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0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体农业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农业栽培装置。
当今世界人口已增至60亿,如果人口再增到600亿、6000亿,传统的植物栽培及农作物栽培技术还能解决未来人类的吃饭问题吗?这是摆在每一个政治家、科学家和普通老百姓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地球的面积不再增加,地球上2.5%的淡水中有70%用于农业灌溉,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遭到威胁。况且,科学家们千百年的努力还未发现第二个能供人类生活的行星。所以人类面临的最严重问题将是如何生存下去。
现有植物和农作物栽培技术是以土壤(土培)、砂(砂培)、水(水培)、培养基(试管培养)等为植物及农作物生长的基质。其施肥、灌溉的方式是1、漫撒漫灌;2、滴灌;3、营养液直接加入;4、营养液叶面喷洒等。在进行种植前需对土地进行耕、翻、耙、磨等机械化操作。无论土培、砂培、水培还是营养液培养均由于其重量很重而不能极大限度地扩大种植空间。和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向空间立体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种植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肥、节省农业机械及能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立体农业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立体农业栽培装置是在栽培架内设有格档,在格档内设有填充物,在格档的植物根系下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液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植物栽至栽培架的格档中,利用格档的填充物支撑植物,而填充物为轻质物质,栽培架中再无需基质,只在植物根系下设喷头,液罐中的营养液通过管道进入喷头,由喷头向植物根系直接喷洒营养液;本实用新型由于植株悬空栽培于格档中,不需土、砂、水等基质,极大地减轻了栽培架及整体建筑的负荷,因而可最大限度地向立体空间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了栽培面积;另水肥直接喷向植物根系,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肥;另本实用新型无需大量的农业耕作,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图1-栽培架 2-格档3-填充物4-轨道5-喷头6-阀门7-管道8-营养液9-液罐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栽培架叠放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
图1,一种立体农业栽培装置是在栽培架1内设有格档2,在格档2内设有填充物3,在格档2的植物根系下设有喷头5,喷头5通过管道7和阀门6与液罐9相连。液罐9的营养液8可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控制阀门6自动启闭。所述的填充物3可为塑料泡沫;另在栽培架1的侧边设有轨道4可适于轻型播种机、栽苗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使用。参照图2,所述的栽培架1可叠放。另喷头5和管道7可通过电动装置带动移动喷洒。
本实用新型可构建于高层建筑之中,本实用新型还可进行全封闭,用于防御风、雨、霜、雹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农业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栽培架(1)内设有格档(2),在格档(2)内设有填充物(3),在格档(2)的植物根系下设有喷头(5),喷头(5)通过管道(7)和阀门(6)与液罐(9)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农业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栽培架(1)的侧边设有轨道(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农业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架(1)可叠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农业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头(5)和管道(7)可通过电动装置带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农业栽培装置,该栽培装置是在栽培架内设有格档,在格档内设有填充物,在格档的植物根系下设有喷头,喷头通过管道和阀门与液罐相;本实用新型可向空间立体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种植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肥、节省农业机械及能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文档编号A01G9/00GK2435927SQ002
公开日2001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6日
发明者张世瑜 申请人:张世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