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棚地窑梯田立体蘑菇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29421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拱棚地窑梯田立体蘑菇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是拱棚地窑梯田立体蘑菇栽培方法。
现在,在栽培香菇、平菇等食用菌时,通常采用的是拱棚地面平面栽培法和码垛立体栽培法。其中平面栽培法,空间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而占用平面面积大。码垛立体栽培法,虽然增加了栽培面积,但垛体上下温差大,且易干燥,喷水作业不利,而双面产菇基争夺营养,故而,子实体发育不规则,容易出现畸形,直接影响单位面积产量。因而,码垛食用菌栽培法不便于管理。
在食用菌的地截方法上,需要占地面积小,产菇面积大,管理容易的新结构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产菇面积大,且容易管理的蘑菇栽培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方案是,首先,建造地窑梯田立体栽培室。
在建好的梯田土基上铺撤栽培料,在栽培料上覆颗粒土,构成栽培基。
按本发明方案的方法进行蘑菇栽培,实现了土基立体栽培,有利于土地面积的利用。且更有利于栽培基的保湿,实现蘑菇的稳产高产。
下面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窑梯田立体栽培室结构图。
1.地窑梯田立体栽培室的建造选择土质疏松的地段开挖梯田地窑,断面结构如
图1。

图1中,1为栽培基,断面为双对称梯田形结构,在梯田面上具有水平面1a,两水平面之间形成竖面1b,在两梯田底部构成平面上设操作走道3。在两梯田上缘固定拱架2a,在拱架2a上覆塑料膜2b,在塑料膜2b上覆遮阳帘2c,构成拱棚2。
2.栽培料的扩菌培养将配好的物料与菌种拌后保温扩菌培养成为栽培料。
3.蘑菇种植图2中,1a为栽培基水平面,1b为竖面,栽培料1c放在水平面1a上,在其上覆以颗粒土层1d。
将经过扩菌培养的栽培料,铺设在栽培基的水平面1a上,上面再覆以颗粒土1d。
4.管理经过蘑菇种植后的栽培室保持温度在15~25℃之间,并保持湿度60~90%。棚内温度高时,进行通风降温,温度低时,停止通风,并增加光照。在栽培过程中,根据栽培料及栽培基的温度情况,进行喷水保湿,以维持湿度在适合范围内。
实施例说明按
图1结构建造栽培室,按图2方式进行栽培,种植双孢白菇。
栽培料的扩菌培养将稻草与性畜类便及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碳酸钙和尿素按比例混合后,堆放,使稻草腐化,经过1~2月的腐化过程。种植将双孢白菇菌种加水稀释,喷酒于栽培料上,再将栽培料均匀撤覆于水平面1a上,上面覆以颗粒土层1d
管理根据棚内温湿度进行管理,保持最佳生长温度和湿度。
种植后1~2个月,栽培基上开始出现子实体,达到一定直径后进行采摘。
试验表明,双孢白菇自初始子实体形成后便可随时采摘收获,可以收获6~8个月。
效果分析栽培料撤覆于栽培基的水平面上,在水平面颗粒土层上不断有子实体出现,而产菇最旺盛则是在竖面上,因而,整体栽培基上都有出菇,产菇量高。菇体质量好。
梯田形栽培基与平面栽培法相比,可增加栽培面积1倍以上,因而,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加一倍以上,而且,有利保温与保湿,有助于为蘑菇栽培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且生产成本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拱棚地窑梯田形立体蘑菇栽培方法,在地平面开挖地窑,在地窑上外缘支架拱棚(2),拱棚(2)由拱棚支架(2a)塑料薄膜(2b)和遮阳帘(2c)构成,其特征是地窑断面为双面梯田形结构,由水平面(1a)和竖面(1b)构成栽培基。在两梯田底部设操作通道(3),栽培料撤覆于栽培基的水平面(1a)上,上面覆有颗粒土层(1d),栽培基表面为蘑菇生长栽培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的拱棚地窑梯田形立体栽培方法。栽培基为双面梯田形结构,栽培料撤铺于水平面上,并在基上覆以颗粒土层。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有利于栽培室的温度和湿度管理,与平面栽培法相比可增加利用面积1倍以上,增加产量一倍以上,且生产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9/14GK1341344SQ00122970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6日
发明者张旭东 申请人:张旭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