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aradox of aging老化悖论
英文短句/例句
1.Positivity Effect in Attention and Memory:Paradox of Aging and the Perspective from Socioemotional Selectivity Theory注意与记忆中的“积极效应”——“老化悖论”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视角
2.Reflections on Linguistic Antinomy and Cultural Antinomy in Translation Studies;译学研究中的语言悖论与文化悖论思辨
3.On Otherwise-minded Literature: an Investigation on Three Paradoxes about Literature;文学他化论——关于文学的三悖论考察
4.On Cultural Paradox in Maxine Hong Kingston s China Men;论汤亭亭小说《中国佬》中的文化悖论
5.The Paradox of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ies-System Innovation;论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悖论
6.On New Changes of China-U.S.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Rebutting Ten Erroneous Views;论中美经贸关系新变化——兼驳十大悖论
7.Competitive Development,the Paradox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Wushu;竞技化:中国武术现代化的发展悖论
8.Paradox of the Dualistic Concept of Nature--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Old Man and the Sea;二元对立自然观的悖论——《老人与海》生态学解读
9.Trail Analysis on the Prodox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Globlization and Nation-state;试析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关系中的悖论
10.Candid and Disassimilation: A Paradox in "Being and Time";本真与异化:《存在与时间》中的一个悖论
11.Image Production and its Value Paradox in "Aesthetic" Era;“审美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及其价值悖论
12.Esthetic Paradoxes Under the Context of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a;当代中国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审美悖论
13.On Absurd Narration: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Aesthetics in Kafka′s Novels;悖谬化叙事:卡夫卡的叙事美学论析
14.On Consumption Alienation Going Agains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Humans;论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15.Paradox of ‘Non-material Culture Legacy’ Protection and New Path;“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与新路径
16.Self-organization Paradox and Drive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Evolution;“自组织悖论”与社会组织进化动力辨识
17.The Paradox and Varia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Subject;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18.The Dilemma of Cultural Security:Ending Point Departing from Starting Point论文化安全的困境——起点与终点的悖离
相关短句/例句
cultural paradox文化悖论
1.The novel thus confirms the cultural paradox of identity confusion and existence dilemma.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在实现"美国梦"后产生的空幻感印证了当代华裔文学叙述中的文化悖论现象,即身份认同的困惑和生存状态的悖反现象。
3)generalized paradox泛化悖论
4)the paradoxes of modularity模块化悖论
5)marketization dilemma市场化悖论
1.The paper studies the marketization dilemma facing China s financial reform via Hainan case.本文试图透过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海南实验"解读中国金融改革的"市场化悖论"。
6)paradox of modernization现代化悖论
1.The paradox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a is the embodiment of capital logics discovered by Marx.中国现代化悖论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逻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表现:中国现代化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但由此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阻碍现代化的因素。
延伸阅读
EPR悖论 A.爱因斯坦、B.波多尔斯基和N.罗森1935年为论证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而提出的一个悖论。又称 EPR论证。EPR 是这三位物理学家姓的头一个字母。这一悖论涉及到如何理解微观物理实在的问题。 爱因斯坦等人认为,如果一个物理理论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那么物理实在的每个要素都必须在其中有它的对应量,即完备性判据。当我们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却能确定地预言某个物理量的值时,必定存在着一个物理实在的要素对应于这个物理量,即实在性判据。他们认为,量子力学不满足这些判据,所以是不完备的。在论证中,爱因斯坦等人设想了一个测量粒子坐标和动量的思想实验,后来D.玻姆把它简化为测量自旋的实验:考虑两个自旋为 1/2的粒子A和B构成的一个体系,在一定的时刻后,使A和B完全分离,不再相互作用。当我们测得 A自旋的某一分量后,根据角动量守恒,就能确定地预言 B在相应方向上的自旋值。由于测量方向选取的任意性, B自旋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应都能确定地预言。所以他们认为,根据上述实在性判据,就应当断言B自旋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同时具有确定的值,都代表物理实在的要素,并且在测量之前就已存在,但量子力学却不允许同时确定地预言自旋的 8个分量值,所以不能认为它提供了对物理实在的完备描述。如果坚持把量子力学看作是完备的,那就必须认为对A的测量可以影响到B的状态,从而导致对某种超距作用的承认。EPR 实在性判据包含着"定域性假设",即如果测量时两个体系不再相互作用,那么对第一个体系所能做的无论什么事,都不会使第二个体系发生任何实在的变化。人们通常把和这种定域要求相联系的物理实在观称为定域实在论。 围绕着EPR悖论,物理学界和哲学界一直有争论。N.H.D.玻尔对EPR实在性判据中关于"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在测量过程中虽然没有对B施加力学干扰,但由于作用量子的不可分性,微观体系和测量仪器构成了一个整体,测量安排是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必要条件,而对体系未来行为所预言的可能类型正是由这些条件决定的。这样, EPR关联性就可以在量子力学范围内得到合理的解释。对 EPR论证的另一方面的批评,是针对其定域性假设。20世纪70年代以来,根据对J.S.贝尔提出的定域隐变量理论关于相关体系的关联度的判别式(简称贝尔不等式的实验研究),倾向于否定建立在定域性假设基础上的定域隐变量理论,从而增加了人们对定域实在论的怀疑。这意味着把世界看作由空间上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各部分组成的看法不一定普遍成立,支持了关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