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播,the spread of Marxism
1)the spread of Marxism马克思主义传播
1.Broadly speaking,it refers to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China and the total inner and outer invironments,while from the restricted pointof view,it refers to the context of Marxism(or utterance system).选择性传播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普遍性。
英文短句/例句

1.Kuominist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the Period of May Fourth;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2.Influence of Pragmatism to the Spread of Marxism during the May Fourth Period;论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3.The Returned Student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The Supplement Juewu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觉悟》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Early Trans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及传播
6.The Research of Communication Problem in Marxist Theoretical Education;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传播问题研究
7.Xin Min lnstitute and the Marxism Propagation in Hunan;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
8.The Charateristics of LI Da-zhao s Spreading Marxism from 1919 to 1921;1919~1921年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9.Zhou Yang and the Spread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周扬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
10.On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Disseminating Marxism on the Internet;论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问题及对策
11.Early Marxist Newspapers in Zhejiang Province;试论浙江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报刊
12.New Youth and Marxism s Spred in China;《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Topic of Li Dazhao Disseminated Marxism in Early Times李大钊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再探讨
14.Cultural Choice and the Propag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文化选择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5.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and Marxism's Spreading in China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6.The Anarchism before and after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五四前后无政府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7.During the May4 th Movement he did vigorous action to propagate new ideology.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
18.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Early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相关短句/例句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马克思主义传播
1.Characteristics of dissemination of Marxism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China;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平议
3)spread Marxism传播马克思主义
4)History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Marxism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5)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
6)spreading of marxism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延伸阅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19世纪下半叶)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马克思、恩格斯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为使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斗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欧美各国工人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    历史背景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完整地确立于世的标志。四年之后,即1871年,欧洲发生了两件对资本主义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①德国通过普法战争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巴黎工人武装起义,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此后30多年间,一方面,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和平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经过实践检验和理论斗争,逐渐战胜了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理论,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工人阶级政党,为20世纪初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传播和影响  到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K.马克思经过20多年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学说还未公开地、全面地发表过,在各国工人运动中起支配作用的还是拉萨尔主义、蒲鲁东主义和工联主义,第一国际初期的30多名领导成员中,也是非马克思主义者占多数。马克思和F.恩格斯为了使国际工人运动走上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进行了长期斗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首先就是在第一国际的领导机构中得到传播的。1865年马克思为批驳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J.韦斯顿反对工人进行罢工斗争的错误观点发表了演说,他"用非常紧凑但又相当通俗的形式"叙述了他的经济学说。在1867年又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国际于1867、1868、1869年举行的三次代表大会,都讨论了要不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个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经过激烈的辩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战胜了蒲鲁东主义的错误观点。通过理论斗争,一些工人运动的领导人转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1868年第一国际布鲁塞尔大会就《资本论》的出版通过了决议,号召各国工人学习这部著作,并赞扬"马克思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德国、瑞士、比利时等国家第一国际支部的报刊及其他工人组织的报刊陆续转载了《资本论》序言,发表了评论《资本论》的文章。1871年 9月13日第一国际纽约支部组织了有两万多工人参加的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示威游行,工人们把《资本论》中《工作日》这一章的精辟论述摘印成传单散发。    1871年以后,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1872年俄国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俄文译本。同年还出版了经马克思修订的德文第二版的第一分册。接着又以分册形式出了经马克思校订的法文译本。1867~1895年间,《资本论》第一卷共用九种文字(德、俄、法、意、英、波兰、丹麦、西班牙、荷兰)出了17版。    与此同时,好几个国家都出版了《资本论》的通俗版本或介绍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小册子。187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J.莫斯特(1846~1906)写了《资本和劳动。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浅说》。此书曾译成英文和俄文。后来陆续出版的有:意大利社会主义者C.卡菲埃罗(1846~1892)的《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1879);荷兰社会主义运动领导人之一F.D.纽文胡斯(1846~1919)的《卡尔·马克思。资本与劳动》(1881);波兰社会主义者S.迪克施坦(1858~1884)的《谁养活谁》;法国社会主义者G.杰维尔(1854~1940)1883年写的《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简述,兼论科学社会主义》,再版多次并译成俄、西、意、保加利亚、英等多种文字。影响最大的是K.考茨基1887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到1930年,这本书在德国出了30版,还翻译成俄、瑞典、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等多种文本。这些通俗小册子在内容上虽并不都能准确地阐述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但对这一学说在广大工人群众中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历史趋势的科学分析,为制定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纲领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培育了一大批无产阶级先进分子,团结了广大工人群众,使机会主义思潮失去了群众基础,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创造了条件。1869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在这些政党的纲领中,都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任务。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不仅在德国和瑞士是这样,而且在法国,在荷兰和比利时,在美国,甚至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这样","而在英国,马克思的理论正是在目前对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6页)。1891年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代表大会讨论新的纲领时,恩格斯公开发表了马克思1875年写的《哥达纲领批判》。这篇重要文献和在恩格斯指导下制定的《爱尔福特纲领》成为此后许多国家拟定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榜样。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如《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这个时期还再版或用多种文字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纪60年代以前写的一些重要著作,如《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特别是,经恩格斯编辑整理,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二、第三卷。所有这些,都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各资本主义国家乃至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传播。    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和传播的历史,也是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激烈斗争的历史。《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初,资产阶级舆论界企图以缄默来抵制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影响。《资本论》传播开来之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便开始攻击马克思的经济理论。19世纪60年代末的几年中,他们攻击的主要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因为他们认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作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又由攻击马克思的某几个理论观点转向全面否定、诋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柏林大学讲师E.K.杜林(1833~1921)于1871至1875年间发表了《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等三部著作,对马克思经济理论进行全面攻击,并且妄图以他编造的理论体系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计划取而代之。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E.伯恩施坦、莫斯特、A.恩斯等人赞同并且宣传杜林的错误理论。恩格斯于1876~1878年间用论文形式发表了《反杜林论》,戳穿了杜林的荒谬理论体系,驳斥了他对《资本论》的诋毁,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联系在一起加以论述,系统地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后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又编造谎言,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剽窃"了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J.K.洛贝尔图斯-亚格措夫(1805~1875)的理论。马克思在世时,这种诽谤还只是在个别人中暗地里流传。马克思逝世后,德国讲坛社会主义者便在报刊书籍中大加宣扬,想把一个非共产主义者的洛贝尔图斯抬出来"同马克思分庭抗礼"。为了捍卫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恩格斯连续写了《马克思和洛贝尔图斯。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一书德文第一版序言》和《〈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两篇文章,用事实戳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谎言;同时,他还分析了人类思想史上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说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完成的革命变革,以及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随着《资本论》各种译本的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论战也越出了德国国界,成为世界性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大思想体系斗争的重要方面。1872年《资本论》第一卷俄文译本出版时,俄国资本主义刚刚开始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正围绕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进行论战,对《资本论》的态度也出现了分歧:一些人极力攻击、否定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有一些人,如基辅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Н.И.季别尔(1844~1888)、资产阶级经济学家H.K.米哈伊洛夫斯基(1842~1904)等,虽然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不适用于俄国,但对《资本论》这部著作却给予很高评价;彼得堡大学教授И.И.考夫曼对马克思的方法论的分析还受到马克思本人的肯定。《资本论》第二卷出版的当年,俄文译本也出版了。俄国民粹派的理论家们非常注意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但是,他们并没有正确理解这一理论。19世纪80年代,在法国和瑞士也展开了论战,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P.-P.勒卢阿-博利约(1843~1916)和洛桑大学教授V.帕累托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攻击,受到了P.拉法格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力驳斥。    马克思的平均利润理论与价值理论的关系是在国际范围内长期展开论战的重要问题。1885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中向洛贝尔图斯的追随者们提出挑战,要他们回答"相等的平均利润率怎样能够并且必须不仅不违反价值规律,而且反而要以价值规律为基础来形成"(同前,第24卷,第25页)。九年以后,直到《资本论》第三卷出版,洛贝尔图斯的拥护者们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C.施米特(1863~1932),W.桑巴特(1863~1941) 等人虽然提出了种种看法,但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马克思早在30多年以前写的《资本论》第三卷草稿中就已作出科学结论的问题。第三卷出版后,意大利经济学家A.洛里亚 (1857~1943)于1895年2月著文声称《资本论》第三卷否定了第一卷,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否定了价值理论。恩格斯在《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文中驳斥了这种攻击,论证并发展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E.von柏姆-巴维克于1896年也攻击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说《资本论》第三卷与第一卷相矛盾。当时恩格斯已经逝世,K.考茨基、R.希法亭等人回击了这种谬论。至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P.萨缪尔森等仍在继续洛里亚、柏姆-巴维克开始的攻击。现在已经演变为所谓"转形问题",成为国际性的争论问题之一。    不管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形形色色的反对者怎样攻击马克思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却在斗争中日益发展,掌握越来越多的群众,为以后时期的革命运动的高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   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   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   恩格斯:《价值规律和利润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   列宁:《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