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钓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5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钓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钓鱼器的自动收线结构。
目前,现有的各种钓鱼器具,大多无自动收线的装置。故垂钓者在钓鱼时,需全神贯注,一但有鱼咬钩,必须立即收线,以免鱼儿脱钩。而普通的垂钓者,往往并不注重垂钓的过程,只注重于结果。故有鱼咬钩时,能自动收线的钓鱼器,对于他们而言,是再也合适不过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克服上述缺陷,能自动收线的自动钓鱼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钓鱼器,主要是由钓线、鱼钩和壳体组成,其特点在于壳体上设有一固定框架,壳体内置有一带有固定轴的转体,弹性带固定于固定框架上,固定轴从弹性带中穿过,其中,壳体和转体上均开有槽口,壳体上与槽口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一定位销钩,钓线中间固定于固定轴上,再分别绕于转体上,一端穿过定位销钩后,与鱼钩相连,另一端穿出壳体外。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难得出如下结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一但有鱼咬钩,在钓线的拉扯下,定位销钩从转体的槽口内脱出,转体在弹性带回转力的作用下,使钓线自动收回,适合于不注重垂钓的过程,只注重于结果的垂钓者。大为降低了垂钓者的疲劳程度,具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20上设有一固定框架40,壳体20内置有一带有固定轴32的转体30,弹性带50固定于固定框架40上,固定轴32从弹性带50中穿过,其中,壳体20和转体30上分别开有槽口21、31,壳体20上与槽口21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一定位销钩60,钓线10中间圆定于固定轴32上,再绕于转体30上,一端穿过定位销钩60后,与鱼钩11相连,另一端穿出壳体20外。钓线10的另一端连有一连接环12。
使用时,两手分别将连接环和鱼钩向外拉出至合适长度,使定位销钩卡于壳体和转体的槽口内。连接环与其它钓具的渔线相连后,即可抛出鱼钩。一但有鱼咬钩,在钓线的拉扯下,定位销钩从转体的槽口内脱出,转体在弹性带回转力的作用下,使钓线自动收回。而鱼嘴被挡在壳体外,无法逃脱。该钓鱼器在抬钓时,还可多个挂于主线上,同时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钓鱼器,主要是由钓线、鱼钩和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一固定框架,壳体内置有一带有固定轴的转体,弹性带固定于固定框架上,固定轴从弹性带中穿过,其中,壳体和转体上均开有槽口,壳体上与槽口的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一定位销钩,鱼线中间固定于固定轴上,再分别绕于转体上,一端穿过定位销钩后,与鱼钩相连,另一端穿出壳体外。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钓鱼器,其特征在于鱼线的另一端连有一连接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钓鱼器。它主要是由钓线、鱼钩和壳体组成,其特点在于:壳体内置有转体,弹性带固定于壳体上的固定框架上,固定轴从弹性带中穿过,壳体上固定有一定位销钩,鱼线中间固定于固定轴上,再分别绕于转体上,一端穿过定位销钩后,与鱼钩相连,另一端穿出壳体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一但有鱼咬钩,钓线会自动收回,大为降低了垂钓者的疲劳程度,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A01K83/00GK2440328SQ00249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19日
发明者高源 申请人:高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