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古松二次换根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463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衰老古松二次换根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树培育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针对衰老的古松进行二次换根以恢复其青春活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古松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长期为园林、景点添色,因此其所在处的园林技术人员无不对其倍加爱护。然而这些古松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免不了会出现明显的衰老趋势,针对这个问题,公知的处理办法是松土、施肥、灭虫。这些办法的确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古松经历百年沧桑之后,其根部日益老化,这些老化的根系不仅吸收养份的能力减弱,更重要的是在其基础上新根生出困难。俗话说“人老先老腿,树老先老根”,因此,若不让古松重建强大的新的根系,其老化的趋势将难以逆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针对衰老古松的二次换根技术,使衰老的古松重建新的根系,从而恢复其青春活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松树的生长期内,于古松树干距地面30~50cm的高度范围内,剥去树干周长2/3的树皮,剥皮的宽度取20~25cm,用利器彻底刮除木质部表面的形成层,并将剥皮口上沿1m高度范围的表层粗皮去掉,以利于以后新根的萌出,然后用两块长度为3m×1.5m的板子竖立在树干的两侧,板子的1.5m端紧贴树干,两块板子的夹角呈180°,使树干上剥皮与未剥皮的两部分分别居板子两侧正中,以完全暴露树干皮层剥与未剥的交界线,再用砖块砌一道半圆形墙,墙的两端分别与两板的外端相接,墙的高度与板的宽度相同,将板与墙构成的区域地面松土,并填满泥土,泥土由黄色粘土与黑色壤土混合而成,两者的重量比为粘土∶壤土=3∶1,最后在土表撒入草种,以保持土表湿度,随着树皮伤口的逐渐愈合,树干皮剥与未剥的交界线将向剥皮的一侧移动,需每隔半年清理一次此交界线,使未剥部分维持在树干周长的1/3,两年后撤去板子,将树干上原剩下的1/3周长的树皮剥掉,刮去形成层,去掉剥口上沿1m内的表层粗皮,对地面松土,再将原有的弧形砖墙延伸成封闭的圆圈后,再填满与原配比相同的土,并在土面撒上草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由于松树在主干环剥后,存活时间仅3-4个月,同时古松主干在环剥后新根生长速度比一般的阔叶树种要慢,所以不能采用环剥式一次换根法,然而采用本发明的二次换根技术,既可完全避免古松因主干环剥而造成的死亡危险,又为主干皮切剥口附近的新根萌发留有足够的时间,使古松能安全渡过完全换根期,最终给古松建立一套全新的根系。
2、在实施第二次换根后,老根系由于得不到树冠制造的营养而逐步耗竭死亡,然而由于新根系的养份吸收能力和生长速度都远高于原老根系,所以古松会在第二次换根的一年后即焕发青春,重现枝繁叶茂之貌。
3、本发明与目前公知的其它拯救古松的方法相比,不仅效果显著,而且操作难度很低,投资极少。
权利要求
1.一种衰老古松二次换根法,其特征是在松树的生长期内,于古松树干距地面30~50cm的高度范围内,剥去树干周长2/3的树皮,剥皮的宽度取20~25cm,用利器彻底刮除木质部表面的形成层,并将剥皮口上沿1m高度范围的表层粗皮去掉,然后用两块尺寸为3m×1.5m的板子竖立在树干的两侧,板子的1.5m端紧贴树干,两块板子的夹角呈180°,使树干上剥皮与未剥皮的两部分分别居板子两侧正中,再用砖块砌一道半圆形墙,墙的两端分别与两板的外端相接,墙的高度与板的宽度相同,将板与墙构成的区域地面松土,并填满泥土,泥土由黄色粘土与黑色壤土混合而成,两者的体积比为粘土∶壤土=3∶1,最后在土表撒入草种,每隔半年清理一次剥与未剥的交界线,使未剥部分维持在树干周长的1/3,两年后撤去板子,将树干上原剩下的1/3周长的树皮剥掉,刮去形成层,去掉剥口上沿1m内的表层粗皮,对地面松土,再将原有的弧形砖墙延伸成封闭的圆圈后,再填满与原配比相同的土,并在土面撒上草种。
全文摘要
古松能为园林、景点添色,因而十分宝贵,然而由于古松根系的老化,其养分吸收能力日益减弱,从而导致树冠逐渐枯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一旦死亡,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而常规的救治方法不仅投资大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古松二次换根技术,可使古松能安全地实现完全换根,从而重新焕发青春,重现枝繁叶茂之貌。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便、投资少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G7/06GK1608428SQ2004100813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3日
发明者梁德富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