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贸易理论模型,Endogenous trade theory model
1)Endogenous trade theory model内生贸易理论模型
2)theory of endogenous trade内生贸易理论
1.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trade,the increase of trade efficienc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ng system.依据内生贸易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交易制度的改进,西南地区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应完善市场体系,改进交易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英文短句/例句

1.Southwes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Trade;从内生贸易理论看中国西南区域经济合作
2.A New International Trade Endogenization System: New classical Trade Theory;国际贸易的内生化新体系: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3.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Chinese Foregn Trade Theory;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
4.Domestic Politics and Trade Policy: Review of Theories of Endogenous Trade Policy;国内政治与贸易政策:内生贸易政策理论文献综述
5.Analysis of Trade Theory and Trade Present Situation for Inner Industries;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分析
6.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the Framework of Endogenous Growth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Trade Theory;规模报酬递增,内生增长框架和贸易理论新发展
7.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Adjustment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结构的调整
8.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Perspective of China-ASEAN Bilateral Trade;产业内贸易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
9.Intra-industry trade and service trade relations theory competitiveness survey产业内贸易与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理论综述
10.l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lndex:Their Practicability to China;产业内贸易理论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11.The large volum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s often cited as critical evidence favoring the new trade theory.产业内贸易常被作为支持“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关键因素。
12.Chapter one i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nd introduce the main theory modes briefly.第一章对产业内贸易理论进行综述,并对主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
13.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Chin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理论与实证分析
14.A Study on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n China;产业内贸易理论、测算方法及中国实证研究
15.The Theoty about Domestic Inter-regional Trad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国内区际贸易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16.Analyses of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Empirical Test on Determinants;我国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7.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国内和国际规模收益
18.On the Trading Paradox of WTO Rule and its MechanismWTO规则中的“贸易悖论”及其内在机理分析
相关短句/例句

theory of endogenous trade内生贸易理论
1.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ndogenous trade,the increase of trade efficiency is mainly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trading system.依据内生贸易理论,交易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交易制度的改进,西南地区要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就应完善市场体系,改进交易制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Theory of Inter-industry Trade产业内贸易理论
1.Theory of Inter-industry Trade v.s Foreign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看中韩贸易
4)intra-firm trade theory公司内贸易理论
5)the Framework of the Endogenous Growth Research内生增长框架新贸易理论
6)the "New"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内生增长框架和贸易理论新发展
延伸阅读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既出口又进口同一种产品,同时同一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件)大量参加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这一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1-|X-M|/(X M)式中:X和M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X-M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到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是:理论分析基本是从静态出发进行分析的;分析不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以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过去的贸易理论的前提大多为完全竞争市场);经济中具有规模收益;在分析中要考虑需求不相同与相同的情况。从这些假设前提可以看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发点与其他贸易理论是相当不同的。(1)产品差异论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生产上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包括同质产品与差异产品。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这类商品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产业间贸易的对象,但由于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等,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内贸易现象。产品的差异性或差异产品是指从实物形态上看,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①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例如,中国在东北出口水泥而在华南进口水泥便属于这种情况。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这时同类产品将同时反映在转口国的进口项目与出口项目中,便会形成统计上的产业内贸易。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削峰填谷”而形成的电力进出口。第四,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尤其是相互倾销,会使一国在进口的同时,为了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出口同种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另外在存在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货物竞争,就不得不出口以得到退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造成产业内贸易。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如各国银行业、保险业走出去引进来的情况。例如,中国吸引外国银行在华投资,却又在世界其他国家投资建立分行。第六,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因为同种商品的产品与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大都归入同组产品,因而形成产业内贸易。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差异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②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资料表明,大多数的产业内贸易发生在差异化产品之间。在制造业中,产业内贸易商品明显偏高的是机械、药品和运输工具。属于同一产品大类的差异化产品在现代经济中有着很高的占有率。在汽车产业,福特不同于本田、丰田或是雪佛兰。因此,在用一大类的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也会发生双向的贸易流动。国际产品差异性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等三方面:a.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异。在一组产品中,所有的产品都具有某些共同的本质性特征,即核心特征,这些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性,同差异内部一系列不同规格的产品中可以看出水平差异的存在。如烟草、香水、化妆品、服装等。这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大多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