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inese artistics中国艺术学
英文短句/例句
1.On Construction of Local Art Theory in the Chinese Art Discipline中国艺术学科本土艺术理论建设刍议
2.On the conception of Chinese artistic studies as a disciplinary system;关于“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
3.Teacher Assistant of the Performing Arts Center of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国立艺术学院展演艺术中心助教。
4.Chinese Art League中国文学艺术研究会
5.China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6.Contributions of Cen Jiawu s study on art sociology to Chinese Art history research;岑家梧艺术社会学研究对中国艺术史学的贡献
7.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rt Theory: Theory of and Approaches to Western Art and Studies of Chinese Art History;艺术学的建构与整合——西方艺术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艺术史研究
8.Exploration on the Impact of Chinese Art Design Subject Definition by Foreign Art外来艺术对中国艺术设计学科名称影响的初探
9.An Overview of 2007 China (Wenzhou) Industrial Arts Academic Forum;2007中国(温州)工艺美术学术论坛综述
10.Abstract Art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istic Experiences: A Sociological Criticism of Art History;抽象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经验——艺术史的社会学批评
11.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Chinese Art and Chinese Aesthetics Research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朱良志“中国艺术研究系列”
12.Centre for Chinese Art and Archae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
13.Study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History in New Century;新世纪中国大陆文艺美学学术史研究
14.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view of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ina s Literary Studies in the 20th Century;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的意义
1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study experience and the modern reforming of the Chinese arts history留学背景与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
16.The Effect of Virtual Reality for Chinese Cultural Relic and Historic Site;中国“美”——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哲学之本
17.On Analysis of the Philosophical Origin of the Art In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试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哲学源流
18.The Status of Romantic Charm in Chinese Classical Art Aesthetics;神韵在中国古典艺术美学中的地位(2)
相关短句/例句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中国文学艺术
1.In contemporary language context,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在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学艺术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
3)the aesthetics of art in China中国艺术美学
4)artistic anthropology in China中国艺术人类学
5)Chinese art中国艺术
1.Aesthetics of Metrical Poetry 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Art;律诗的美学与中国艺术的本质
2.Both Chinese art and TCM theory originated from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Taoist in ancient times.中国艺术思想、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均源于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
6)Chinese arts中国艺术
1.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Arts over French Rococo中国艺术对罗可可艺术的影响
2.Since the ethical concept of Confucian school became majestic in Chinese aesthetic and ideological history, Chinese arts began a new leaf of "soft and pacific".自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中国美学史和思想史上开始显现威严时,中国艺术也就开始书写自己“温柔敦厚”的历史了。
3.Chinese arts are the highlights of human wisdom and creations.中国艺术是人类最高智慧和创造精神的结晶 ,在世界文化史上理应占有重要地位。
延伸阅读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自1949年至1979年,共召开过四次。 第一次,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名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最初由郭沫若在华北文化艺术工作委员会、华北文艺工作者协会在北平举行的文化界茶话会(3月22日)上提议发起,并推举全国文艺工作者协会在北平的理事、监事和华北"文协"理事召开联席会议产生筹委会。5月1日,筹委会通过了《大会代表资格与产生办法》,6月27日,郭沫若就大会的方针和任务发表了谈话,7月2日正式开幕。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国民党统治区、解放区和部队,分十个代表团,共824名。在开幕式上,朱德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董必武代表华北局和华北人民政府、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大会致词。周恩来向大会作了长篇政治报告。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报告,茅盾、周扬分别作了关于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大会期间,毛泽东主席亲临会场向代表们致意欢迎。大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致拥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新方向,并确定为今后文艺运动的总方针。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全国委员会,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同时分别建立了中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选举产生了各协会的领导机构。这次大会是国民党统治区与解放区长期被分割开的两支文艺大军的胜利会师,是中国文艺运动史上一次空前大团结的盛会。 第二次,1953年9月23日至10月6日在北京召开,改名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出席代表581人,列席代表189人。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致开幕词,周恩来向大会作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文艺工作任务的政治报告,周扬作了题为《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艺作品而奋斗》的报告,茅盾作了题为《新的现实和新的任务》的报告。这次大会是在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家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大会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强调繁荣创作,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造新英雄形象。 第三次,1960年7月22日至8月1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2444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等出席了开幕式。郭沫若致开幕词,陆定一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周恩来总理在大会上作了国内外形势的报告,陈毅、李富春副总理分别作了国际形势和国家经济建设问题的报告。周扬、茅盾分别作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的报告。大会主要回顾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艺工作的成就,肯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关于今后任务,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和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提倡掌握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会上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 第四次,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3200人。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茅盾致开幕词,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词,周扬作题为《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的大会报告,夏衍致闭幕词。大会闭幕后,在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举行的招待出席这次大会全体代表的茶话会上,胡耀邦讲了话,充分肯定大会的重要意义。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面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文艺战线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的任务,一致决心为建设祖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贡献力量。这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又一次团结誓师的大会。大会修改了"文联"和各协会的章程,选举了"文联"和各协会新的领导机构。这次大会在中国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