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42阅读:1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供养殖使用的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
近几年,由于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开发养殖品种,与此同时,网具、网箱框架的质量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尤其是需要高强度的抗风浪深海养殖网箱框架,目前市场上的网箱框架大都是较结实的双圈漂浮式结构,为了适应深海风浪的冲击,人们在管子的强度、连接方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但这些改进结构只能抵御一般的大风浪,对于风暴、飓风甚至台风就无能为力了,据报道近两年我国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因不断遭受台风袭击,致使网箱养殖遭到重大损失,个别地方的网箱组群甚至“全军覆没”,损失惨重,因此现有的网箱仅能设置在受台风影响较少的海域,限制了养殖范围的扩大,不利于养殖业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浮力大、结实耐用、能够抵御风暴袭击的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它具有内圈管、外圈管、支架、栏杆,其特殊之处是,在内圈管和外圈管的下方设有平衡管,内圈管、外圈管、平衡管通过三通联接件靠接在一起,在三通联接件上设置支架、栏杆,内圈管的两端为半封闭式结构,其底部设有进水口,外圈管内设有若干个阻尼板,在平衡管内设有配重物,它还设置有水气管道,水气管道通过设在内圈管、外圈管、平衡管管壁上的孔与三管连通,在内、外圈管的上端设有进排气管,在平衡管的下端设有进排水管,进排气管、进排水管也通过三管管壁上的孔分别与三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一是将网箱框架由现有的双圈漂浮式结构改进为三圈组合式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使其不会因风浪冲击而轻易解体变形;二是在管体内外设置了水气管道等诸多特殊结构,整个网箱框架的自身重量和浮力可随时随意调节,使其具有了下潜功能,能够很好地避免遭受海面风暴袭击,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向,内圈管、外圈管、平衡管三管组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省略了支架、栏杆);
图3-本实用新型的水气通路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内圈管的B-B剖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外圈管的C-C剖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平衡管的D-D剖视图;图7-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原理图;图8-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图面说明1内圈管,2外圈管,3平衡管,4三通联接件,5支架,6栏杆,7进水口,8阻尼板,9配重物,10水气管道,11孔,12进排气管,13进排水管,14底坠,15链条。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参考图1-图8,各零部件均可采用PE材料制作,内圈管1的两端制作成半封闭式结构,底部留有较小的进水口7,在外圈管2内设置若干个阻尼板8(一般情况下,若一根管长6米,则内设2个阻尼板即可),向平衡管3内填充配重物9(配重物9可以使用泥砂混凝土填充,也可使用铅块等金属制作,但相对成本较高),在内圈管1、外圈管2、平衡管3的管壁上预置出若干个孔11,分别将内圈管1、外圈管2、平衡管3一根一根的连接起来(连接采用现有的加热溶合技术即可),连接时,每隔一段距离使用三通联接件4将三管固定在一起,三通联接件4可直接套接在三管上,也可以采用加热溶合方式固定在三管的管壁上,在三通联接件4上依次安装支架5、栏杆6,全部连接完成后,便形成环状的网箱框架,然后在框架底部三管之间安装水气管道10(参见图3所示),水气管道10通过孔11与三管连通,在内圈管1、外圈管2的上端安装进排气管12,在平衡管的下端安装进排水管13,整个网箱框架便制作完成。
使用时,将网箱框架放入水中,挂上网具,放人鱼苗或贝苗即可使用。
没有风浪时,通过进排气管12向管道内通入空气,达到一定气压后,关闭进排气管12的阀门,整个网箱框架便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内圈管1和外圈管2漂浮在水面上,而平衡管3则位于水下;当风暴即将来临时,打开进排气管12的阀门,由于大气压的作用,空气由进排气管12排出,水由平衡管3下端的进排水管13进入管道,网箱框架的自身重量逐渐加大,网箱会缓慢下沉,下沉到一定水位后(一般控制在水平面下6-12米即可)关闭进排气管12的阀门,整个网箱下潜在水下,可安全的躲避风暴的袭击,减少经济损失。进排气管12的长度应尽量长,以网箱下潜后仍能露出水面为准,以便保证进排气通畅,一般情况下可用软胶管连接,而后固定在网箱标志浮漂上即可。
为了确保网箱潜水深度准确稳定,在网箱的底部可以设置底坠14(可用大型石块制作),底坠14通过链条15与网箱框架底部连接,也可与网具的网底撑连接。将底坠14的位置设计为底坠至海底的深度大约等于网箱下潜时的深度,当网箱下潜时,底坠触及海底,网箱依靠自身剩余的浮力便不再下潜,这样比较容易控制网箱下潜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下潜动作可以由人工操作,即,用人工控制进排气管12的阀门,开、闭阀门及充入压缩空气等;也可以采用电子遥控操作,即,在进排气管12上设置安装控制箱,控制箱内设置控制电路(控制原理参见图7,属已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这样人们在陆地或船上即可控制网箱下潜上浮,而不必进入水中操作。
由于内圈管1采用了半封闭式结构,且进水口7较小,而孔11也比较小,所以内圈管1腔内的空气压力变化较慢,这样当水由进水口7涌入或流出时,水的流速不会太快,也就是说整个网箱的重量是缓慢变化的,下潜和上浮是慢慢进行的,不会对网具及其内的鱼贝苗造成伤害。另外,外圈管2内设置的阻尼板8,是为了防止海浪较高时管内的水剧烈地串动而加剧对网箱框架的撞击,可增加网箱的抗风浪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各管接头处的连接及三通联接件的固定,还可以采用本申请人已申请的专利(申请号01261714.8,申请日2001年9月13日,名称网箱骨架)中的电热溶管节、电热溶定位块来加固,以提高抗风浪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强度高,抗风浪能力强等优点,尤其适合风浪频繁、风浪级大的地区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它具有内圈管(1)、外圈管(2)、支架(5)、栏杆(6),其特征是,在内圈管(1)和外圈管(2)的下方设有平衡管(3),内圈管(1)、外圈管(2)、平衡管(3)通过三通联接件(4)靠接在一起,在三通联接件(4)上设置支架(5),支架(5)上设置栏杆(6),内圈管(1)的两端为半封闭式结构,其底部设有进水口(7),外圈管(2)内设有阻尼板(8),在平衡管(3)内设有配重物(9),它还具有水气管道(10),水气管道(10)通过设在内圈管(1)、外圈管(2)、平衡管(3)管壁上的孔(11)与三管连通,在内圈管(1)和外圈管(2)的上端设有进排气管(12),在平衡管的下端设有进排水管(13),进排气管(12)、进排水管(13)通过孔(11)分别与三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其特征是,在进排气管(12)上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潜式深海养殖网箱框架,属水上养殖技术领域,它具有内圈管、外圈管、支架、栏杆,其特点是,在内圈管和外圈管的下方设有平衡管,内圈管、外圈管、平衡管通过三通联接件靠接在一起,内圈管的两端为半封闭式结构,其底部设有进水口,外圈管内设有阻尼板,在平衡管内设有配重物,在三管上还设置有水气管道通路等结构,整个网箱框架的自身重量和浮力可随时随意调节,使其具有了下潜功能,且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网箱框架由双圈漂浮式结构改进为三圈组合式结构,提高了结构强度,不会因风浪冲击而轻易解体变形,能够很好地避免遭受海面风暴袭击,尽量减少经济损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养殖工具。
文档编号A01K61/00GK2507251SQ01268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维常, 刘芳宇 申请人:刘维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