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量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养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39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量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养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饲养昆虫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养虫装置。
粘虫和甜菜夜蛾作为适合寄主可繁殖多种优良天敌昆虫,例如中红测沟茧蜂、管测沟茧蜂、齿唇姬蜂、赤眼蜂和索科线虫等,这些天敌昆虫是防治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小地老虎和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天敌,常被视作生物农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极高的市场开发前景。多年来,粘虫和甜菜夜蛾的生产始终处于实验室水平的小规模状态,严重制约了天敌昆虫生产工厂化的进程。采用目前的技术之所以不能进行粘虫和甜菜夜蛾的大量生产,主要是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料与粪便混杂使饲料污染,导致四龄以上幼虫死亡率高达50-70%。由于目前饲养粘虫和甜菜夜蛾的器具是网罩式平盘或盒子,饲料直接投喂于饲养器具中,幼虫将粪便直接排放在饲料表面使饲料迅速变质;另外,个别虫体携带多种致病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会随粪便通过感染饲料传播给其他虫体,造成虫体大量死亡。
2、饲养空间占用过大,基础设施使用不经济。目前的饲养法采用架式结构,即把饲养粘虫和甜菜夜蛾幼虫的盘子或盒子平摆在多层架子上,培养室空间浪费很大,每立方米空间月生产粘虫和甜菜夜蛾蛹量仅250-300头,生产成本极高。
3、操作程序复杂,费工费时。用盘或盒子饲养幼虫,每日需清理一次或多次,手工将粪便与饲料分离,扫出粪便,更换新饲料。待幼虫进入三龄后还需更换饲养容器,更换下后又必须彻底刷干净、消毒烘干才能继续使用。同时反复多次的清理和更换容器的工作很容易对虫体造成机械损伤,增加死亡率。
4、饲料浪费大,难以定量控制。一方面由于污染严重,不得不频繁地以新鲜饲料更换掉被污染的饲料;另一方面,由于饲料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迅速,饲料变得干硬幼虫不易取食。两方面因素造成饲料浪费高达40-50%。此外,过多的水分在容器小环境中形成水滴。这些水滴易粘到虫体上形成水膜,阻塞幼虫气门,导致幼虫窒息死亡。
5、化蛹率低,蛹收集困难。以往的方法是把老熟幼虫转移到装有10cm厚湿土层的盘中,幼虫钻入土中做一蛹室化蛹。收蛹时用筛子将蛹筛出。由于对大量的土消毒困难,且不易彻底,土中多种病原微生物侵染幼虫或蛹严重,结果使成蛹率不足5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养虫装置,它包括至少一块悬挂在支撑框架上的养虫板;养虫板上设有若干个取食孔,每个取食孔中设有一个开口方向一致的饲料杯。
为了便于接收粪便和收集从养虫板上零星滑落的幼虫,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内壁光滑的底盘。
为了利于虫子抓牢,并能自由爬行,而且不至于爬上支撑框架,所述养虫板饲料杯开口的一面为粗砂面,但悬挂部位以上为光滑表面。
为了诱集老熟幼虫化蛹,在所述底盘上放置有若干个装有蛭石的化蛹容器盒;所述容器盒的盒底边缘设有若干个诱集孔,所述蛭石的顶面与底面之间设有若干个孔道。
为了使饲料杯与养虫板连接的更紧密,所述养虫板的取食孔中设有橡胶圈,所述饲料杯籍橡胶圈固定在取食孔中。
所述橡胶圈是籍设于所述取食孔旁的至少两个小孔中的固定件固定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所述养虫板上的取食孔是呈均匀排列分布的。
所述养虫板为塑料板;所述支撑框架为金属架;所述饲料杯是透明的。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饲养粘虫及甜菜夜蛾的装置设计成悬挂式,彻底解决了目前饲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使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工厂化生产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1、饲料与粪便分离,不会造成饲料污染。养虫板与饲料杯的组合是依幼虫的身体结构特点设计的,幼虫取食时以腹足抓住养虫板粘有沙粒的表面将头伸到饲料碗中取食,粪便自尾部排出后落入下面的浅盘。因此,极大地减少了病原微生物随粪便传播的机会,使幼虫死亡率由传统方法的50-70%降至10-15%。2、节省饲养空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每立方米空间月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蛹量超过传统方法32倍,达到7000-10000粒,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3、操作程序简单,省工省时,降低了劳动强度。由于粪便与饲料分离,清理过程十分简单,将底盘内的粪便扫出倒掉即可。零星滑落到底盘内的虫子会自动爬回到养虫板上。扣饲料杯的一侧没有虫子,更换新饲料只需把吃光的饲料杯取下换上新的,十分方便。操作过程不与虫体接触,避免了人对虫体的机械损伤。每人每天可照看吊有12块养虫板的架子20个以上。4、定量饲喂节省饲料。通过透明的饲料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杯内的饲料量,并决定是否更换。由于饲料大部分表面都不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缓慢,克服了因饲料失水变硬幼虫不易取食的缺点,延长了饲料的可利用时间。5、化蛹容器盒的设计充分利用老熟粘虫及甜菜夜蛾自身的行为特点,将蛹集中诱集到一起,以蛭石取代土壤,湿度易于控制又克服了病原微生物的侵染,从而成倍提高了化蛹率和蛹羽化率,也解决了收集蛹困难的难题。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饲料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养虫板和饲料杯组合到一起后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在支撑框架1的底部设有一内壁光滑的底盘6。
在所述底盘上放置有若干个装有2/3高度蛭石的化蛹容器盒(图中没有显示),为一次性透明塑料盒,盖子严紧不易脱落。沿容器盒的盒底边缘设有5个诱集孔,蛭石的顶面与底面之间设有5个孔道。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上所悬挂的养虫板2的数量、养虫板2上所设取食孔的数量、化蛹容器盒的数量、化蛹容器盒底部孔的数量、化蛹容器盒内部蛭石中孔道的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利用本实用新型饲养粘虫及甜菜夜蛾的过程是将三龄幼虫转移到养虫板上,上架吊养。随着幼虫进入四龄后逐步进入了暴食期,取食量增大的同时粪便排放量也加大。每日要观察饲料被取食情况,通过透明饲料杯壁可以查看饲料的剩余量,及时以装有新饲料的饲料杯更换掉被取食完的饲料杯。
待幼虫发育到6龄后即进入老熟阶段,老熟幼虫有钻洞习性,一旦找到化蛹容器盒的诱集孔就会钻入,并在蛭石中作蛹室化蛹。蛹要及时取出以免过多的幼虫相互影响,减少化蛹率。
权利要求1.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块悬挂在支撑框架上的养虫板;养虫板上设有若干个取食孔,每个取食孔中设有一个开口方向一致的饲料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内壁光滑的底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板饲料杯开口的一面为粗砂面,但悬挂部位以上为光滑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盘上放置有若干个装有蛭石的化蛹容器盒;所述容器盒的盒底边缘设有若干个诱集孔,所述蛭石的顶面与底面之间设有若干个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板的取食孔中设有橡胶圈,所述饲料杯籍橡胶圈固定在取食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是籍设于所述取食孔旁的至少两个小孔中的固定件固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板上的取食孔是呈均匀排列分布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板为塑料板;所述支撑框架为金属架;所述饲料杯是透明的。
专利摘要一种能够大量生产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养虫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进行粘虫及甜菜夜蛾的工业化批量生产。包括至少一块悬挂在支撑框架上的养虫板;养虫板上设有若干个取食孔,每个取食孔中设有一个开口方向一致的饲料杯。为了便于接收粪便和收集从养虫板上零星滑落的幼虫,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有一内壁光滑的底盘。饲料与粪便分离,节省饲养空间,操作程序简单,节省饲料。
文档编号A01K67/00GK2513357SQ01275058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6日
发明者陈红印, 王树英, 陈长风 申请人:陈红印, 王树英, 陈长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