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ornberg[英]['k?:nb?:ɡ][美]['k?rn,b?ɡ]科恩伯格
1.Father of DNA Enzymology:Arthur KornbergDNA酶学之父——科恩伯格
英文短句/例句
1.Kornberg has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in the 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cription and its regulation in eukaryotic cells.科恩伯格在真核细胞转录调节控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The outer door opened. There stood Inspector Hornberg.外面的门开了,霍恩伯格督学站在那里。
3.Now tell me, Hornberg demanded, who is our ruler?“现在告诉我,”霍恩伯格命令道,“谁是我们的统治者?”
4.Recite the Lord's Prayer - in Russian, Inspector Hornberg ordered.“背诵主祷文,要用俄语,”霍恩伯格督学命令道。
5.Burns is buried next to Gracie at Forest Lawn Cemetery in Los Angeles.伯恩斯葬于洛杉矶森林草地公墓的格雷西墓旁。
6.Gray and Burns were precursors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n English Literature.格雷和伯恩斯是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
7.Sainsbury Centre for the Visual Arts,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Norwich,Britain.1978东盎格利亚大学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英国
8.I believe you are not only trustworthy but also competitive in price.伯恩: 我相信你们不仅可靠,而且价格有竞争力。
9.From Paris to Bern:A Social Research Report by Engels《从巴黎到伯尔尼》:恩格斯的一份社会调查
10.Farewell to Dystopia: the Theoretical Topic of Andrew Feenberg s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告别敌托邦: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主题
11.Dernburg on Private Law System and Division of Obligation and Sachenrechte;邓恩伯格论私法体系及债权物权的区分
12.WHAT do literary greats Sir Arthur Conan Doyle and Robert Burns have in common?你知道文坛泰斗亚瑟·科南·道尔和罗伯特·伯恩斯有哪些共同之处吗?
13.The Vienna school headed by a. Schoenberg and his pupils a. Webern and a. Berg moved directly to the exploration of sounds in a more abstract sense.以勋伯格及其学生韦伯恩和伯格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直接对声音进行了更加抽象的分析。
14.Morris R. Cohen and Ernest Nagel莫里斯. r.科恩 欧内斯特. 内格尔
15.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pective of Marx and Engels and Its Enlightened for the Modern Times;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观及其当代启示
16.A Discussion on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 and Engels s Equality Theory;刍论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科学内涵
17.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rx and Engels Theory of Harmonious Society;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观的科学内涵
18.Marx and Engles Idea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Modern Values;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及其当代意义
相关短句/例句
Kornberg enzyme科恩伯格酶
3)Kornberg mechanism科恩伯格机制
4)Andrew Feenberg费恩伯格
1.On the Connotation of Andrew Feenberg s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的内涵
2.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Connotations and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code" in Andrew Feenberg s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clarifies its origins, then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s theoretical meanings and practical meanings.文章分四个部分阐述了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中"技术编码"这一范畴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厘清了其理论来源,进而阐述了这一范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5)Dernburg邓恩伯格
1.Dernburg on Private Law System and Division of Obligation and Sachenrechte;邓恩伯格论私法体系及债权物权的区分
6)Robert Cohn罗伯特·科恩
1.When compared with the "inferior" Jew Robert Cohn,Jack Barns,the representative white man in the novel,is almost in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杰克·巴恩斯作为小说中白人男性的代表在与罗伯特·科恩这个"劣等"犹太人相比较的时候,他在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延伸阅读
阿瑟·科恩伯格
阿瑟·科恩伯格
1918年3月3日,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18-)生于美国纽约市.他自幼聪慧过人,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曾3次跳级,仍然成绩优异.1937年在纽约城市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具有医学基础的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而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因医学贡献而获1959年诺奖,二人是子承父业的师徒拍档.1918年3月3日,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1918-)生于美国纽约市。他自幼聪慧过人,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曾3次跳级,仍然成绩优异。1937年在纽约城市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进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他组建了酶学研究室并任主任。1953~1959年,他应聘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任教授。1959年,他组建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并任教授至今。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一直活跃于生物化学研究领域,并于1965年当选为美国生物化学学会主席,但他的研究成果却对分子遗传学、基因克隆、基因测序、基因诊断以及基因组计划等现代遗传学的各个重大问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恩伯格最引人注目的研究工作,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用实验证明dna的复制并分离了复制所需的酶,这集中反映在他于1956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脱氧核糖核酸的酶促合成》一文中,他因此于195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1953年以前,基因的物质本性一直是困扰着全世界生物学家的问题。1953年4月2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沃森(j. watson)和克里克(f. 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既反映了dna分子可能具有的无穷多样性,又能立刻提出dna分子自我复制的可能机制,使生物学家一下子接受基因的物质本性就是dna。但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虽然是以众多的实验结果为依据,但它本身却尚有待于实验证明。尤其是,dna果真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分子吗? 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之后,科恩伯格就以这一模型作为设想基础,用实验方法研究dna的复制,很快得到成功,于1956年发表了初步结果。他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他觉得构成dna分子的单体虽然是4种脱氧核苷一磷酸,但是,dna合成的原料却不是4种脱氧核苷一磷酸,而是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缺1种都不行,用4种脱氧核苷二磷酸或4种脱氧核苷一磷酸也都不行。他还设想,细胞内必有合成dna所需的酶。于是他把大肠杆菌磨碎,用其提取液加上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至少有1种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以便于检查实验结果),再加一点点微量dna作为“模板”(如小牛胸腺dna、大肠杆菌dna以及大肠杆菌t2噬菌体dna)。把上述混合液在有镁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于37℃静置30min,发现放射性标记已进入dna部分,说明有新合成的dna分子。新合成的dna分子即实验产物可以用过氯沉淀法同作为原料的脱氧核苷三磷酸单体分开。科恩伯格测定了产物dna的碱基组成,发现它们同各自的模板dna组成惊人地相似, 这就充分证明新合成的dna的特异性是由所加入的那一点点微量的模板dna决定的,只不过数量大大增加了而已。dna果然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分子!科恩伯格的主要专著有:《dna合成》(1974);《dna复制》(1980);《dna复制-增补版》(1982);《dna复制-第2版》(1992);《黄金螺旋:走进生物技术的探险之路》(1995)。1989年,他出版了自传《为了对酶的爱: 一个生物化学家的毕生探索之路》。科恩伯格于1943年与西尔维·鲁思·利维(sylvy ruth levy)结婚,生有3子。长子罗杰·戴维·科恩伯格(roger david kornberg, 1947-)是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在建立染色质基本结构的核小体模型中起了关键作用。次子托马斯·比尔·科恩伯格(thomas bill kornberg, 1948-)是旧金山加州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幼子肯尼思·安德鲁·科恩伯格(kenneth andrew kornberg, 1950-)是专长于实验室设计的建筑师。1986年西尔维夫人去世。科恩伯格于1988年与查伦·沃尔什·莱弗林(charlene walsh levering )结婚。查伦夫人于1995 去世。他又于1998 年与卡罗林·弗雷·狄克逊(carolyn frey dixon)结婚。科恩伯格定居于美国加州波尔塔拉谷。他喜欢网球、旅游、音乐、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