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
1)Richard Strauss理查·施特劳斯
1.The Elementary Study on Richard Strauss Concept of Structure;理查·施特劳斯结构思维初探
2.A Study of Richard Strauss Symphonic Poems;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中“音乐人物”的性格展示
3.A Study of Richard Strauss s Opera Der Rosenkavalier;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研究
英文短句/例句

1.A Study of Richard Strauss s Opera Der Rosenkavalier;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研究
2.Harmonic Study of Richard Strauss Art Songs;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和声进行的艺术特征
3.A Study of Richard Strauss Symphonic Poems;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中“音乐人物”的性格展示
4.Succeed, Fused, Breakthrough: Richard Strauss Opera Der Rosenkavalier;继承·融合·突破——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
5.Richard Strauss's Symphonic Poems: Context, Program, Musical Narrative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研究:语境·文本·音乐叙事
6.A Study on Melisma Version of Richard Strauss's Vier letzte Lieder理查·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花唱”版本研究
7.1864 Richard Strauss, German composer, was born at Munich.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生于慕尼黑。
8.The Research of Last Four Songs of Richard Strauss;理查德·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曲》的和声研究
9.On the Artistic Styles and Vo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Last Songs" by Strauss;施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处理
10.Study of Leo Strauss Thoughts in China;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
11.A re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returning to Leo Strauss重新理解“政治哲学”——对施特劳斯的某种回归
12.On D. H. Lawrance s Sexual Theory in Lady Chatterley s Lover;论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两性理论
13.Among others are Purcell, Wagner, Verdi, Puccini, and Richard Strauss.其他还有珀塞尔、瓦格纳、威尔地、普契尼和理查德·斯特劳斯。
14.In 1911, the Richard Strauss opera "Der Rosenkavalier" premiered in Dresden, Germany.1911年,理查史特劳斯歌剧"蔷薇骑士"于德国德雷斯敦首映。
15.Harnoncourt is a passionate believer in Strauss.哈农考特是施特劳斯的狂热崇拜者。
16.Leo Strauss and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施特劳斯与启蒙哲学(上)——读施特劳斯早期文稿《柯亨与迈蒙尼德》
17.Excuse me, but are you Mr. Richard Stewart from the States?劳驾,请问您是不是美国来的理查德·斯图尔特先生?
18.Lawrence's Criticism and Idealism in Lady Chatterrley's Lover-Criticism of Industrial Society & Idealism Reflected in a Harmonious Society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看劳伦斯的批判意识和理想主义
相关短句/例句

Richard Strauss理查.施特劳斯
3)Richard Strauss art song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
4)Richard Strauss理查·斯特劳斯
1.This dissertation will study by a vertical clur which is the philosophy of will impacted on Richard Strauss’s tone poem, by a horizontal clur which is these theme of analysis of、、, a process which of“know、intergration、unity、sublimation”between the philosophy of will and Richard Strauss’s tone poem.本论文以意志哲学对理查·斯特劳斯音诗的影响作为纵向思维的切入口,以四部作品《唐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死与净化》的主题文本分析为其横向思维的支点来阐述理查·斯特劳斯的音诗与意志哲学“相知、相融、统一、升华”的过程,并结合浪漫晚期音乐中展现出的种种矛盾与特征分别对形式与内容、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标题音乐与绝对音乐进行了论证,以小见大的说明了浪漫晚期音乐中所暗含的人文思想和时代精神。
5)Leo Strauss施特劳斯
1.On Leo Strauss 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is Doctrine of Esotericism;论施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及其隐微论
6)Johann Strauβ (1804~1849)施特劳斯,J.
延伸阅读

施特劳斯,R.  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864年 6月11日生于慕尼黑,1949年9月8日卒于巴伐利亚。父亲是慕尼黑歌剧院圆号手。施特劳斯6岁入小学,即开始作曲。10岁入中学,18岁应著名指挥 H.von彪罗邀请任德国迈宁根市乐队助理指挥。此后曾任慕尼黑歌剧院副指挥、魏玛宫廷歌剧院助理指挥,1894年彪罗逝世,由他继任柏林宫廷歌剧院指挥。1919~1924年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1933年底被指定为纳粹德国的音乐总监,1935年辞职,返回故乡专事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时间居瑞士。    施特劳斯的创作受H.柏辽兹、R.瓦格纳、F.李斯特等人影响,大多遵循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和手法;尤以配器效果丰富、乐队规模宏大著称。早期以交响诗为主,除最早的交响幻想曲《自意大利》(1886)外,尚有《麦克白》(1888)、《唐璜》(1889)、《死与净化》(1889)、《梯尔·欧伦施皮格尔有趣的恶作剧》(1895)、《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1896,根据尼采同名哲学著作命名)、《堂吉诃德》(1897)《英雄的一生》(1898)和《家庭交响曲》(1903);后两部带有自传性质。1900年后创作领域转向歌剧,在艺术手法上继承、发展瓦格纳的乐剧,但风格、技法均不乏独创。其歌剧在20世纪上半叶德奥歌剧创作中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不少作品至今仍被上演。他的歌剧特点很不一致。第 1部歌剧《贡特拉姆》(1892~1893)显然带有瓦格纳的特点。第 2部歌剧《火荒》(1901),已显示出个人风格。《莎乐美》(1905)采用英国诗人O.王尔德的同名诗剧谱成。《埃勒克特拉》(1908)由奥地利剧作家H.V.霍夫曼斯塔尔编剧。这两部歌剧均以强烈的曲调、和声表现和交响戏剧性的乐队处理著称,《莎乐美》虽曾遭到非议,但却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玫瑰骑士》(1910)则回复至传统的、平易近人的风格,富于抒情性与诙谐性,是他的歌剧中最常被演出的剧目(见彩图)。此后又作有《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岛上》(1912)、《失去影子的女人》(1918)、《插曲》(1923,自作词,具有自传性质)、《埃及的海伦》(1927)、《阿拉贝拉》(1932)、《沉默的女人》(1934),独幕歌剧《和平的日子》(1936)、《达佛涅》(1937)、《随想曲》(1941)、《达奈的爱情》(1940)。其中《沉默的女人》系由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家S.茨韦格作词,曾遭纳粹禁演。此外,尚作有管弦乐曲《阿尔卑斯山交响曲》(1915)、《日本祝典音乐》(1940),两部圆号协奏曲(1883,1942)和1945年4月战争即将结束时,为23件弦乐器写作的弦乐队曲《变形》。施特劳斯继承H.沃尔夫歌曲创作的特点,强调朗诵性、戏剧性以及歌声与伴奏的高度融合,尤重伴奏的表现作用。他临终前不久(1948)创作了著名的4首管弦乐队伴奏的歌曲:《春天》、《九月》、《沉眠》、《晚霞》。他还作有两部芭蕾剧和许多室内音乐等。他是19世纪末叶以来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乐风和技法标志着19世纪末叶晚期浪漫主义向20世纪"新音乐"的过渡,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