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83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式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栽种花卉的容器,尤其属于管式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盆为单个分立的小长径比的敞口容器。然而,有些花草是细长形的,这种单个分立的小长径比的敞口花盆无法与花草的线条相搭配,有些花草较柔软,更是趴在花盆中,显不出花草的线条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充分体现花草线条美的管式花盆。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式花盆,其结构要点在于花盆的周边由复数个中空的管状体相互连接而成闭合状。
这样的管状体因其径长比较现有技术大,横截面较小,对花草可实行单株栽培,且每株花草间距较小,可进行人工造型,将充分体现花草的线条美。
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花盆均为单个分立的小长径比的敞口容器的这一思维定势,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克服技术偏见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这些复数个管状体的内侧有开口。这样单株栽培的花草的根糸可以从小管中伸出到盆吸收养分,弥补了小管土少营养不足的缺点。
复数个管状体相互间可以高低不同,还可以大小不同。
花盆的中部有复数个管状体成一定造型,周边与花盆固接,悬空于花盆中。花草的根糸可进入大盆土中。
这样可通过人工造型,在不同的管状体中栽种不同的花草,以增加花草的层次感和观赏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花盆底面由复数个管状体沿平面粘接而成。
这样,可以通过花盆底面实现复数个管状体之间的相互连接及造型。
复数个管状体固接成一体,使之具有盆景之美;当盆底也由同样的材料制作时,整个花盆浑然一体,为花草的自然美增色。
制作管状体的材料很多,如天然的竹子、掏空的木头或塑料制品、还可由废弃塑料再生制成等。
现有的陶瓷花盆,是用可利用的泥土烧制成不易分解的陶瓷,污染了环境,而本实用新型使用天然材料制作时,并不破坏天然材料的本质结构,不污染环境;当本实用新型用废弃塑料再生制成时,通过废物利用保护了环境,使用户在欣赏花草美的同时,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增加了人们的愉悦心理。且制作简单,只要将长管根据需要进行分割、拼接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对花草可实行单株栽培,充分体现花草的线条美;还可进行人工造型,增加花草的层次感和观赏性;不污染环境,增加了人们的愉悦心理,制作简单,具有盆景之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为示意图其中1管状体 11开口 2花盆底面 21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一种管式花盆剖视图,花盆的周边由复数个高矮、大小不同中空管状体1固接而成,管状体1的内侧有开口11,花盆底面2由复数个横置的管状体1沿平面粘接而成,并开有漏水孔21,花盆的中部有复数个管状体1成一定造型,周边与花盆固接,悬空于花盆中。管状体1由废弃塑料再生制成。
如图2所示,一种管式花盆,花盆的周边由复数个高矮不同中空管状体1固接而成,管状体1的内侧有开口11,花盆底面2由复数个横置的管状体1沿平面粘接而成,花盆的中部有复数个管状体1成一定造型,周边与花盆固接,悬空于花盆中。管状体1由竹子制成。其余末述部分与上例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的周边由复数个中空的管状体(1)相互连接而成闭合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管状体(1)的内侧有开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管状体(1)的高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数个管状体(1)的大小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底面(2)由复数个管状体(1)沿平面粘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底面(2)开有漏水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在花盆的中部固定有复数个管状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花盆的中部有复数个管状体(1)成一定造型,周边与花盆固接,悬空于花盆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管状体(1)由塑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花盆,其特征在于,管状体(1)由废弃塑料再生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栽种花卉的容器,尤其属于管式花盆。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式花盆,其结构要点在于花盆的周边由复数个中空的管状体相互连接而成闭合状,管状体的内侧有开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对花草可实行单株栽培,充分体现花草的线条美;还可进行人工造型,增加花草的层次感和观赏性;不污染环境,增加了人们的愉悦心理,制作简单,具有盆景之美。
文档编号A01G9/02GK2648800SQ0327839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
发明者陈松 申请人:陈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