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ransportation geography交通运输地理学
1.In the 20th century, particularl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subject foundation, formation of disciplinary system and stable development.交通运输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20世纪尤其是建国以来经历了学科初创、学科体系形成、稳定发展三个时期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地理学己经形成了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在学科理论探索、交通设施规划与布局、交通网络与交通流分析、交通方式评价与规划、交通运输的特殊地理问题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丰富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认知我国交通运输的地理概貌和发展机理、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文与环境效应,提供了应有的科学知识。
英文短句/例句
1.A REVIW OF TRANSPORT GEOGRAPHY OF CHINA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
2.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SINCE 1949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
3.Research History and Developing Trend about Geography of Transportation in China;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4.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5.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the specialty of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institute;结合学校实际,开办交通运输管理专业方向探讨
6.A Discussion of Road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in Hazardous Chemicals Transpotation浅论危险化学品运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7.An Economic Survey of Three Dimensions Comprehensive Transport Theoretical Research三维层面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的经济学评述
8.This week in school, we studied transportation.这个星期在学校我们学习了交通运输。
9.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the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 Group;地下洞室群交通运输系统建模与仿真
10.The Research 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entral China;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11.The territorid development in transportation net of Qinghai province;青海省交通运输网地域性建设与发展
12.THE PLANNING PRACTICE OF HONG KONG IN TERMS OF 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香港的土地使用与交通运输规划实践
13.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事故处理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14.Research on Framework of Transportation Logistics Administration;我国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组织架构研究
15.Study 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ranspor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
16.The Radical Principle and Applying of Transport Plan Modeling;交通运输规划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7.Accel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transport by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强化管理 加速发展道路交通运输业
18.Study on Relation among Transportation,Society,Science and Technology;交通运输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关系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transport geography交通运输地理
1.A major resurgence has occurred in transport geography in the wake of political and policy changes, hug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and responses to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随着政治与政策的改变和对庞大复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及对城市交通堵塞的反映,交通运输地理学发生了复兴。
3)transport geographic area交通运输地理区
4)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交通运输地理杂志》
1.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Disquisitive Changes of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交通运输地理杂志》近十年研究综述
5)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1.In this paper, a new data model for a linear referencing system i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ransportation (GIS*.提出了用于交通运输地理信息系统 (GIS T)的一种新的线性参照数据模型 。
6)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of China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延伸阅读
交通运输地理学 研究交通运输在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作用、客货流形成和变化的经济地理基础,以及交通网和枢纽的地域结构的学科。在中国和苏联,一般将它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发展概况 19世纪末,F.拉采尔和A.赫特纳等地理学家已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于形成景观特征和促进地理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20世纪初期,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和J.白吕纳在地理研究中,则已开始注意有形的货物和人的移动。但这期间未形成交通运输地理学。1934年苏联的地理-统计学者C.B.伯恩施坦-科冈发表的《交通运输地理学概论》,是早期的系统论述之一。1946年法国地理学家R.卡波-雷伊发表的《大陆交通地理学》,成为西方交通运输地理的权威性专著。50年代开始,交通运输地理受到重视,逐渐形成为地理学中一个分支学科。苏联学者着重研究交通运输与生产力布局的关系、区际运输联系和合理运输,代表著作有Е.Д.哈努科夫的《运输与生产配置》(1956),И.В.尼科利斯基的《苏联运输地理》(1960,第一版)。欧美学者则着重于港口和航空地理研究、城市与市郊交通系统、交通运输和市场区位等方面的研究,其中英国地理学家F.W.摩根1952年出版的《港口与港湾》结合地理条件进行论述,很有特色。7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采用数量方法进行研究的著作显著增多,其中总结性的著作如E.J.推弗和H.L.戈蒂埃的《交通运输地理》等。在中国,这门学科是50年代中期由苏联引入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在综合运输、选线设计、运输区划、城市对外交通枢纽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 作为研究交通运输活动空间组织的学科,交通运输地理可分为下面4个部分:①理论交通运输地理。研究内容包括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及其各种交通方式的地位,交通运输在生产布局中的作用,运输联系和客、货流分布及其演变趋势,合理运输与货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交通运输布局的经济效益计算和地域系统评述,交通网络和站场布局的类型和模式,交通运输区划的原理和方法。②部门交通运输地理。分别研究铁路、水运、公路、管道、航空等运输方式的经济技术特点及地域的适应性。③区域交通运输地理。分别从国际、国家、国内经济行政区,或按河川流域、地形单元进行交通网络和客、货流的分析,通过对区域交通运输情况的描述,揭示区内经济结构的空间联系和区际物质联系的内在规律。④城市交通运输地理。研究和预测城镇内部道路交通网和客、货流与交通流的形成变化规律,城市对外交通线和站、港空间布局,以及综合交通系统。 目的和任务 交通运输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寻求自然条件有利、技术措施先进、经济社会效意最大的交通运输地域组合方案,使交通网的布局合理化,减少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延续耗费,节约居民用于交通的支出,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它的基本任务是参与有关生产布局的工作,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以及厂址选择等,解决有关交通运输的地理问题、交通网和客货流的调查和规划、运输区划、交通运输布局的条件分析和经济论证。 研究特点和方法 交通运输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因此在研究中:①把交通运输现象作为生产力地域组合中的一个环节来考虑,特别注意地理环境同它的相互作用;②大量采用空间地域的分析方法,如分析交通运输的地域差异、区域网型和运量结构、交通运输区划、交通点和线的区位,以及交通网络分析、交通运输系统模拟等;③按照国家和区域(经济行政区、吸引范围、流域等)对交通运输分布现状、发展趋向进行评述和预测。 交通运输地理学还具有综合性特征,综合分析交通运输的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及其结合,研究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统一交通网的内在结构、空间布局和时间次序,揭示其内在机制并预测其未来趋势。 研究中利用一系列具体经济指标:运量、运距、周转量、运输能力、成本、运价、投资、利润等,以及科学管理和计划方法。在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方面,同现代数学联系日益密切。除大量应用分析数学、线性规划、数理统计等数学方法外,还引入了网络分析、动态规划、排队论、模糊数学和投入-产出模式等方法。 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是交通运输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交通运输地理学扩充了这两个学科的内容。运输经济学和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和设计学科如铁道建筑、港口工程、公路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等,则有助于交通运输地理学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合运输学科,从技术经济角度研究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与交通运输地理共同为统一运输网的宏观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但前者侧重于设备、经济、综合利用和比较计算,而后者更注意地域结构的分析。在一些国家出现的交通工程学,研究交通流与行车设施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成为交通运输地理通向实际应用的又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