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
1)Shostakovich肖斯塔科维奇
1.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First Movement in Shostakovich s Symphony NO.13;论析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征和结构特色
2.Characteristics of Shostakovich s Cello Concerto No.1;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特点
3.A Simple Analysis on Shostakovich s Symphony No.7——Leningrad;浅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英文短句/例句

1.Shostakovitch and His Fifth Symphony in d Minor;肖斯塔科维奇与《d小调第五交响曲》
2.Inspiration of Tonality Thinking about 24 Preludes and Fugues Composed by Dmitriy evich Shostakovich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调性思维的启示
3.The Techniques of Shostakovich s String Quartets;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中的作曲技法
4.Characteristics of Shostakovich s Cello Concerto No.1;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的特点
5.A Simple Analysis on Shostakovich s Symphony No.7--Leningrad;浅析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
6.writing Technique of Melody of piano Concerto a No. 1 by Shostakovich;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写法
7.Integral Structure of Shostakovich s Fourteenth Symphony;肖斯塔科维奇《第十四交响曲》的整体结构特征
8.A Research of the Structure on Shostakovich's First Sonata for the Piano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奏鸣曲》结构研究
9.On the Expressive Effects of Harmony Shifting in 24 Preludes & Fugues by D.Shostakovich;论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和声游移的表现特征
10.The Innovation of Fugue Structural Principle;赋格结构原则的创新——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赋格分析
11.The Style and Structure of First Movement in Shostakovich s Symphony NO.13;论析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风格特征和结构特色
12.An Analysis on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No.9 Fugue in Dmitri Shostakovich s Twenty-four Preludes and Fugues;论肖斯塔科维奇《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No.9的赋格写作特色
13.The Structure of the Third Movement of Shostakovich's Cello Concerto no.1 ne Method论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结构及其演奏
14.Analysis of a Life Story in Music;用音乐讲述生命的故事——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背景及其主导动机
15.Leading Motive and Use of Passacaglia of Shostakovitch s Quartets No. 8;从《第八弦乐四重奏》管窥肖斯塔科维奇主导动机及帕萨卡里亚的创作特点
16.The Analyis of D·Shostakovich’s Three Parts Fugue in A Minor --Concurrently Dsicuss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D·S·S “24 Preludes And Fugues”;肖斯塔科维奇a小调三声部赋格分析——兼论《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的某些创作特征
17.Talking about Shostakovich s Music Features from Symphony No.5;从《第五交响曲》看肖斯塔克维奇的音乐特点
18.Research Notes Of Shostakovich 24 Prelude And Fugue;精彩纷呈的密接和应——肖斯塔柯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研究札记
相关短句/例句

Shostakovich肖斯塔克维奇
1.Talking about Shostakovich s Music Features from Symphony No.5;从《第五交响曲》看肖斯塔克维奇的音乐特点
3)Dmitry Shostakovich肖斯塔柯维奇
4)Moscovici莫斯科维奇
5)Seleskovitch塞莱斯科维奇
6)Starch Figure斯塔奇数字
延伸阅读

肖斯塔科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Shostakovich,Dmitry苏联作曲家。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1975年8月9日卒于莫斯科。童年时接受母亲的钢琴指导,并在格利亚塞尔音乐学校学习。9~11岁写作了钢琴曲《自由颂》、《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等第一批作品,显露出作者童年的生活感受和态度。1919年考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1923年和1925年先后从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毕业。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当时乐坛的注目。图片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创作丰富,遍及各种音乐体裁的作品。20年代后半期~30年代初,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经验,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新主题,写作了许多作品如《第二交响曲》(《献给十月》)、《第三交响曲(《五一》)等。1927~1932年,创作两部歌剧、2部舞剧、5部话剧配乐以及4部电影音乐。1930~1932年,根据俄国作家N.S.列斯科夫的同名小说写作了歌剧《姆岑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又名《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剧情描写一个商人的妻子为追求自由爱情而杀人犯罪,并惨遭毁灭。作者称该剧为“讽刺悲剧”。歌剧于1934年1月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首演,随即又在欧洲许多剧院上演。这部歌剧标志肖斯塔科维奇艺术上臻于成熟。在器乐曲创作方面以3部交响曲最重要。《第四交响曲》是他的第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第五交响曲》也是一部哲理性悲剧交响曲,反映当时苏联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第六交响曲》表现从悲哀的思考与回忆过渡到生活的欢乐。他的其他器乐作品如《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等形成另一种格调。这时期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钢琴五重奏》。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重要作品是两部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是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列宁格勒,仅用3个多月写成的,作者将它题献给这座英雄的城市。这是第一部反映卫国战争,反映重大社会事件的音乐作品。它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的抗敌意志。《第八交响曲》“试图表现人民的体验,反映战争的可怖悲剧”,立即在欧美各国受到重视。战后的第一部大型作品《第九交响曲》,是一部具有古典主义的和抒情喜剧色彩,并包含若干悼念篇节的作品。从1948年起,肖斯塔科维奇写了大量声乐作品。其中最突出的是清唱剧《森林之歌》,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第十交响曲》、《第十一交响曲》、《第十二交响曲》、《第十三交响曲》以及管弦乐声乐曲《斯捷潘.拉辛的死刑》等。1965~1975年他疾病缠身,但仍创作了27部作品,其中重要作品为《第十四交响曲》、《第十五交响曲》、《第二大提琴协奏曲》以及声乐套曲和第11~15首弦乐四重奏等。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家,肖斯塔科维奇从不旁观生活、回避矛盾,而是置身于社会生活,以满怀激情和鲜明的爱憎反映生活。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自成一家。他的旋律常以古调式为基础,降音级的频繁运用,形成一系列具有特殊表现力的乐汇,他也惯用不协和的和声处理与繁复的对位结构。他扩展了传统的复调技术,给赋格、帕萨卡里亚等古老复调形式注入了现代内容。肖斯塔科维奇的15部交响曲使他享有20世纪交响乐大师之誉。他的音乐创作,对苏联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