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18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采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采茶机,尤其是具有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控制结构、形体结构等部分的自动采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农产品。长期以来,茶叶的采摘受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采摘时间短,二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这就使得茶叶价格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由于茶叶的播种范围广,因而如何提高茶叶采摘的速度与质量,成为科技人员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中国专利CN 1072054号所公开的“采茶机”专利(申请号92109753.0),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完全由茶丛顶冠支承而不接触地面,该设备包括支架,上面装有环带或轮/滚,它们至少部分位于支架的下方并与茶丛冠层啮合,环带或轮/滚使得该装置可以在冠层上面运动,刀具组件装在支架上,位于采茶机的前面并相对其运动方向横向伸展,以及用于接收刀具组件割下的茶叶并将其放置到由采茶机携带的收集箱或袋中的收集斜道。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人工操作;采茶时可能将老茶叶甚至茶树枝一并割下,影响茶树生长;对于茶树枝深处的茶叶,采摘起来较为困难。
中国专利CN 2618424号所公开的“背负式单人采茶机”专利(申请号03254167.8),包括背架、柴油机、油箱、软管总成、风机、齿轮箱、风管、刀片、导叶板,其特征是背架连接柴油机和油箱,柴油机通过软管总成连接风机和齿轮箱,齿轮箱连接支架,齿轮箱上连接风机,风机连接风管,机架的上端连接风机,中端是右手柄,下端连接刀片和导叶板,柴油机上连接左手柄和油门;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使用操作时,将柴油机背负在肩上,右手握采茶机架,左手控制油门,就可进行采摘。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同样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了负荷和燃料消耗,采茶速度不一定比单纯的人工采摘快。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采茶机,它具有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控制结构、形体结构等部分,能够提高茶叶采摘的速度与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采茶机包括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控制结构、形体结构等部分移动结构由导轨、动轮、电动力、电动机等部分组成,能够沿着导轨移动;茶叶摘取结构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臂、采摘刀爪等部分,进行茶叶采摘过程;存储器存储已采摘的茶叶;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含微电脑、图象采集头等部分,进行图象识别和处理,指挥移动结构的移动和茶叶摘取结构工作;形体结构包含外形结构、壳体、照明灯等部分,将自动采茶机的各个部分保护起来,防水防晒。当本发明工作时,控制结构在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基础上,确定采摘对象后,指挥茶叶摘取结构采摘茶叶后,将茶叶放入存储器,完成一次采集过程;当该区域采摘完后,控制结构指挥移动结构沿导轨移动,继续进行采摘工作。
为使本发明适合于应用,导轨安装在茶树的两侧,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和照明灯位于形体结构下部;控制结构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的方法,可以依据茶叶芽的大小、形状、色泽等条件;电动力可以由蓄电池、燃料电池、化学电池或有线电力提供;存储器可以有一个重量开关,当所存茶叶达到一定重量时,触发采茶机停止工作。
为进一步使本发明适合于应用,自动采茶机的行驶距离为0.001~100公里;自动采茶机持续工作时间为10~900,000秒;采蝗车的存储器的容量为0.1~200公斤;一组导轨上同时容纳的自动采茶机数量为1~300台。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采茶机具有显著的优点不需要人工直接操作,节约大量人力;一人可同时看管上百台自动采茶机;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和照明结构位于形体结构下部,使自动采茶机的工作不受天气影响,即便在雨天和夜晚都能照常工作,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具有智能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能力,使茶叶采摘质量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减少对茶树的伤害。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表示采摘刀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导轨(1),动轮(2),外形结构(3),存储器(4),照明灯(5),壳体(6),茶树(7),茶叶摘取结构(8);附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臂(9),图象采集头(10),采摘刀爪(11)。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自动采茶机包括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8)、存储器(4)、控制结构、形体结构等部分移动结构由导轨(1)、动轮(2)、电动力、电动机等部分组成,能够沿着导轨(1)移动;茶叶摘取结构(8)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臂(9)、采摘刀爪(11)等部分,进行茶叶采摘过程;存储器(4)存储已采摘的茶叶;控制结构控制结构包含微电脑、图象采集头(10)等部分,进行图象识别和处理,指挥移动结构的移动和茶叶摘取结构(8)工作;形体结构包含外形结构(3)、壳体(6)、照明灯(5)等部分,将自动采茶机的各个部分保护起来,防水防晒。当本发明工作时,控制结构在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基础上,确定采摘对象后,指挥茶叶摘取结构(8)采摘茶叶后,将茶叶放入存储器(4),完成一次采集过程;当该区域采摘完后,控制结构指挥移动结构沿导轨(1)移动,继续进行采摘工作。
导轨(1)安装在茶树(7)的两侧,茶叶摘取结构(8)、存储器(4)和照明灯(5)位于形体结构下部;控制结构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的方法,可以依据茶叶芽的大小、形状、色泽等条件;电动力可以由蓄电池、燃料电池、化学电池或有线电力提供;存储器(4)可以有一个重量开关,当所存茶叶达到一定重量时,触发采茶机停止工作。
本发明属开拓发明,其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包含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8)、存储器(4)、控制结构、形体结构等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移动结构由导轨(1)、动轮(2)、电动力、电动机等部分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茶叶摘取结构(8)包括可伸缩和转动的臂(9)、采摘刀爪(11)等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包含微电脑、图象采集头(10)等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形体结构包含外形结构(3)、壳体(6)、照明灯(5)等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导轨(1)安装在茶树(7)的两侧,茶叶摘取结构(8)、存储器(4)和照明灯(5)位于形体结构下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的方法,可以依据茶叶芽的大小、形状、色泽等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电动力可以由蓄电池、燃料电池、化学电池或有线电力提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存储器(4)可以有一个重量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茶机,其特征在于自动采茶机的行驶距离为0.001~100公里;自动采茶机持续工作时间为10~900,000秒;采蝗车的存储器(4的容量为0.1~200公斤;一组导轨(1)上同时容纳的自动采茶机数量为1~300台。
全文摘要
一种自动采茶机,它包含移动结构、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控制结构和形体结构。不需要人工直接操作,节约大量人力;一人可同时看管上百台自动采茶机;茶叶摘取结构、存储器和照明结构位于形体结构下部,使自动采茶机的工作不受天气影响,即便在雨天和夜晚都能照常工作,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具有智能采集、识别和处理图象能力,使茶叶采摘质量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减少对茶树的伤害。
文档编号A01D46/04GK1620848SQ20041008148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5日
发明者曹宇 申请人:西南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