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代言人,image spokesman
1)image spokesman形象代言人
1.However,not all clothing brands are suitabl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using image spokesman and the practice of employing image spokesmen is by no means accessible to everyone.形象代言人是当今飞速发展的商业经济社会的产物,是在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的管理模式上产生的,并不是所有的服装品牌都适合推出形象代言人的。
英文短句/例句

1.The Brand Spokesman s Tactics of Advertisement Spreading;作为广告传播的品牌形象代言人策略
2.On the Functions and the Selection Strategies of Brand Image Spokesman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及其选择策略
3.Analysis of Image Prolocutor Phenomenon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Garment Brands;服装品牌推广中形象代言人现象之解析
4.Problems of Modern Female Image Presenter s Advertisement and the Countermeasures;现代女性形象代言人广告的问题及对策
5.Applied Research on Brand Image Prolocutor in Brand Cultivating;品牌培育中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应用研究
6.On the Advertisement Vivid Spokesman on the Background of Expense Culture;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形象代言人研究
7.Strategic Analysis of Brand Products as Image Spokesman of Sports Stars对体育明星作形象代言人推行品牌产品的战略效应分析
8.The Folk s New Development in "San Yan" and "Er Pai;从“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看明代民俗的新发展
9.The uninhibited mutations and grotesque symbolic language of dreams interrupt the distinct images of contemporary humanity.现代人的鲜明形象中又穿插了梦境的自由变化和怪诞的象征语言。
10.The Change of Merchants Sense of Business During the Mid and Late Ming Dynasty in Sanyan and Erpai;从“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形象看明代中后期经商意识的新变
11.Children s Perspective and the Subversion of the Image of the Educated Youth--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the Educated Youth Novels Written by Spokesman of the Peasant;儿童视角与知青形象的颠覆——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书写策略
12.Genuine Emotion--Self-Struggling and Independence--Courage and Insight;至情至性——自强自立——有胆有识“三言”中女性人物形象的时代风貌
13.Mouthpiece of Patriarchy;父权社会的代言人——张爱玲笔下曹七巧、梁太太形象新解
14.Visual Symbolization--Exploring Graphic Language in the Information Age;视觉象征——信息时代图形语言探究
15.Post-modernism Character and Design Language in Contemporary Brand Image Design;论当代品牌形象设计的后现代特征与设计语言
16."San Yan" in the Speech Image Serieses and Its Culture Content;“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
17.Speaker of Soul:the Cat Images and the Inner World of Humanity;灵之言:论猫的形象与人的本真世界
18.Selection and Shaping of Personality in "Zhuang Zi";《庄子》寓言中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
相关短句/例句

brand image prolocutor品牌形象代言人
1.A brand image prolocutor contributes on many aspects of cultivating a brand;therefore,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ultivating a brand to understand and creatively applying the mechanism,type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a brand image prolocutor.品牌形象代言人对于品牌培育具有多方面的贡献,了解品牌代言人作用机理、类型和应用策略,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培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3)personal visualize代言形象
1.In the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girl\'s choice of advertise saying and personal visualize,And studying the influence to notice and memory by the Chinese or foreign people and language.为了考察中国女大学生对广告代言形象和广告语的选择倾向,及中西方代言形象和中英文广告语对受众注意水平和记忆效果的影响。
4)statue ambassador形象代言者
5)images of contemporary people当代人形象
6)image representative contract形象代言合同
延伸阅读

魔鬼代言人片名:devil's advocate, the导演:泰勒-海克福德(taylor hackford)主演:阿尔·帕西诺 基努·里维斯 莎莉·赛隆 杰弗里·琼斯希瑟·马特拉佐 康妮·尼尔森片长:144分钟上映:1997年10月17日类型:剧情/恐怖/惊秫分级:r剧情简介罗麦斯作为年轻有为的律师有着辩护不败的战绩,他本不在纽约开业,但有一天纽约一家很有影响的律师行以高薪豪宅优厚条件相请。他经不住这些诱惑,带着妻子玛丽安,离开佛罗里达的家乡来到纽约发展。成功继续伴随着他,一个又一个案子在他的辩护下得以胜诉。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为之洗脱罪名的客户并非清白。他的妻子指出,律师为钱而辩护,钱又把人变成魔鬼。这话深深触动了他。尤其是当母亲告诉他,雇用他的律师行老板米尔就是他的生身父亲时,他携枪来到米尔面前......内容简介:律师,尽管是属于高收入的社会职业,但在西方国家中,一向有着不好的口碑,关于律师的侮辱性笑话更是不计其数。90年代初,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揭露律师犯罪的《律师行》获得空前票房,几年之后的这一部《魔鬼代言人》,尽管最后的情节发展大出人们意料,但很多基本情节和主题均脱胎于那部现在已经被很多人遗忘的卖座片。和《律师行》一样,主人公夫妇被金钱、成功诱惑而加入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律师行,但后来逐渐发现这个律师行有着不可告人的黑暗背景。不同的是《律师行》是个现实的故事,而本片却更加神秘而带有寓言性质。两者尽管后半段情节和最后结果不尽相同,但主题都是关于律师职业和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而本片的寓意人物——魔鬼的出现,则带着更多的世纪末色彩。李维斯饰演的主人公本是佛州的年轻律师,在法庭上常胜不败,事情就是从李维斯得知当事人真的是一名罪犯开始的。律师的职业是为人脱罪,还是澄清事实真相?影片对这种多年来一贯奉行的司法辩护制度提出了质疑。律师,尤其是成功的大律师,一向是有钱人的工具。而面对金钱的诱惑,又有多少律师能够主持社会正义呢?影片中由艾尔·帕西诺饰演的律师行的魔鬼老板西诺,且不管其比喻的成份有多少,总是纵容甚至是煽动社会罪行的重要力量。尽管影片最后把现实转换为带有宗教色彩的魔幻世界,观众还是能轻易得出结论,并把矛头指向利用司法制度的丑恶人物,甚至是司法制度本身。这是一个人人都存疑,但人人都无法摆脱和战胜的制度。制度的完善提供给罪犯脱身的可能,也提供给普通人心安理得接受不平的社会心理保障。律师行的老板西诺,不同于一般的魔鬼或相类似的角色。他所依赖的力量,不是威逼利诱,而更多的是激发人们自己内心深处的“恶”。无论是谁,总有“内心私字一闪念”的时候,此时的人类良心是最脆弱的。而这一刻的自制力丧失,继续发展下去,必然会堕入魔道难以自拔。西诺的阴谋就是利用这个时刻,达到控制私欲,进而控制心灵的企图。接近影片结尾处,一切真相大白,李维斯发现自己竟然是西诺/魔鬼的儿子。此时的魔鬼撒旦撕去了西诺的伪装,赤裸裸地亮出自己的身份和意图,一大段激烈攻击社会道德正义的言辞,几乎令李维斯无可辩驳。这段戏激昂亢奋,帕西诺精彩的演出令整个场面熠熠生辉。曾经主演过《教父》系列的帕西诺,几乎是上一辈美国人社会观念的影像代表,他在《教父》中的角色代表了当时青年一代面对上一代的态度。而片中由他饰演魔鬼,并被下一代李维斯以自杀的方式进行反抗,似乎影射了当代美国年轻人的精神状态。“邪恶”的出身与道德的不洁使青年一代无力反抗道德沦丧的资产阶级父辈,但逐渐清醒的社会觉悟又令他们沮丧愧疚,精神的矛盾与软弱最终导致唯一的解决方式——自杀。著名的摇滚乐最后英雄科特·寇本的自杀也是这种社会情绪的祭品之一,不能不说这是正被消费主义吞噬的现代社会的主要悲剧之一。好莱坞电影毕竟不会留下令人遗憾的结局,就在撒旦在火焰中灭亡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情节转折如异峰突起:李维斯又回到等待抉择的人生十字路口。当然,最后的结果仍然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废话,谁愿看到自己在地狱的烈火中煎熬。而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却是撒旦/西诺意味深长的眼神注视着观众,似乎提醒每一个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我在等着你!”本片跟近年的法庭电影有很大差异,它并不以布局严谨、唇枪舌剑的案件来吸引观众,而是以一个律师为样板来刻画虚荣令人堕落。律师本应捍卫法律正义,但为了追求利益和打赢官司,明知被告有罪仍为他辩护 ,甚至不惜隐瞒证据,违反律师的天职。约翰.米顿这个魔鬼化身的角色,在片中其实是主人翁心魔的具象化。假如人类本身没有虚荣欲望作祟,魔鬼便无法将他任意摆弄。本片根据安德鲁·尼德曼的小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