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虫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21阅读:5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虫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虫夹,是一种夹住红虫蚯蚓或昆虫类钓饵的器械,属于渔具的技术领域。
红虫夹的结构是按压滑杆(1)的圆柱体上套装套管(2)和弹簧(3)并将其插装在支承管(4)的孔内,由螺丝(6)与按压滑杆(1)圆柱体的内螺纹相配接;支承管(4)右端面有4个槽(11)形成十字形,槽中各插装一夹爪(9),由钢丝(8)穿过夹爪(9)一端的细孔,嵌装在支承管(4)的环形槽(7)内,钢丝(8)的两端缠绕铰接于端面的缺口(12)内。夹爪(9)一端扁平,中部是圆柱体,再弯折延伸一锥体,末端呈针尖状。四个夹爪并合套装一胶圈(10)。
红虫夹的优点是器械的结构简单,只要轻微用力即可使螺丝沿夹爪内侧向前推移而使圈扩大,即可夹紧诱饵而不会损伤诱饵,且使上饵动作快捷又简便。



图1,按压滑杆(1)头部呈圆锥形且有一台阶,再延伸一圆柱体,圆柱体上套装一套管(2)然后再套装一弹簧(3);圆柱体右端有内螺纹与螺丝(6)相配;按压滑杆(1)右部插装在支承管(4)的孔内,在支承管(4)的右端面处用螺丝(6)固接按压滑杆(1)。支承管(4)的右部表面有一窄的环形槽(7),槽中用钢丝(8)穿过夹爪(9)头部的小孔,4个夹爪(9)沿环形槽(7)均匀分布;钢丝(8)两端缠绕铰接,夹爪(9)的尖端套装一由气门芯剪成的胶圈(10)。夹爪(9)一端扁平并有一小孔,中部是圆柱体,再弯折延伸一锥体,使一端呈针尖状。
由图2,支承管(4)的右端面有4个槽(11),位置相对形成一十字形,槽中各插装一夹爪(9),由钢丝(8)穿过各夹爪(9)一端的细孔,然后把钢丝(8)嵌装在支承管(4)右部的环形槽(7)内,钢丝(8)的两端缠绕铰接置于支承管(4)的右端面的缺口(12)内,钢丝(8)类似一铰轴,使夹爪(9)可以绕钢丝转动。
使用时,使4个夹爪(9)的尖端会合并套上胶圈(10),然后轻轻按动按压滑杆(1),使套管(2)进入支承管(4)的孔中,而螺丝移动顶压夹爪(9)的倾斜的圆柱体内侧,使4个夹爪(9)撑开其尖端,把胶圈(10)撑大,就可放入蚯蚓红虫等诱饵,然后松开滑杆使套管(2)受弹簧(3)的弹力作用恢复原位,使夹爪尖端脱开胶圈并取下胶圈(10),这时胶圈(10)套紧诱饵备用。
权利要求1.一种红虫夹,其特征是按压滑杆(1)的圆柱体上套装套管(2)和弹簧(3)并将其插装在支承管(4)的孔内,由螺丝(6)与按压滑杆(1)圆柱体的内螺纹相配接;支承管(4)右端面有4个槽(11)形成十字形,槽中各插装一夹爪(9),由钢丝(8)穿过夹爪(9)一端的细孔,嵌装在支承管(4)的环形槽(7)内,钢丝(8)的两端缠绕铰接于端面的缺口(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红虫夹,其特征是夹爪(9)一端扁平,中部是圆柱体,再弯折延伸一锥体,末端呈针尖状。四个夹爪并合套装一胶圈(10)。
专利摘要一种红虫夹,其按压滑杆上套装一套管和弹簧,再将其插装在支承管的孔内并用螺丝固定,支承管右端面有4个槽形组成十字形状,槽中各装有一个夹爪且用钢丝穿过夹爪的小孔,嵌装在环形槽内,钢丝的两端缠绕成结而后置于支承管端面的缺口内,轻微用力按下滑杆使螺丝沿夹爪内侧移动,夹爪撑开并把胶圈扩大,就可放入诱饵,松开滑杆弹簧使其复位,夹爪可脱开胶圈,其时胶圈已夹紧诱饵备用。
文档编号A01K97/00GK2566637SQ0223999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7日
发明者赵广斌 申请人:赵广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