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97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蒜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收获机械,主要是涉及一种大蒜收获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蒜收获一直依靠人工挖掘、清理和蒜秧分离,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由于没有适用的大蒜收获机械,至今大蒜种植区的蒜农仍依靠人力完成全部的收获工作。目前有人为了减轻劳动量,用农机带动松土铲或犁将大蒜先挖出土,再用人工清土和进行蒜秧分离。机挖虽然比人挖提高了效率,但整个大蒜的收获过程仍须占用大量的时间和体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蒜的出口形势很好,大蒜的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蒜农急需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大蒜收获机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完成大蒜的挖掘、清土、蒜秧分离等收获工作全过程的大蒜收获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大蒜收获机包括机架、装在机架上的地轮、铲刀和传动装置、输送装置、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定位装置和切割装置;集秧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部,包括切秧刀和集秧带,切秧刀位于集秧带的下方;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部,包括定位链轮、与定位链轮相配合的定位链条和装在定位链条上的定位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轮和输送带,输送装置的输送前轮装在机架前端,位于切秧刀的下方并与切秧刀相对应,输送后轮装在机架后部,位于定位装置的上方,输送带的位置与其下方的定位装置上的定位器相对应;切割装置包括上割刀和下割刀,上、下割刀的垂直位置都分别与定位器相对应,上割刀的水平位置在定位链条与输送带之间,下割刀的水平位置在定位链条工作面的下方;清土装置包括清土辊,清土辊装在机架的中部,位于输送带的下方;传动装置有两条路线,一路由地轮通过链条、链轮和齿轮与定位装置中的定位链轮相连接,并通过输送换向轮与输送装置中的输送后轮连接;一路通过动力输出皮带轮、前驱动轮、张紧轮和换向轮分别与集秧轮、切秧刀、清土辊和上、下割刀连接;前地轮和铲刀装在机架的前下方,铲刀的位置与输送前轮相对应。
定位器是两个对称安装在定位链条上的的弧形夹板,一个夹板是固定的,另一个夹板上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后端装有滚轮,拉杆上套有弹簧,在机架上与定位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模板,拉杆上的滚轮与定位模板相接触。
前驱动轮位于一侧集秧轮的下方,前驱动轮通过输秧带与从动轮和张紧轮连接,从动轮位于机架后侧的上方,张紧轮通过皮带与清土辊连接。
清土辊上设置有刷毛,集秧轮上的集秧带外表面上设置有竖直排列的板条。
输送换向轮通过皮带轮和万向联轴器与输送后轮上的传动杆连接,两个并列的输送后轮通过齿轮相连接。
在机架前端输送前轮的下方,还装有扶正器,扶正器的位置与输送前轮相对应;在机架中部定位器的前下方,还装有导向器,导向器的位置与定位夹板相对应。
在与定位器相对应的位置,机架上还设置有集蒜斗,在与输送后轮和从动轮相对应的位置,机架上还设置有集秧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机架前端的铲刀将大蒜挖出土,同时输送装置中的输送带将蒜秧夹持住并向后输送,在输送前段,集秧装置中的切秧刀把蒜秧切断,蒜秧由集秧带送走;在输送中段,清土装置中的清土辊将蒜根上的土刷掉;在定位装置上方,蒜头被定位后,上割刀切断余下的蒜秧,下割刀切断根须,处理干净的蒜落进集蒜斗,蒜秧被送进集秧斗。地轮带动定位装置和输送装置,使蒜的输送和定位与机器的前进速度同步;动力输出轮带动集秧装置、清土装置和切割装置,完成蒜秧的切割和输送、根须的切割等工序,使大蒜的全部收获工作在该机上一次完成,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大蒜收获的工作效率。


图1为大蒜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大蒜收获机的俯视图;图3为输送前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输送后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大蒜收获机包括机架和装在机架上的地轮、铲刀、传动装置、输送装置、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定位装置和切割装置。集秧装置设置在机架8的前部,包括切秧刀5和装在切秧刀上方的集秧带40,切秧刀5与集秧带40的相对位置使切下的蒜秧正好倒伏在垂直运行的集秧带上并被送走,在本实施例中,集秧带40的外表面设置有竖直排列的板条,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集秧轮7设置为上小下大的截锥形状,更有利于蒜秧的输送。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8的后部,包括两个同轴相对安装的定位链轮24、与定位链轮相配合的定位链条18和横向装在两个定位链条之间的定位器;定位器随定位链条18一起向前移动,在移动到设定的位置时完成夹紧和松开的定位动作。上述定位器在定位链条18上平面的工作面上至少有3个,其排列顺序为松开、夹紧、松开;定位器是两个对称安装在定位链条18上的弧形夹板17,一个夹板是固定的,另一个夹板上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后端装有滚轮34,拉杆上套有弹簧35,在机架8上与定位器相对应的位置固定有定位模板33,模板上有轨道,定位滚轮34在轨道内随定位链条18移动,当移动至模板33低处时,夹板17在弹簧35的压力下沿拉杆轴向移动,夹紧蒜头,当移动至模板33高处时,弹簧35被迫压缩,夹板17后移松开蒜头。本实施例为了在示意图中表示得更清楚,弹簧和拉杆都是暴露在外边的,为了便于机器的维护,也可以将拉杆和弹簧装在套筒内(如图6所示)。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轮和输送带19,每两个输送轮为一组,并列安装,输送带19夹在两轮之间。输送装置中的输送前轮4装在机架8前端切秧刀5的前下方,与蒜秧和切秧刀的位置相对应,输送前轮4夹住蒜秧通过输送带19向后输送,经过切秧刀5时被切断上部蒜秧。输送后轮20装在机架8的后部,位于定位装置的上方,并与定位装置上定位器的位置相对应,由于输送前轮4和输送后轮20相距较远,为防止输送带松弛而夹不住蒜秧,在本实施例中,还在输送带19的中部设置了两对中间输送轮。切割装置包括上割刀15和下割刀16,上割刀15的垂直位置与定位装置入口处张开的定位器相对应,水平位置是在定位链条18上方靠近输送带19的一边,其作用是切断被夹持的余下的蒜秧,使蒜头落进定位器后脱离输送带19,蒜头上余留蒜秧的长度由上割刀15的位置高度控制。下割刀16的垂直位置与定位装置上夹紧的定位器相对应,水平位置在定位链条18工作面的下方,其作用是在定位器将蒜头固定以后,切掉下边的根须。清土装置包括清土辊10,清土辊10装在机架8的中部,位于输送带19的下方,与大蒜根须的高度相对应;清土辊10上设置有刷毛,可将根上的土刷干净。传动装置有两条路线,一路是地轮带动,在这条路线中,地轮31通过链轮30和链轮27、以及与链轮27同轴的齿轮28及与定位链轮同轴的齿轮26带动定位链轮24转动,转动方向如图1所示;在定位链轮24上还同轴设置有输送换向轮25,换向轮25将地轮动力转换90°后通过皮带轮和一个万向联轴器传递到传动杆22上,传动杆22与输送后轮20连接。另一路传动路线由动力输出轮11驱动,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轮11装在一个柴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上,柴油发动机装在机架8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动力输出轮与动力机械上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动力输出轮11通过皮带与前驱动轮6相连接,前驱动轮6的内端设置有集秧换向轮41,换向轮41将动力转换90°后与集秧轮7相连接,两个集秧轮7通过集秧带40相连接;集秧轮7通过皮带和皮带轮与切秧刀5相连接;驱动轮6的外端通过输秧带32与张紧轮9和从动轮21连接;张紧轮9通过皮带与4个清土辊10相连接,当然,清土辊也可以是2~3个或更多。动力输出轮11还通过皮带与切割驱动轮13相连接,切割驱动轮13通过切割换向轮14将动力转换90°后又通过皮带传递给上割刀15和下割刀16。
在定位器的下方,机架8上还设置有集蒜斗29,在输送后轮20的下方和输送带尾端从动轮21的下方,机架8上还设置有集秧斗23。
前驱动轮6位于一侧输秧轮7的下方,从动轮21位于机架8后侧的上方,前驱动轮6通过输秧带32与从动轮21连接;输秧带32被设置为宽带,其作用除了传递动力外,还将集秧轮7送过来的蒜秧传送到集秧斗23的上方;除此之外,从动轮21也可以设置在机架8一侧的下方,此时输送带从输送后轮20送出的蒜秧段可以集中倾斜滑落到集秧斗23中。
输送换向轮25通过皮带轮和万向联轴器与输送后轮20上的传动杆22连接,在两个并列的输送后轮20下方,设置有同轴的齿轮38和弹簧39(如图5所示),根据传动杆22的转向将其与一个输送后轮20连接,即可通过齿轮38带动另一个输送后轮,弹簧39可使两输送后轮靠紧。由于在输送带19前部有蒜头通过,因此输送前轮4和两组中间输送轮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支架36的正面为D形的,弹簧37可以使输送前轮4靠紧。
在机架8的前端还装有前地轮3,前地轮3的高低可以通过轮轴支架上的长孔进行调节。铲刀2装在机架8的前下方,其位置与输送前轮4相对应,铲刀2的高低也是可以调整的,调整方法与前地轮3相同。
在机架8前端输送前轮4的下方,还装有扶正器1,扶正器1的位置与输送前轮4相对应,扶正器的作用是使蒜秧能准确进入输送前轮4。在机架8中部定位器的前方,还装有导向器12,导向器12的位置与定位夹板17相对应;导向器的作用是使蒜头能准确进入定位器。
上述大蒜收获机上的输送轮、扶正器、切秧刀、铲刀、上下割刀的横向位置可以在安装时通过螺栓进行调整,以适应蒜苗间距的需要;输送后轮20的前后位置也可以通过其支架上的安装长孔进行调整,使输送带19可以张紧。
为了便于描述,上述结构为收获一行大蒜的基本结构,如增加行数时,只需增加输送装置、定位装置、切割装置及切秧刀、扶正器和铲刀的数量即可,每行装置的传动系统之间用皮带轮连接,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和机架的宽度与工作行数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大蒜收获机被设置为5行,此外,也可以设置为少于或多于5行,视动力机械的动力大小而定。本实施例中的大蒜收获机可以通过悬挂机构装在拖拉机或农用机车的前边行走,也可以用牲口作行走的动力。
其工作过程为机械在前进过程中,扶正器1将蒜秧扶正,输送前轮4将蒜秧夹持并向后输送,此时铲刀2将蒜由土中掘起,蒜秧经过切秧刀5时上部被切断并被集秧带40送到输秧带32上,下部被输送带19夹持着后移,经过清土辊10时根须被清理,再经导向器12进入定位器上方,定位夹板17将蒜头夹住,上割刀15从输送带19下方将余秧切断,下割刀16切去根部,定位夹板17松开,蒜头掉进集蒜斗29被收集。输送带19尾端夹持的余秧与输秧带32尾端输出的蒜秧一起落入集秧斗23被收集。
权利要求1.一种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装在机架上的地轮、铲刀,机架上还装有传动装置、输送装置、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定位装置和切割装置;集秧装置设置在机架(8)的前部,包括切秧刀(5)和集秧带(40),切秧刀(5)位于集秧带(40)的下方;定位装置设置在机架(8)的后部,包括定位链轮(24)、与定位链轮相配合的定位链条(18)和装在定位链条上的定位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轮和输送带,输送装置的输送前轮(4)装在机架(8)的前端,位于切秧刀(5)的下方并与切秧刀相对应,输送后轮(20)装在机架(8)的后部,位于定位装置的上方,输送带(19)的位置与其下方的定位装置上的定位器相对应;切割装置包括上割刀(15)和下割刀(16),上、下割刀的垂直位置都分别与定位器相对应,上割刀(15)的水平位置在定位链条(18)与输送带(19)之间,下割刀(16)的水平位置在定位链条(18)工作面的下方;清土装置包括清土辊,清土辊(10)装在机架(8)的中部,位于输送带(19)的下方;传动装置有两条路线,一路由地轮(31)通过链轮(30)、链轮(27)和齿轮(26)、齿轮(28)与定位装置中的定位链轮(24)相连接,并通过输送换向轮(25)与输送装置中的输送后轮(20)连接;一路通过动力输出轮(11)、前驱动轮(6)、张紧轮(9)和换向轮分别与集秧轮(7)、切秧刀(5)、清土辊(10)和上、下割(15、16)连接;前地轮(3)和铲刀(2)装在机架(8)的前下方,铲刀(2)的位置与输送前轮(4)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器是两个对称安装在定位链条(18)上的弧形夹板(17),一个夹板是固定的,另一个夹板上设置有拉杆,拉杆的后端装有滚轮(34),拉杆上套有弹簧(35),在机架(8)上与定位器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模板(33),拉杆上的滚轮(34)与定位模板(33)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前驱动轮(6)位于一侧集秧轮(7)的下方,前驱动轮(6)通过输秧带(32)与从动轮(21)和张紧轮(9)连接,从动轮(21)位于机架(8)后侧的上方,张紧轮(9)通过皮带与清土辊(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清土辊(10)上设置有刷毛,集秧轮(7)上的集秧带(40)外表面上设置有竖直排列的板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换向轮(25)通过皮带轮和万向联轴器与输送后轮(20)上的传动杆(22)连接,两个并列的输送后轮(20)通过齿轮(38)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8)前端输送前轮(4)的下方,还装有扶正器(1),扶正器(1)的位置与输送前轮(4)相对应;在机架(8)中部定位器的前方,还装有导向器(12),导向器(12)的位置与定位夹板(17)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在与定位器相对应的位置,机架(8)上还设置有集蒜斗(29),在与输送后轮(20)和从动轮(21)相对应的位置,机架上还设置有集秧斗(23)。
专利摘要该大蒜收获机包括机架、装在机架上的地轮、铲刀和传动装置、输送装置、清土装置、集秧装置、定位装置和切割装置。由机架前端的铲刀将大蒜挖出土,同时输送带将蒜秧夹持住并向后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切秧刀把蒜秧切断,蒜秧由集秧带送走;清土辊将蒜根上的土刷掉;在定位装置上方,蒜头被定位后,上割刀切断余下的蒜秧,下割刀切断根须,处理干净的蒜落进集蒜斗,蒜秧被送进集秧斗。地轮带动定位装置和输送装置,使蒜的输送和定位与机器的前进速度同步;动力输出轮带动集秧装置、清土装置和切割装置,完成蒜秧的切割和输送、根须的切割等工序,使大蒜的全部收获工作在该机上一次完成,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大蒜收获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D31/00GK2612221SQ03245660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郑赵强 申请人:郑赵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