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86阅读:10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洒水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洒水器结构,尤其是指能够调整洒水高度的洒水器。
一般的洒水器的高度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安装后都会突出地面许多,而且只有一种洒水高度。一旦植物的高度变高后,就需要更换洒水器或是改变洒水器的组装高度,使用上相当不方便。
有一种可以伸缩改变高度的洒水器。其主要是利用一节一节的管状体互相套接结合而成。当不供水时,各节管状体套合在一起,可以使高度降到最低,而供水时,藉由水压的推动,各节管状体伸展开来形成预定高度。
此种结构设计,在不使用时具有较低的高度,可以降低使用者撞到的机率,但是供水使用时所有的管状体都被推开,构成一特定的高度,故仍然不具有调整洒水高度的功效。随着植物的生长必须更换不同的洒水器,或更换洒水器的组装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洒水器结构,其具有简便且快速调整洒水高度的使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洒水器结构,其具有可以改变洒水方向的使用功效。
根据以上所描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和洒水器是由一个多节式本体配合一个具有定位片的定位盖以及一个洒水头所构成,据此利用该定位片限制该多节式本体的伸高高度,即可达到快速简便调整洒水高度的效果。
再者该多节式本体内设有互相卡制的肋条与凹槽,以及互相咬合的齿环,据此调整二齿环的啮合位置,即可达到调整洒水头的洒水方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洒水器结构,包含有一本体,是至少由第一管体内组设有一第二管体,且该第二管体内组设有一第三管体所构成;一定位盖,是组设在该本体上;至少一片定位片,是能移动地组设在该定位盖上,且移动后至少能够对应该第二管体,以限制该第二管体位移;以及一洒水头,是组设在该第三管体的顶端;该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的外围套设有弹簧;该第三管体的底端设有相对的齿环,且其中一齿环表面开设有凹槽,而该第二管体的内壁面设有肋条,且该肋条与该凹槽卡合。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多节式的本体设计配合具有定位片的定位盖,使得原本单一洒水高度的洒水器变成可以调整洒水高度的洒水器,除去以往必须重新安装洒水器的困扰,而且调整该定位片的操作动作相当简便。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状态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状态图之二。
10本体11弹簧12第一管体13弹簧14第二管体15密封垫片
16第三管体17密封垫片182齿环 184齿环186凹槽 19肋条20定位盖 22定位片30洒水头 32洒水头请参阅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一本体10、一定位盖20及一洒水头30所构成。其中该本体10是由复数的管状体互相套组而成,定义最外的管状体为第一管体12,组设在该第一管体12内的为第二管体14,而组设在该第二管体14内的为第三管体16。在该第二管体14的外围套设有一弹簧11,而在该第三管体16的外围也套设有一弹簧13。此外在该第一管体12与该第二管体14的顶端之间,设有一密封垫片15,而在该第二管体14与该第三管体16的顶端之间设有一密封垫片17。如此一来,该第二管体14与该第三管体16是可以活动地伸出而且不会脱落,并且能通过弹簧11、13的回复力而弹回第一管体12内部。
该定位盖20是可用以锁设在该本体10的顶端,而且该定位盖20上设有至少一片可以活动的定位片22。该定位片22的活动方向是沿着该定位盖20的径向移动。
该洒水头30是在近于顶端的侧边表面上开设有洒水口(未显示),且该洒水头30组设在该第三管体16的顶端。
在该第三管体16的底端设有相对的齿环182、184,且该齿环184的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186,而该第二管体14的内壁面至少凸设一肋条19,该肋条19与凹槽186恰卡合。如此该第三管体16不会自动旋转,而是需通过转动使相对的齿环182、184相对运动后,才能改变组设在该第三管体16顶端的洒水头30的洒水口方向。
请参阅图3所示,使用时,可以先将该定位盖20上的定位片22推向定位盖20的中心位置,此时该定位片22的端缘对应于该第二管体14的顶缘,所以该第二管体14向上运动的趋势受到阻挡,只有第三管体16能够顺利上升。
请参阅图4所示,使用者将定位盖20上的定位片22推向外侧,则该第二管体14的顶缘便不受限制,水流力量可以将第二管体14及第三管体16向上推起。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可以清楚看到,使用者只要调整定位片22的位置,便可以改变洒水器的整体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随着使用的需求,快速简便的调整洒水高度,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而且只要转动该第二管体16便可以调整该洒水头30的洒水方向。
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洒水头30的洒水方向虽可以调整但为固定方向,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在第三管体16的顶端接设自旋式的洒水头32,如此不但可以通过调整该定位片22的位置改变洒水高度,更可以利用洒水头32的自旋作用,达到多方向的洒水效果,以符合实用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利用多节式的本体设计配合具有定位片的定位盖,使得原本单一洒水高度的洒水器变成可以调整洒水高度的洒水器,除去以往必须重新安装洒水器的困扰,而且调整该定位片的操作动作相当简便,不会因为洒水器多了一项功能而衍生出操作使用不方便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洒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本体,是至少由第一管体内组设有一第二管体,且该第二管体内组设有一第三管体所构成;一定位盖,是组设在该本体上;至少一片定位片,是能移动地组设在该定位盖上,且移动后至少能够对应该第二管体,以限制该第二管体位移;以及一洒水头,是组设在该第三管体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及第三管体的外围套设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洒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管体的底端设有相对的齿环,且其中一齿环表面开设有凹槽,而该第二管体的内壁面设有肋条,且该肋条与该凹槽卡合。
专利摘要一种洒水器结构,是一多节式本体、一个定位盖及一洒水头所组成。其中该洒水头及定位盖组设在该本体上,且该定位盖具有定位片用以限制多节式本体的上升高度,据此可以简便地调整洒水器高度。
文档编号A01G25/02GK2595163SQ0228610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9日
发明者吕东宪, 许韵纯 申请人:吕东宪, 许韵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