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散卵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65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蚕种散卵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及贮运蚕种和器具。
背景技术
蚕卵贮运购销中用到一种蚕种散卵盒,把蚕卵散放于其内,适合于种卵的贮存、运输、供销、采购。由本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号为01223789.2的“蚕种散卵盒”的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能解决蚕种存放、运输以及发放时出现盒间错位而损伤蚕种、易出现“通盒”现象而造成计量不准以及双合分离困难等问题,但存在的不足是盒体制作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盒间错位而损伤蚕种、蚕种发放计量不准准、双盒分离困难的同时,使蚕种散卵盒的结构较为简单、制作简便、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一矩形框架,其特殊之处是在矩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两框边条此两框边条的两端分别联接于矩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框边,所述的矩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框边其上、下两面中部各设有沿此框边宽度方向的凹槽,矩形框架与所述的两框边条分别构成两个矩形框,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下面分别绷设有纱面层,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底部各设有垫高条复盖于矩形框下面的纱面层外面。
可以在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上面各绷设有可掀开的纱面层。
可以在所述的两个矩形框上面所绷设的纱面层上开设一空缺切角,以方便蚕种取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蚕种散卵装于所述的两个矩形框内,其底部有纱面层支托,再于上面盖上纱面层,蚕种发放时,双手按压所述的两个矩形框,此两矩形框即可在所述框架的凹槽处分开,成为分离的两个框;两矩形框上面绷设有纱面层的本实用新型,放入蚕种散卵前,先掀开此上面的纱面层,放好散卵后,再盖贴上此纱面层。
本实用新型矩形框架长度方向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两框边条,使两框边条间形成一槽形通孔。在蚕种存放或运输时,可将多个矩形框架(构成两个矩形框而具有两个单盒)相互叠置,在所述的槽形通孔中插入一支架,使多个矩形框架连成为一运输单元,多个运输单元又可以相互叠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一矩形框架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两框边条,使之构成两个矩形框,各作为盛装蚕种散卵的单盒,在矩形框架单盒间的框边上开设有凹槽,故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制作成本较低,用作为两个单盒的两个矩形框可方便分离,且单盒间不会发生“通盒”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面示意图;图3是图2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蚕种散卵盒,具有一矩形框架1,在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框边条3和框边条6其两端分别联接于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框边,所述的矩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框边其上、下两面中部各设有沿此框边宽度方向的凹槽4,矩形框架1与框边条3、框边条6分别构成两个矩形框,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下面分别绷设有纱面层8使之成为两个可盛装蚕种散卵的单盒,所述的两个矩形框架的底部各设有垫高条9复盖于纱面层8外面,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上面分别绷设有可掀开的纱面层2,纱面层2具有一空缺切角7便于取出蚕卵。
权利要求1.蚕种散卵盒,具有一矩形框架(1),其特征是在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框边条(3)和框边条(6)其两端分别联接于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框边,所述的矩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框边其上、下两面中部各设有沿此框边宽度方向的凹槽(4),矩形框架(1)与框边条(3)、框边条(6)分别构成两个矩形框,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下面分别绷设有纱面层(8),所述的两个矩形框架的底部各设有垫高条(9)复盖于纱面层(8)外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种散卵盒,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矩形框的上面分别绷设有纱面层(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种散卵盒,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矩形框上面所绷设的纱面层(2)具有一空缺切角(7)。
专利摘要可防止叠放错位,蚕种“通盒”造成计量不准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的蚕种散卵盒,在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中部设有相互平行并离开一距离的框边条(3)和框边条(6)其两端分别联接于矩形框架(1)长度方向的两框边,所述的矩形框架长度方向的两框边其上、下两面中部各设有沿此框边宽度方向的凹槽(4),矩形框架(1)与框边条(3)、框边条(6)分别构成两个矩形框,此两个矩形框的下面分别绷设有纱面层(8)使之构成两个盛放蚕卵的单盒,此两个矩形框架的底部各设有垫高条(9)。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蚕种散卵的贮存、运输和发放。
文档编号A01K67/04GK2498113SQ0125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6日
发明者刘向阳 申请人:刘向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