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
1.Deducting the Fable from Small to Big——Mao Zedong Thought and Ruifeng Marketing;毛泽东思想与瑞风营销策略
2.Gains in Teaching 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的一点收获
3.On the Growing Process of Recogniz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论中共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认识的发展过程
英文短句/例句
1.Chairman Mao s Study Views and P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的治学观与毛泽东思想的产生
2.Research on Mao Zedong's Thinking Philosophy毛泽东思想哲学研究
3.Shouldn't the same thing apply to Mao Zedong Thought?对毛泽东思想就不这样?
4.CORRECTLY DISSEMINATE MAO ZEDONG THOUGHT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
5.The history of Mao Zedong Thought --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 should be written into the document.要写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6.The Historical Verification of Mao Zedong s Objection to the Change from "Mao Zedong Thought " to "Maozedongism";毛泽东反对把“毛泽东思想”改为“毛泽东主义”的历史考证
7.Why didnt Mao Tsetung Agree to Put Mao Tsetung Thoughts Forward in the Early Times of Founding the People s Republic;建国初期毛泽东为何不让提毛泽东思想
8.The Application of MAO Ze-dong’s Works in the Teaching of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著作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的运用
9.Interpreting Hu Qiaomo s View on Mao Zedong s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Mao Zedong Thought;胡乔木论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10.Mao Zedong Thought is still our guiding ideology.现在毛泽东思想还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11.Mao Zedong Thought is an ideological system.毛泽东思想是个思想体系。
12.The Course of "A Survey of Mao Zhe-dong s Thoughts" and the Concep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与“三个代表”思想
13.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nin Oriental Theory and Mao-zedong Thought列宁东方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关系研究
14.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 sure that we are not fragmenting Mao Zedong Thought, distorting or debasing it.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
15.But Lin Biao negated Mao Zedong Thought by saying that it was fully embodied in the "three constantly read articles".林彪否定毛泽东思想,说“老三篇”就代表了毛泽东思想。
16.MAO Ze-dong's thought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is the major part of his ideological system.毛泽东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7.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ao Zedong Thought Should Expound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Mao Zedong Thought Completely;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应该完整地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8.Research on Mao ZeDong Political Thought毛泽东政治思想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Mao Ze-do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
1.Reponder on the Originator of MAO Ze-dong Thought;对“毛泽东思想”首创者的再思考
2.Deng xiao-ping 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ing Mao ze-dong and Mao ze-dong Thought;邓小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性贡献
3.LIU Shao-qi: the First Man Who Scientifically Expounded MAO Ze-dong Thought;刘少奇:科学阐述毛泽东思想概念的第一人
3)Mao Zedong Thoughts毛泽东思想
1.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effects of teaching generality of Mao Zedong Thoughts;对提高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2.On Teaching Joint of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Deng Xiaoping Theories;论“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与“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衔接
3.On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Outline of Mao Zedong Thoughts;《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4)Mao Ze Do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
1.The active spirit of Mao Ze dong Though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creative thinking.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理论是创新思维的最大成果。
2.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al aims stipulated by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eaching(“Mao Ze dong Though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has explored som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found out a teaching pattern in conformity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process.江苏理工大学在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实践中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目标 ,立足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新的教学方法的探讨 ,寻找到一条与学生认知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主要是以研究中国国情为出发点 ,围绕国情进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立场和方法的学习 ,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感性认识逐渐深入到理论的学习 ,最终掌握并且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DENG Xiao ping not only made a assessment on MAO Ze dong s achievements and errors in his lifetime ob jectively and appropriately,but also distinguished MAO Ze dong s errors in his later years from MAO Ze dong Thought.邓小平不但对毛泽东一生的是非功过给予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而且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 ,从而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内在如何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上所存在的“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 ,为我们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5)Mao Tsetung Thought毛泽东思想
1.On Two Major Bases of Mao Tsetung Thought;论毛泽东思想的两大理论基石
2.Achievements in Theory innovation: Mao Tsetung Thought── A Simultaneous Exposition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理论创新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LIVING SOUL OF MAO TSETUNG THOUGHT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Survey of Mao Tsetung Thought;突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导地位——《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6)Maoism[英]['mauiz?m][美]['ma?,?z?m]毛泽东思想
1.On the Impact of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to Maoism试论三民主义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2.Maoism:theoretical origi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之一
3.Due to different main themes of the present era and China\'s actual condition,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med tow achievements of sinicizing Marxism:Maoism and the socialist theoretic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由于时代主题与中国国情的不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前者是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回答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后者则是关于中国建设的理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
延伸阅读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以及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的丰富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产生的条件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要遇到许多特殊复杂的问题。在北伐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统一战线和农民同盟军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时期,创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抗日战争时期,解决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完整地系统地产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2周年而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1945年4月,中共七大修改后的党章中正式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刘少奇深刻分析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指出:百余年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而流血斗争,积有无数丰富的经验,这些实际斗争及其经验,不可避免地要形成自己的伟大的理论,使中国这个民族,不仅是能够战斗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有近代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民族。这个理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见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为: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方面内容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进一步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在以下6个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①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发,深刻分析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同盟军、领导权和革命转变的问题,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总结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是革命的三大法宝,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指导原则。②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政策,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把企业的改造和人的改造结合起来的方针。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等一系列正确方针。③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保持亲密关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军政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制定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十大军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提出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指导思想。④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精辟论证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要善于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要照顾同盟者的利益等。⑤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要发展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等。⑥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特别强调从思想上建设党,创造了延安整风的宝贵经验,明确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