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74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确切的说是一种防盗式钓鱼报警器。
目前鱼具市场上出售的钓鱼报警器功能单一,在实际使用时对鱼咬钓报警不灵敏,还易产生误报,并且在无人看管时,不具备鱼杆被盗丢失的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监测多个鱼具,动作灵敏可靠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结构包括内部装有报警电路的报警器、至少一个监测器、终端监测器、连接导线;监测器的结构包括凹槽、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发光管、活动轴、固定轴、防盗检测开关、防盗检测开关插口、连接插口、铁杆、监测电路,凹槽开在监测器的顶部,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的横向钢丝紧贴监测器的上面板并经过凹槽与活动轴连接,纵向钢丝在凹槽的一侧并与固定轴连接,防盗检测开关为圆柱形,一端头带有一塑料片,另一端有导线,通过导线与检测开关插口连接,监测器的下部有铁杆;终端监测器内部装有终端监测电路,其余部份结构与监测器结构完全相同;连接导线插入每个监测器和终端监测器的连接插口,将它们与报警器连接起来。报警器的报警电路主要包括集成块CD4069、CD4011、9561,三极管G1—G4,电阻Rc,R1—R10,电容C1—C5,扬声器L;集成块CD4069是六反相器电路,集成块CD4011是四组与非门电路;电源的正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4和集成块CD4011的脚14相连,电源的负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7、集成块9561的脚1和集成块CD4011的脚7相连;电阻R4、R5,电容C4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在集成块CD4069的脚1、脚2、脚4上,电容C3与电阻R8串接后与电阻R7并联,一端接在集成块CD4069的脚5上,另一端接在脚7上,电容C3与电阻R8之间结点接大地;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相连,电阻R2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1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3相连,而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电容C2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一端与三极管G2基极相连,它们之间的结点为b,电阻R3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与三极管G2集电极之间的结点与集成块CD4069的脚9相连,三极管G2的集电极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三极管G1,G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集成块CD4069的脚6与三极管G1的基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2;三极管D3的基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4连接,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6,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射极为结点a;集成块CD4069的脚8与集成块CD4011的脚2相连接,脚10与集成块CD401的脚1间接有电容C5,集成块CD4011的脚1与电源正极之间接有电阻Rc,集成块CD4011的脚6与集成块9561的脚2相连,脚14经电阻R9与集成块9561的脚3相连,脚7经电阻R10接扬声器L上,脚4与三极管G4基极相连,三极管G4发射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集电极接在扬声器L上。监测器的监测电路由电阻KR、二极管LD、三极管KG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K2串联,一端接在三极管KG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即为结点b;电阻KR一端与三极管KG基极连接,二极管LD一端与三极管KG集电极连接,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终端监测器的终端监测电路由电阻KRn、二极管LDn、D3、三极管KGn、电容C5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和K2′串接,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为结点b;电阻KRn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二极管LDn一端接在集电极上,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三极管KGn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容C6和二极管D3,电容C6和二极管D3之间结点接大地。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动作灵敏可靠,同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鱼咬钩时,监测器即可迅速和鱼具脱离,夜间使用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防盗功能,既可同时监测多个鱼具,也可单杆使用,适用于各种钓鱼用具。


图1为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1报警器,2监测器,3终端监测器,4连接导线;图2为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5凹槽,6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7固定轴,8发光管,9防盗检测开关,10塑料片,11连接插口,12铁杆,13监测电路,14活动轴,15防盗检测插口,16导线;图3为报警电路图;图4为监测电路图;图5为终端监测电路图;图6为装有七个监测器和一个终端监测器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电路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2所示,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的监测器2结构为凹槽5开在监测器2的顶部,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6的横向钢丝紧贴监测器2的上面板并经过凹槽5与活动轴14连接,纵向钢丝在凹槽5的一侧并与固定轴7连接,防盗检测开关9为圆柱形,一端头带有一塑料片10,另一端有导线16,通过导线16与检测开关插口15连接,监测器2的下部有铁杆12;终端监测器3内部装有终端监测电路,其余部份结构与监测器2的结构完全相同;连接导线4插入每个监测器2和终端监测器3的连接插口11,将它们与报警器1连接起来。
如图3所示,报警器的报警电路主要包括集成块CD4069、CD4011、9561,三极管G1—G4,电阻Rc,R1—R10,电容C1—C5,扬声器L;集成块CD4069是六反相器电路,集成块CD4011是四组与非门电路;电源的正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4和集成块CD4011的脚14相连,电源的负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下集成块9561的脚1和集成块CD4011的脚7相连;电阻R4、R5,电容C4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在集成块CD4069的脚1、脚2、脚4上,电容C3与电阻R8串接后与电阻R7并联,一端接在案成块CD4069的脚5上,另一端接在脚7上,电容C3与电阻R8之间结点接大地;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相连,电阻R2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1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3相连,而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电容C2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一端与三极管G2基极相连,它们之间的结点为b,电阻R3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与三极管G2集电极之间的结点与集成块CD4069的脚9相连,三极管G2的集电极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三极管G1,G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集成块CD4069的脚6与三极管G1的基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2;三极管D3的基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4连接,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6,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射极为结点a;集成块CD4069的脚8与集成块CD4011的脚2相连接,脚10与集成块CD4011的脚1间接有电容C5,集成块CD4011的脚1与电源正极之间接有电阻Rc,集成块CD4011的脚6与集成块9561的脚2相连,脚14经电阻R9与集成块9561的脚3相连,脚7经电阻R10接扬声器L上,脚4与三极管G4基极相连,三极管G4发射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集电极接在扬声器L上。
如图4所示,监测器的监测电路由电阻KR、二极管LD、三极管KG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K2串联,一端接在三极管KG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即为结点b;电阻KR一端与三极管KG基极连接,二极管LD一端与三极管KG集电极连接,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
如图5所示终端监测器的终端监测电路由电阻KRn、二极管LDn、D3、三极管KGn、电容C6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和K2′串接,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为结点b;电阻KRn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二极管LDn一端接在集电极上,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三极管KGn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容C6和二极管D3,电容C6和二极管D3之间结点接大地。
使用时,鱼杆固定在杆架上,将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用连接导线4接好,利用监测器2上的铁杆12将其固定,将防盗检测开关9上的导线16与鱼杆杆架固定,塑料片10压在鱼杆和杆架的接触部位,钓鱼线放置在监测器2上的凹槽5中,合上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每个鱼杆相应装有一个监测器2,最后把鱼杆装有终端监测器3。
如图6所示,该防盗式钓鱼报警器监测8个鱼具,因此装有七个监测器2和一个终端监测器,电路当中第一个监测器2监测电路中的开关K1用K1—1表示,开关K2用K2—1表示,电阻KR、二极管LD、三极管KG则分别为KR1、LD1、KG1,其余六个监测器的电器元件以此类推来表示;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报警电路中的集成块CD4069是六反相器电路,集成块CD4011是四组与非门电路,电阻R4、R5、电容C4、集成块CD4069第一、第二反相器脚1至脚4接成自激多谐振荡器,从集成块CD4069的脚4输出,为三极管G3提供开关电压,三极管G3以每秒3—4周的速度导通与关闭,通过结点a点插头、插座送到7个监测器和终端监测器,监测器和终端监测器上的工作电压是开关脉冲电压,监测器内晶体管导通时发光管被点亮,闪烁的速度跟随脉冲的速度,在鱼不咬钩时开关K1 —1、K2—1至K1-7、K1′、K2′是常接状态,开关K1、K2分别是8个鱼具的检测开关,开关K2是防盗检测开关,K2是水银开关,开关K1是监测器2压鱼线的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6。在K1、K2的常接状态下每个监测器和终端监测器内部三极管KG1—KG7、KGn均不导通,只有很小的一部份电流通过KR1—KR7、KRn,此时,三极管KG1—KG7、KGn的基极被开关K1、K2和发射极短路,KG1—KG7、KGn截止,所以发光管不亮,通过三极管的电流经开关K1—7、K2—7、K1′、K2′返回结点b后,进入三极管G2和二极管D1的输入端,二极管D1是开关二极管,三极管G2导通,在G2的集电极上输出低电平0。由于三极管G2的发射集的钳位作用,三极管G1的基极比G2的基极低一个D1上的正向压降,所以三极管G1不导通,集电极上出现高电平1',由于三极管G1集成块CD4069的脚13连接,第一个反相器输出端脚12输出低电平0,经过第二次反相,在第二反相器输出端脚10上输出高电平1。电容C5不充电,在三极管G2的集电极上输出的低电平0,经第三反相器,集成块CD4069的脚8上的高电平,给电阻R5提供高电平,同时进入集成块CD4011的第一组的与非门电路的输入端1脚和2脚,此时脚1和脚2都为1,输出端脚3输出低电平0,然后加到第二组与非门电路脚5上,脚6接发声电路集成块9561,集成块CD4011脚5和脚6是第二组与非门电路输入端,由于第一组与非门的输出端脚3是低电平0,脚3和第二组与非门输入端脚5连接,第二组与非门输入端脚5为0,脚6为1,第二组与非门电路脚4无输出,为高电平1,三极管G4反偏,在三极管G4上无输出,所以扬声器L不报警。
如果鱼咬钩牵动鱼线,鱼线从监测器2的凹槽5中跳出,开关K1弹起断开,KG1导通,发光二极管LD1被点亮,此时三极管KG1集电极电路增大,使三极管G2导通,二极管D1导通,三极管G1导通,在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上输出低电平0,经集成块CD4069第一组和第二组反相器两次反相,在脚10输出低电平0,电容C5充电,由于电容C5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此时集成块CD4011输入端脚1为0,脚2仍为1,输出端脚3输出为1,由于第一组与非门输出端脚3和第二组与非门输入端脚5连接,所以第二组与非门电路输入端脚5也为1,脚6的模拟铃声信号在等待,也为1,所以第二与非门电路的脚4输出音频信号经三极管G4推动扬声器L发声报警。随着时间的延长电容C5上的充电电压接近电源电压时,集成块CD4011第一组与非门脚1又变成高电平1,脚2仍为高电平,第一组与非门输出端脚3输出低电平0,第二组与非门电路脚4输出高电平1,三极管G4又反偏,报警停止。报警1分钟自动停止,目的是为了节省电能,而此时定位灯则继续闪亮以示位置,直到把鱼拉上来后,把鱼线重新放到凹槽5里,合上压鱼线用的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6,定位灯闪亮才停止。如果夜间钓鱼鱼杆被盗,防盗检测开关9上的塑料片10就会从鱼杆和杆架的接触部位脱落,也就是开关K2(水银开关)位置发生变化,立即报警,原理与鱼咬钩相同。因为K1—1和k2—1是串联的,这里不在重述。
终端监测器3比其它监测器2多了一只二极管D3和一只电容C6,因为结点a和b两端是脉冲电压,二极管D3和电容C6平滑了脉冲电压,变成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然后通过终端监测器把铁杆插入大地。报警器也设置了地线插口,这一直流电压通过大地回路,接到集成块CD4069第三反相器的输入端脚5上,脚5为高电平1,脚6输出低电平1,经二极管D2接在三极管G1的基极上。一但连线被剪断,电容C6上的电压消失,集成块CD4069的脚5为低电压0,脚6输出的高电平1经隔离二极管加第二加到三极管G1的基极上,三极管G1集电极输低电平0,重复鱼咬钩时的电路工作过程,扬声器L报警,定位灯闪亮。
权利要求1.防盗式钓鱼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包括内部装有报警电路的报警器(1)、至少一个监测器(2)、终端监测器(3)、连接导线(4);监测器(2)的结构包括凹槽(5)、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6)、发光管(8)、活动轴(14)、固定轴(7)、防盗检测开关(9)、防盗检测开关插口(15)、连接插口(11)、铁杆(12)、监测电路(13),凹槽(5)开在监测器(2)的顶部,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6)的横向钢丝紧贴监测器(2)的上面板并经过凹槽(5)与活动轴(14)连接,纵向钢丝在凹槽(5)的一侧并与固定轴(7)连接,防盗检测开关(9)为圆柱形,一端头带有一塑料片(10),另一端有导线(16),通过导线(16)与检测开关插口(15)连接,监测器(2)的下部有铁杆(12);终端监测器(3)内部装有终端监测电路,其余部份结构与监测器(2)结构完全相同;连接导线(4)插入每个监测器(2)和终端监测器(3)的连接插口(15),将它们与报警器(1)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器(1)的报警电路主要包括集成块CD4069、CD4011、9561,三极管G1—G4,电阻Rc,R1—R10,电容C1—C5,扬声器L;集成块CD4069是六反相器电路,集成块CD4011是四组与非门电路;电源的正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4和集成块CD4011的脚14相连,电源的负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7、集成块9561的脚1和集成块CD4011的脚7相连;电阻R4、R5,电容C4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接在集成块CD4069的脚1、脚2、脚4上,电容C3与电阻R8串接后与电阻R7并联,一端接在集成块CD4069的脚5上,另一端接在脚7上,电容C3与电阻R8之间结点接大地;电容C1与电阻R1并联,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另一端与三极管G1的基极相连,电阻R2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1的集电极之间,三极管G1的集电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13相连,而发射极与电源负极连接;电容C2一端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一端与三极管G2基极相连,它们之间的结点为b,电阻R3接在电源的正极和三极管G2的集电极之间,电阻R3与三极管G2集电极之间的结点与集成块CD4069的脚9相连,三极管G2的集电极接在电源的负极上,三极管G1,G2的基极之间连接有二极管D1,集成块CD4069的脚6与三极管G1的基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2;三极管D3的基极与集成块CD4069的脚4连接,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6,集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射极为结点a;集成块CD4069的脚8与集成块CD4011的脚2相连接,脚10与集成块CD4011的脚1间接有电容C5,集成块CD4011的脚1与电源正极之间接有电阻Rc,集成块CD4011的脚6与集成块9561的脚2相连,脚14经电阻R9与集成块9561的脚3相连,脚7经电阻R10接扬声器L上,脚4与三极管G4基极相连,三极管G4发射极接在电源的正极上,集电极接在扬声器L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器(2)的监测电路(13)由电阻KR、二极管LD、三极管KG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K2串联,一端接在三极管KG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即为结点b;电阻KR一端与三极管KG基极连接,二极管LD一端与三极管KG集电极连接,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式钓鱼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终端监测器(3)的终端监测电路由电阻KRn、二极管LDn、D3、三极管KGn、电容C6和开关K1′、K2′组成,开关K1′ 和K2′串接,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另一端接在发射极上,发射极为结点b;电阻KRn一端接在三极管KGn的基极上,二极管LDn一端接在集电极上,它们的另一端连接,接点即为结点a,三极管KGn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串接有电容C6和二极管D3,电容C6和二极管D3之间结点接大地。
专利摘要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是一种防盗式钓鱼报警器。其结构主要包括:内部装有报警电路的报警器、至少一个装有监测电路的监测器、终端监测器,通过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监测器上有放置鱼线的凹槽,压住鱼线的十字型钢丝检测开关、起显示作用的发光管。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动作灵敏可靠,同时具有声光报警功能,鱼咬钩时,监测器可迅速与鱼具脱离。既可监测单杆、又可同时监测多个鱼杆,适用于各种钓鱼用具。
文档编号A01K97/12GK2412380SQ00204079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0日
发明者张树清 申请人:张树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