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打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1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打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分离式打稻机适用于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水稻脱粒。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也随之加快。以打稻机为例,以前的人力打稻机和动力打稻机都需要人工搬谷出桶,禾毛屑和谷粒混杂在一起,劳动条件差、生产效率低,所以在结构和工艺都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因此,从结构和工艺仍要有一个根本性的改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分离式打稻机,使用这种打稻机,可以使击落的谷粒与禾毛屑自动分离。并通过螺旋叶输送轴将谷粒自动输送出机体外完成装筐、装袋。大大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30%。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这种分离式打稻机包括机体(1)(参见附图)、击谷辊(2)、击谷齿(3)、分离筛(4)、分离键(5)、后档筛(6)、前附筛(7)、隔板(8)、接芦斗(9)、螺旋叶输送轴(10)、盛谷槽(11)、分离筛支承杆(12)、分离槽(13)、击谷辊皮带轮(14)、小皮带轮(15)、出谷口(16)、档谷罩(17)、柴油机(18)、底座(19)、踏脚板(20)所构成。
机体(1)安装在底座(19)的中间位置。在底座(19)的后左方安装柴油机(18)。在它的前方安装有踏脚板(20)。击谷辊(2)水平安装在机体(1)的中上部。左端设有击谷辊皮带轮(14),在击谷辊(2)的下方设有分离筛(4),分离筛(4)的内弧设有分离键(5)形成分离槽(15),在分离筛(4)的后边倾斜续接一后档筛(6)延伸至机体(1)的后端板相接。在分离筛(4)的前边设一隔板(8),自分离筛(4)的前边为始点形成渐开线安装。接芦斗(9)的底部匹配一前附筛(7),接芦斗(9)位于机体(1)的前方成一斜斗型安装。盛谷槽(11)成半圆形绕螺旋叶输送轴(10)安装在分离筛(4)的底下。在盛谷槽(11)的终端即机体(1)的右侧装有出谷口(16),螺旋叶输送轴的左端装有小皮轮(15)。档谷罩(17)安装在机体的上部。分离筛支承杆(12)从机体(1)的左、右侧横穿固定和支承分离筛(4)。击谷齿(3)设在击谷辊(2)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这样当起动柴油机(18)传动小皮轮(15)和击谷辊皮带轮(14)时,分离式打稻机的击保辊(2)和螺旋叶输送轴同时运转,此时击谷齿(3)将谷粒击落。谷粒经分离筛(4)后档筛(6)和前附筛(7)漏至盛谷槽(11),在螺旋叶输送轴(10)的作用下经出谷口(16)输送到机体外自动装箩筐。击断的禾毛屑都搁置在分离键(5)上,由于击谷齿(3)在分离槽(13)内的离心运动将禾毛屑拽带至接芦斗(9)中,积集一起再由人工用手删抓掷地。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一个具体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分离式打稻机的左视图。
图2是分离式打稻机的剖面图。
图3是分离式打稻机的剖视图。
图1——2——3中,其中1——机体,2——击谷辊,3——击谷齿,4——分离筛,5——分离键,6——后档筛,7——前附筛,8——隔板,9——接芦斗,10——螺旋叶输送轴,11——盛谷槽,12——分离筛支承杆,13——分离槽,14——击谷辊皮带轮,15——小皮带轮,16——出谷口,17——档谷罩,18——柴油机,19——底座,20——踏脚板。
参照
图1——2——3所示的分离式打稻机。该实施例具有一个击谷辊(2)和螺旋叶输送轴(10)分别上下水平安装在机体(1)上。其中在击谷辊(2)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击谷齿(3),分离筛(4)的内弧设有分离键(5),形成分离槽(13)。后档筛(6)的前边与分离筛(4)的后边相接,后边倾斜到机体(1)的后端口上相接。隔板(8)的下边和分离筛(4)的前边联接。形成一渐开线弧段。前附筛(7)配在接芦斗(9)的底部,击谷齿(3)的顶尖沿箭头方向在分离槽(13)中切割分离键(5)的切线。
上述的配件的制作与装配的具体规格要求如图3所示。击谷辊皮带轮(14)安装在击谷辊(2)的左端。螺旋叶输送轴(10)左端设有小皮带轮(15),右端末梢延伸出机体(1)装有出谷口(16),如图2所示。
底部(19)后端左边装有柴油机(18),中间固定机体(1),前端装有踏脚板(20)。上述装配如
图1所示。由此构成的分离式打稻机能提高生产率30%,并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使用灵活实用性强;3、价格低廉生产率高;4、维修方便操作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打稻机它包括有机体(1)、击谷辊(2)、击谷齿(3)、分离筛(4)、分离键(5)、后档筛(6)、前附筛(7)、隔板(8)、接芦斗(9)、螺旋叶输送轴(10)、盛谷槽(11)、分离筛支承杆(12)、分离槽(13)、击谷辊皮带轮(14)、小皮带轮(15)、出谷口(16)、档谷罩(17)、柴油机(18)、底座(19)、踏脚板(20)所构成;击谷辊(2)水平安装在机体(1)的中间,左端装有击谷辊皮带轮(14),在击谷辊(2)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击谷齿(3),击谷辊(2)的底部装有一弧状分离筛(14),其特征是在分离筛(4)的内弧线上排列弧形分离键(5)使之形成分离槽(13),这样击谷齿(3)的顶尖沿箭头方向在分离槽(13)中切割分离键的切线,将搁置在分离键(5)上的禾毛屑经击谷辊(2)的离心力的作用拽带到接芦斗(9)中积集,再由人工删抓掷地,在分离筛(4)的底下设有螺旋叶输送轴(10)和盛谷槽(11),分离筛(4)的后边倾斜联接后档筛(5)延伸至机体(1)相接,分离筛(4)的前边装有隔板(8)成渐开线裂弧安装,前附筛(7)匹配在接芦斗(9)的底部筛漏禾毛屑中夹带的谷粒,分离筛支承杆(12)从机体(1)自左到右横穿固定支承分离筛(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打稻机,其特征在于它在盛谷槽(11)的右端安装一个出谷口(16),这样进入盛谷槽(11)的谷粒经螺旋叶输送轴(10)可以自动将谷粒装入箩筐,在击谷辊(12)的左端设有击谷辊皮带轮(14),在螺旋叶输送轴的左端装有小皮带轮(15),档谷罩(17)位于机体上部,拦截飞溅谷粒,底座(19)的后左端装有柴油机(18),前端装有踏脚板(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打稻机。它由机体、击谷辊、击谷齿、分离筛、分离键、后档筛、前附筛、隔板、接芦斗、螺旋叶输送轴、盛谷槽、分离筛支承杆、分离槽、击谷辊皮带轮、小皮带轮、出谷口、档谷罩、柴油机、底座、踏脚板所构成。使用这种分离式打稻机,能将谷粒和禾毛屑自动分离,分离后的谷粒能自动装入箩筐,提高生产率30%。并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使用灵活实用性强;3.价格低廉生产率高;4.维修方便操作简单。
文档编号A01F7/00GK2624602SQ0229
公开日2004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吴佛如 申请人:吴佛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