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de power贸易强国
1.with the increasing growth of China s economy,China s heading to the world s trade power.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国正在向世界贸易强国的方向发展,对此,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如何看待的呢?本文编译了托马斯·克里斯坦森教授、前副国务卿泽奥利克和美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给出的美国国内三种不同的声音,以及BBC的调查报告中世界其他各国的态度观点。
英文短句/例句
1.On changing the path from trade nation to trade power;浅谈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选择
2.The Ultra-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Large Trading Nation to A Strong One;超比较优势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3.The Strategy of the Export Trade Structure of 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to be a Powerful Country in Export Trade;出口贸易大国转向出口贸易强国的战略性思考
4.The World s Attitudes towards China as a Trade Power;世界声音:如何看待中国走向贸易强国
5.The Instructions about the Index of the Large Nation and the Power Nation and an Empirical Research;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评判体系指标化及实证分析
6.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 s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调整思路
7.Technological Progress Stimulating Trade: the Way from Large Country to Strong Country--An Empirical Study on Chinese Stratagem of Trade;关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思考——基于中国科技兴贸战略的实证分析
8.How to Change China from Big Trade Nation to a Strong Trade Nation;求解贸易大国变为贸易强国之路——避免外经贸贫困化增长:以制度建设为中心
9.A Peak Communication Between Wood Flooring Companies --2006 China Wood Flooring Exp.&Imp.Conference精英强强联手打造2006地板国际贸易盛宴
10.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国际贸易组织(贸易组织)
11.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国际贸易中心(贸易中心)
12.Terms of trade(in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
13.Balance of trade贸易差额,国际贸易平衡
14.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bility of the Global Top 10 in the Service Trade Sector;全球服务贸易10强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分析
15.Britain have allied Itself with other western power for trade and defence英国与其他西方强国结成了贸易及防御联盟
16.Britain has allied itself with other western powers for trade and defence.英国与其他西方强国结成了贸易及防御联盟.
17.Study on China Strategy to Deal with Trade Export Control by Developed Countries;我国应对技术强国贸易出口管制的策略研究
18.A Study of Countermeasures on the Reinforcement of Competitive Power in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s of Our Country;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Trade Intensity贸易强度
1.On basis of the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tegorization, this paper use Trade Intensity Index, Complementarity Index,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to analyze these pro.初级产品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已成为共识,但双方在制成品上的贸易强度、互补程度等各个方面需要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3)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
1.An Analysis of Energy Tariff 's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能源税对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2.On the internalis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 in international trade;试论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环境成本内部化
3.Economic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food safety standard and international trade;水产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分析
4)World trade国际贸易
1.Theoretically, appropriate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 into world trade may lead to the ideal state of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respecting the earth ethically.绿色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 ,现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棘手的贸易障碍之一 ,国际贸易中引进适当的环境保护政策从理论上说可能达致了伦理地通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尊重地球的美好境界 ,但在现实中往往蜕化为非伦理和反伦理的借口 ,对世界文明 (生态文明 )进化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ir world trade under the WTO.分析了WTO体制下的国际贸易公平问题,指出在WTO规则的制定及运作过程中,发达国家起着主导作用,虽然对发展中国家体现了优惠安排,但是这种优惠待遇不足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仍在拉大。
3.We need to clarif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 and the booming competitive success theory in the tendency of developing world trade theories, as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从理论上梳理代表国际贸易理论主流的比较优势论与新兴的竞争优势论之间的关系,对于明确国际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5)trade[英][tre?d][美][tred]国际贸易
1.In the past decades, the linkage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been becoming one of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rgument in the area of public policy.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环境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成为公共政策争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6)international trade国家贸易
延伸阅读
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世界银行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的GDP在世界上排第7位。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7238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3384亿元,增长8.3%。第一、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2%和29.0%,分别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和2.8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502,约为1270美圆。在世界上,排在了100名以外。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中国虽然是个贸易大国,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还远远称不上是贸易强国。中国如何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呢? 一、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首先要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和经济制度。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就不能很好的发展经济。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0年底和1991年7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诞生。中国股市这个新生儿在诞生之始就呈现畸形,头重脚轻。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中国股市是在证券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仓促开市的。由于政府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力,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利用上市作为工具圈钱用于投机,而并没有用于发展实业。比如银广厦,德隆系之流。从中国证券市场开市至今十几年来,投资者根本没能从我国股市中获得哪怕一点点的投资回报,只是肥了一些庄家而已。这也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萧条,股民丧失信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幸好,2004年,政府总算行动起来了,证监会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信在政府的干预引导下,中国股市的春天就快要到来了。我们要得只是等待。二、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必须要有真正的大的公司出现。而不是中国石化,中国海运,中国移动之类的伪公司。我在这说的真正的公司,是指完全市场化,依据市场规律运作的公司。2004年中国大陆进入世界500强的18家企业分别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这些公司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规模还比较小。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在今年《商业周刊》评出的世界价值最高的100个品牌中,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而我们的近邻韩国的品牌三星、现代、LG均榜上有名。有这样一个规律,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国际知名性的品牌也越多。在最近公布的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也只有海尔和华为两家公司的身影。国际性品牌的匮乏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我国变成了世界加工厂,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厂商赚走。 中国企业还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目前,我国相当部分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依赖于国外技术,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许多产业领域,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一旦威胁到国外竞争对手时,他们会更多地用知识产权、专利等手段还制约我们,对中国企业形成相当大的压力。 同时,中国企业还存在着国际化程度较低、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垄断行业仍占主要地位等弱点。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丧失。我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仍在持续,与世界500强在整体素质上还有明显差距。 政府应该转变角色,从主导企业发展逐步转变为引导企业发展。 三 、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