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9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捕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蝇器,特别是一种捕蝇器的饵料室和囚蝇室。
背景技术
已技术中,中国专利ZL 02 2 20952.2公开了一种捕蝇纱笼,该捕蝇纱笼有用纱网制成的圆筒形囚蝇室,囚蝇室下端有锥顶开口的圆锥形囚蝇室入口,囚蝇室入口圆锥形的锥顶向上,在圆筒形囚蝇室外、圆锥形囚蝇室入口的下方有饵料盘。使用时,饵料盘中装入饵料,诱引苍蝇集中到饵料盘上,由于饵料上方有囚蝇室入口,所以有些苍蝇会从圆锥形囚蝇室入口进入囚蝇室。这种捕蝇纱笼的饵料盘在囚蝇室的外面,因饵料诱引而集中到饵料上的苍蝇只有一部分能从锥顶开口的圆锥形囚蝇室入口进入囚蝇室,囚蝇室只有一道入口,进入囚蝇室的苍蝇也可能会从入口向外逃逸,所以捕蝇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捕蝇效率较高的一种捕蝇器。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本捕蝇器有圆形饵料盒,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1~7个斜坡槽,斜坡槽的坡底在外圆周,饵料盒顶上有圆孔,饵料盒上罩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片制成的圆锥形诱蝇室,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向上,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与上述斜坡槽的上槽口的形状相配合的1~7个平板,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有苍蝇入口,诱蝇室外套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囚蝇袋,斜坡槽上端、斜坡槽与诱蝇室下部的平板间有苍蝇进口。
使用时,在本实用新型的饵料盒内放入诱蝇饵料,把本实用新型放在苍蝇经常活动的场所,飞动的苍蝇被饵料盒内的诱蝇饵料引诱而从饵料盒与蝇室间的苍蝇进口进入诱蝇室,吃过饵料后在诱蝇室内飞行,很容易从诱蝇室的锥顶入口进入囚蝇袋中。
本实用新型的饵料盒在诱蝇室内,苍蝇被引诱到饵料盒上即进入诱蝇室内,诱蝇室连有囚蝇袋,苍蝇进入囚蝇袋经过了两道门,一旦进入了囚蝇袋就很不容易出去,所以捕蝇效率较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捕蝇器的主视局剖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的C-C剖面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中,本捕蝇器,有圆形饵料盒1,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斜坡槽6,斜坡槽的坡底在外圆周,饵料盒顶上有圆孔8,饵料盒上罩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片制成的圆锥形诱蝇室2,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向上,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与上述斜坡槽的上槽口的形状相配合的四个平板7,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有苍蝇入口3,诱蝇室外套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囚蝇袋4,斜坡槽上端、斜坡槽与诱蝇室下部的平板间有苍蝇进口5。
上述饵料盒面上均布有四个斜坡槽。饵料盒面上也可以均布有五个斜坡槽。
权利要求1.一种捕蝇器,有圆形饵料盒,其特征在于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1~7个斜坡槽,斜坡槽的坡底在外圆周,饵料盒顶上有圆孔,饵料盒上罩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片制成的圆锥形诱蝇室,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向上,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与上述斜坡槽的上槽口的形状相配合的1~7个平板,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有苍蝇入口,诱蝇室外套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囚蝇袋,斜坡槽上端、斜坡槽与诱蝇室下部的平板间有苍蝇进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蝇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四个斜坡槽,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四个平板。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蝇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五个斜坡槽,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五个平板。
专利摘要一种捕蝇器,有圆形饵料盒,饵料盒面上沿周向均布有斜坡槽,斜坡槽的坡底在外圆周,饵料盒顶上有圆孔,饵料盒上罩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片制成的圆锥形诱蝇室,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向上,诱蝇室内的下部沿周向均布有与上述斜坡槽的上槽口相配合的平板,圆锥形诱蝇室的锥顶有苍蝇入口,诱蝇室外套有用无色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囚蝇袋,斜坡槽上端、斜坡槽与诱蝇室下部的平板间有苍蝇进口。本实用新型的饵料盒在诱蝇室内,苍蝇被引诱到饵料盒上即进入诱蝇室内,诱蝇室连有囚蝇袋,苍蝇进入囚蝇袋经过了两道门,一旦进入了囚蝇袋就很难出去,所以捕蝇效率较高。
文档编号A01M1/00GK2682843SQ2003201057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日
发明者孙绍军 申请人:孙绍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