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1)macroeconomics[英][,m?kr??,i:k?'n?m?ks][美]['m?kro'?k?'nɑm?ks]宏观经济学
1.Application of macroeconomics in China;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2.Application of Non-Linear Dynamics in the Field of Macroeconomics:A Survey;非线性动力学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的运用——文献综述
3.Views on Teaching Method of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英文短句/例句

1.Rational-expectations macroeconomics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
2.The New Open Economy Macroeconomics: A Survey;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
3.The Micro Base of Macro Economics: Marx and Keynes Economics;论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学
4.Development of Western Micro and Macro Economics in the 20 th Century;20世纪西方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5.A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Teaching 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6.A ceneral annotation of the 20th century marcoeconomics;五个瑞典人眼中的宏观经济世界——20世纪宏观经济学综述
7.Views on Teaching Method of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8.To See Economics Progress from the Macroeconomics Established by Keynes;从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看经济学的进步
9.The Shared Ideas of Western Economists on Macroeconomics;西方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若干共识
10.Political Macroeconomics ──A New School of Western Economics;政治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新流派
11.Mr. Samuels is an expert in macroeconomics.塞谬尔斯先生是位宏观经济学专家。
12.Break-even point(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收支相抵点
13.It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macroeconomics.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经济学的分析体系。
14.Classical theories(in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理论
15.ROBERT SKIDELSKY: Keynes was the real inventor of macroeconomics.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真正创始人。
16.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Macroeconomics in 2007;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17.NNS Model and Its New Expanding on Macroeconomics;NNS模型及其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
18.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in China in 2005;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关短句/例句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
1.The purpose of macro-economics is not only to tell students theore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for understanding,analyzing and problem-solving.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发展性,表述方法多样性和实践多变性等特点。
2.As the mainstream in modern society,macro-economics develops and deepens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oretical debating.宏观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主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理论上的争论而不断演进和深化。
3.The principal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e evolution of paradigm of IS-LM/AS Model with the core functions in macro-economics.IS-LM/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准模型之一。
3)dogmatic 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教条
4)environmental macroeconomics宏观环境经济学
1.The thought includes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macroeconomics,steady-state economy,and so on.他的理论贡献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宏观环境经济学和稳态经济等几个方面。
5)Modern Macroeconomics现代宏观经济学
1.On Ramsey Mod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croeconomics;论拉姆齐模型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6)Macro Behavioral economics宏观行为经济学
1.From the viewpoints of the Schools of Keynesian economics, Neo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Macro Behavioral economic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n unemployment, monetary policy, inflation, saving and the other macro economic issues.本文比较了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宏观行为经济学这三个学派对失业、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储蓄等重要宏观经济问题的不同诠释 ,通过这种比较使我们看到 ,新崛起的宏观行为经济学为经济学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它重新重视凯恩斯曾强调过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从互惠、公平、身份、货币幻觉、损失厌恶、羊群行为角度出发 ,对许多宏观问题做了更符合实际也更令人信服的诠释 ,使我们对经济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
延伸阅读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经济学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如何决定和如何发生波动,所以又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由挪威经济学家R.弗里希于1933年提出。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F.魁奈的《经济表》。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以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1936)为确立的标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宏观经济学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理论体系。最主要的代表为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60、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效,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先后出现,并逐渐形成新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学对峙的局面。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论、经济周期论、货币与价格理论、宏观经济管理论等。国民收入决定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封闭型经济、存在对外贸易经济、存在政府税收和支出经济等的国民收入的构成,说明储蓄投资是国民收入均衡的基本条件,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经济周期理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发生周期性波动。投资往往被认为是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和结果,并且用乘数理论(投资增加,通过连锁反应,使国民收入增加额达于投资增加额的数倍)和加速原理(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将导致投资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动,其增加的比率大于收入或消费需求增减的速率)解释投资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经济周期被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等。在具体解释经济周期中,又有多种理论:货币周期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因素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影响理论等。货币与价格理论研究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同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分析通货膨胀的产生、类型、特点。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政府是否应该和如何对经济进行干预,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的运用、效果和影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为“充分就业均衡”和“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扩大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在通货膨胀时期,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税、减少政府开支)和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通过增加或减少总需求,平抑经济周期波动。但经济“滞胀”的出现使这种需求管理失灵。20世纪70年代以后,强调供给分析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出现,宏观经济学出现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综合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