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承诺,Commitment on Foreign Trade in China
1)Commitment on Foreign Trade in China中国对外贸易承诺
2)Chinese foreign trade中国对外贸易
1.Focus on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rade environment,China must choos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promote Chinese foreign trade to a new healthy,stable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中国必须选择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
英文短句/例句

1.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transportation corporation中国对外贸易运输公司
2.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Transportation Corporation Group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
3.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Storage Corporation中国对外贸易仓储公司
4.China national foreign trade advertising association中国对外贸易广告协会
5.Intra-industry Trade a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attern of China s Foreign Trade;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模式取向
6.Trade within Industries and Strategic Options for China s Foreign Trade;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
7.Intra-industry Trade Theory and Chinese Foregn Trade Theory;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理论
8.Dependent Degree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hina s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est;对外贸易依存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分析
9.Adjustment of American Trade Deficit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Foreign Trade;美国贸易逆差调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0.REVELATION OF MODER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FOR CHINES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11.Influence and Strategy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12.The General Law of Trad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ese Foreign Trade;通用贸易定律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验证
13.Study on service trade deficit problem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rade surplus in Chinese foreign trade;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下的服务贸易逆差问题研究
14.Trade Growth Pattern for Foreign Tra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之贸易增长方式分析
15.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Employment in China: A Trade Structure Perspective中国对外贸易的劳动就业效应:贸易结构视角
16.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FDI Exert on China Foreign Trade and the Countermeasure;FDI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7.TRIPS and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Strategies in ChinaTRIPS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18.A Study on the Green Barrier and Its Effects on Chinese Foreign Trade;绿色壁垒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关短句/例句

Chinese foreign trade中国对外贸易
1.Focus on the futur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rade environment,China must choos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nd promote Chinese foreign trade to a new healthy,stable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着眼于今后的国际、国内贸易环境,中国必须选择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对外贸易走上新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之路。
3)China foreign trade中国对外贸易
1.Before opening up to the world, China foreign trade and 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has stimulated one another for common development, while there was no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具有替代效应,但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互补效应和相互促进关系,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
2.Korea-US FTA would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 foreign trade while the FTA improves bilateral trade cooperation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USA.韩美FTA(自由贸易区)在促进韩美两国贸易合作与经济融合的同时,将会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4)China Foreign Trade Center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5)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中国各区域对外贸易
1.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Eight Regions of China and Three East Asian Regions;中国各区域对外贸易的决定因素分析——中国八大区域与东亚三经济体间的贸易
6)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ory中国对外贸易理论
1.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concept,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 of Intra-industry trade,explores Chinese foreign trade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本文阐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理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延伸阅读

中国对外贸易概况  早在公元前 2世纪的西汉时代,中国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茶开始输往西方各国。1405~1433年,郑和(1371~1435)七次率领商船队,经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非洲东岸,开辟了海上贸易通道,以丝绸、瓷器、铜器和铁器交换亚非国家的珠宝、香料以及药材等。通过对外贸易往来,中国的火药、罗盘等技术传入西方,西方的农业和果菜也引入中国。但由于自然经济的束缚,商品生产和交换受到限制,对外贸易发展缓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的市场,对外贸易成为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压榨和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发展缓慢,进出口商品结构极其简单,进口商品主要是日用消费品,出口商品主要是部分农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日益扩大,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地区也有较大变化。1986年与1950年相比,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以美元计算)增长了近52倍,平均每年增长11.6%。    各时期的发展情况  50年代,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政策,对私人进出口商进行了改造。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外汇支付能力,以国营为主,有计划地组织进口和出口。中国与苏联和东欧国家通过政府间协定贸易和经济合作,发展对外贸易往来关系,同时积极开展同香港地区和亚非国家之间的贸易。1953年以后,中国先后同英国、法国、瑞士、联邦德国等国进一步发展了贸易往来关系,贸易地理范围逐步扩大,贸易额逐年增长。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国民经济发展遭到了严重挫折,加上当时国际间某些因素的影响,对外贸易出现了第一次严重下降。1963年后,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工农业生产出现好转,对外贸易有了较大恢复。1966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对外贸易出现第二次大幅度下降,到1971年,才有所好转。1979年以来,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对外贸易得到新的发展。    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改变  50年代,中国主要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其次为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60年代,主要贸易地区是港澳地区和日本,其次是西欧和部分亚非拉国家。70年代以来,主要贸易地区是港澳地区、日本、美国及西欧国家,其次是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    中国与日本民间贸易往来始于50年代。197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贸易与经济合作迅速发展,中国对日本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原油、煤炭、纺织品、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等,中国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成套设备、先进技术、钢材、化肥、化工原料以及汽车等。港澳地区与内地素有密切的贸易联系,内地对该地区主要供应大量鲜活食品、轻纺产品和其他工业制成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与美国没有直接的贸易往来关系。1972年以来,两国之间贸易发展较快,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原油、纺织品、土畜产品、轻工产品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器设备、化工原料、先进技术、飞机以及谷物等。西欧是中国传统的贸易地区,中国从这一地区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先进技术、成套设备、机电产品、钢材、化工原料等,对该地区出口的主要商品有传统土特产品、畜产品、部分食品、纺织品及其他制成品。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往来发展较快,通过各种贸易方式向这些国家出口部分机器设备、纺织品、轻工业品、建筑材料等,进口木材、部分有色金属、棉花等农产品。与东盟国家和中东产油国的直接贸易也发展较快。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3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①进口商品结构。自50年代以来,生产资料进口一直占优先地位,除少数年份外,一般约占进口总额的80%,生活资料约占20%。生产资料主要有:钢材、有色金属、铁矿砂、橡胶、棉花、化学纤维、纸浆、木材、化工原料,以及先进技术、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化肥、农药等。生活资料包括谷物、食糖和动植物油等。②出口商品结构。传统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比重逐步降低,工业制成品逐步增加,其中轻纺产品出口显著增加。机电产品出口从无到有,1973年中国开始出口原油及石油制品。1985年农副产品出口比重由1953年的 55.7%下降到 17.5%;轻纺工业品比重由26.9%上升到39.7%;重化工产品比重从17.4%增长到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