据 ,寻求影响两者协调衔接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 ,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 ,用于广州市交通衔接研究的实
4)Traffic connection交通衔接
1.The Analysis on traffic connection planning of Huizhou fourth ring road urban expressway惠州市四环路(南段)城市快速路交通衔接规划分析
2.First,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bout the traffic connection of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were analyzed.通过对铁路客运枢纽交通衔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换乘方式匹配度、换乘时间、换乘舒适度以及经济性这4个具体的量化指标,建立模糊关系数据模型,利用主动模糊数据库技术,模糊实现交通衔接合理性的自动判别。
5)transportation integration planning交通衔接规划
6)traffic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交通衔接组织
1.The traffic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 are most important for the good exertion of expressways.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快速路发展迅猛,为城市交通出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交通衔接组织对快速路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前身是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系,成立于我校1958年建校之时,是我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1958年,在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系主任、我国铁道运输专业的奠基者与创始人之一、著名运输专家林达美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铁道学院部分教授和骨干教师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并于当年招收了首届铁道运输专业本科生60人。1988年以后,运输系先后增设了包装工程、工业企业管理、会计学等4个专业,并改名为管理工程系;1995年,学校成立经济系(现经济管理学院),将本系的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相应学科划归经济系,“管理工程系”更名为“运输管理工程系”,2003年,学校进行二级学院整合,我系正式更名为“交通运输学院”。四十多年来,交通运输学院经过校内外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已具有了相当的办学实力,共为社会培养各类毕业生四千余人,涌现出了以黑龙江省副省长刘学良、铁道部总经济师黄民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另有厅局级干部20多人、处级干部800多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获得了高级技术职称,还有大量生产一线的科研技术骨干,我院毕业生在我国铁路运输部门、尤其在西部地区铁路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学院现有教职工76名、本科生1740多人、各类研究生300余人;教授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20人、讲师21人;教师中有博士10人、硕士44人。学院有“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物流管理”、“包装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5个本科专业;有“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4个硕士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个博士点(与校内两个单位合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是1980年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4个学科之一,也是全国铁路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第一批获得授予权的两个单位之一。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1990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教学先进集体”。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教材、专著13部,其中有2部教材入选国家“九五”和“十五”重点建设教材,7项教改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位教授被聘为教育部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近5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7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连续三次获校“科研先进集体”,有10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参与完成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获中国运筹学应用二等奖。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的步伐,先后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还聘请了吉林大学杨兆升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学mitsuogen(玄光男)教授,清华大学刘宝碇教授,同济大学徐瑞华教授,中国包装检测中心李华主任为本院的兼职教授。2004年6月,学院成功主办了第三届信息和管理科学国际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