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AI Qing
1)AI Qing艾青
1.The Poet Playing the Reed Flute and the Poet Playing the Horn ——Contrast Between AI Qing s and GUO Xiao-chuan s Poems;吹芦笛的诗人和吹号角的诗人——艾青、郭小川诗歌创作比较论
2.The Sunny Pulsation of A Suffering Soul in Prison——Discussion on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 Ai Qing s Poems Written in Prison;铁窗里那向阳而生的搏动——论艾青狱中诗的主体意识
3.Writers Born in the Prison: Chen Baichen and Ai Qing;从监狱中诞生的作家:陈白尘、艾青
英文短句/例句

1.AI Qing,A Poet Facing the World --Comments on AI Qing s Poems with International Themes;艾青,面向世界的诗人——论艾青国际题材诗
2.The Creative Symbol Course Of Ai Qing s Poetry --The Influence of Symbolism On Ai Qing s Poetry;艾青诗歌创世象征历程——论象征主义对艾青诗歌的影响
3.Ai Q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New Poetic Style;艾青与新诗诗体建设——艾青中后期诗歌的格律化倾向(之二)
4.Misery Strength: From Ai Qing to the "July Poem" School;苦难的力量:从艾青到“七月”诗派
5.Depression: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arly Poems of Daiwangshu and AiQing;忧郁:戴望舒与艾青早期诗歌之比较
6.On Prosy Aesthetics of Poem and Ai Qing s Poetic Ideal;论“诗的散文美”与艾青的诗学理想
7.Returning and Singing--Impression on The Song of Return of Ai Qing;归来与歌唱——读艾青的《归来的歌》
8.The Value of "Realness" in Airing s Poetry Theory;艾青诗论中“真”的价值体系建构研究
9.Writers Born in the Prison: Chen Baichen and Ai Qing;从监狱中诞生的作家:陈白尘、艾青
10.On the Theoretical Defect of Ai Qing’s “The Prosaic Beauty of Poetry”;论艾青《诗的散文美》一文的理论缺失
11.Beauty of Prose, Free Exploration of AI Qing s Poetic Form;散文美:艾青诗歌形式的自由性探寻
12.Inspiration is the Conception of Poetry-Notes on Ai Qing s Poetry;“灵感是诗的受孕”——艾青诗读记
13.A Comparison of the Pariotic Ideas Between GUO Mo-ruo, WEN Yi-duo,and AI Qing;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爱国思想比较论
14.A Milestone of Poetics-Ai Qing s Treatises on Poetry;诗学建设的一块丰碑──艾青《诗论》初探
15.The Motherhood Worship: A Perspective of Reading Ai Qing's Poetry母性崇拜:解读艾青诗歌的一个视角
16.The Influence of Symbolism on Ai Qing's Poetry试论象征主义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
17.To Re-explain two Aiqing′s Long Poems in Neo-period艾青《古罗马斗技场》与《光的赞歌》论析
18.Smoke curled around Al's face.艾尔的脸旁青烟缭绕。
相关短句/例句

Aiqing艾青
1.Aiqing: Sings for Modern China with the Hoarse Throat——On Aiqing s poems in 1940s ;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现代中国”——论艾青在1940年代的诗歌创作
2.A Discussion on the Deep Connotation of WuYue Cultures in Aiqing s Poetry;论艾青诗中吴越文化的内涵
3.On Aiqing to Draw Lessons and Overstep from W.Whitman;略论艾青对惠特曼的借鉴与超越
3)Ai Qing's poetry艾青诗
4)War period Ai Qing s艾青散文
5)Aiqing's poems艾青的诗
6)Ai Qing's poems艾青诗歌
延伸阅读

艾青艾青(1910~1996)中国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生于浙江金华,1996年5月5日卒于北京。1928年考进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自学绘画兼习法文,并大量阅读哲学和文学著作。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的诗作,给他后来的创作留下深刻的影响。1932年回国,途中写了《那边》等忧国忧民的诗作。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囚徒生活促使他从绘画转到诗歌创作,在狱中写下《芦笛》、《透明的夜》、《巴黎》、《马赛》等诗作,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使艾青一举成名。作品赞美养育自己的农妇,为其凄苦的命运抒发悲愤与不平,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深刻同情。1935年出狱,曾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半年,继又流浪到上海。1936年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上海到武汉、临汾、西安、桂林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翌年去延安,被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39年出版诗集《北方》,至1945年共有《向太阳》、《火把》、《献给乡村的诗》等诗集12部。作品从滚滚烽烟中汲取诗情,表现了进取、乐观、昂奋的战斗精神。1945年9月,率华北文艺工作团从延安到张家口。1949年1月,以军代表身分参与接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同年10月起任《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1950年出版诗集《欢呼集》。同年夏访问苏联,后出版诗集《宝石的红星》。1956年出版诗集《春天》。次年被聘为《诗刊》与《收获》编委,出版诗集《海岬上》。不久被错划为“右派”。1976年10月,重新获得写作权利,开始第二个创作高潮。1979年错案平反,同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80年出版诗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1983年又出版《雪莲》。这些作品更为练达圆熟,形象更简洁明确,语言更质朴纯净,除继续保持真实与想象相结合的特色,又增添了深沉的思考和睿智的哲理。其中《光的赞歌》、《鱼化石》、《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诗篇影响较大。1991年5卷本《艾青全集》出版。著作还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艾青论创作》,散文集《走向胜利》、《绿洲笔记》,译诗集《原野与城市》,以及《艾青选集》(1~3册)和多种版本《艾青诗选》等。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诗人。艾青塑像艾青《落叶集》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