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1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具。更具体地说一种多功能耕播机。
背景技术
针对我国农村小田块,大型组合式耕播机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目前,虽然也有一些小型的适于普通农户使用的犁、施肥机、播种机等农机具,但其功能单一,需要分别购置,置备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于普通农户使用的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使耕播作业能一次完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独立设置犁、速转耙和播种器各单元装置,所述各单元装置均采用矩形框架,在各单元装置的框架上分别具有前后挂接板,前后装置之间以该挂接板相互挂接,其挂接的次序自前至后依次为犁、速转耙及播种器,在犁的前上方设置施肥器,在播种机的尾部设置有压土板,各装置上均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传动轮。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将耕播中的各种作业机具呈单元设置,相互间通过有序的挂接即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一次完成包括犁土、施肥、碎土、播种和压平在内的完整的耕播作业。大大减轻了耕播作业的劳动强度,减少农机具的制备费用。
2、本实用新型中的犁也可以单独使用,提高了其使用灵活性,提高了机具的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犁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盘锯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犁、2速转耙、3播种器、4施肥器、5压土板、6挂接板、7犁铲、8圆盘锯刀、9落料齿杆、10调节板、11摆杆、12高度调节孔、13挡土板、14行走轮。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呈单元独立设置犁1、速转耙2和播种器3等各单元装置,各单元装置均采用矩形框架,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在各单元装置的框架上分别具有前后挂接板6,前后装置之间以该挂接板6相互挂接,其挂接的次序自前至后依次为犁1、速转耙2及播种器3,在犁1的上方设置施肥器4,在播种机3的尾部设置有压土板5,各装置上均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传动轮。
图1中示出,在犁1的单元装置中,位于其犁铲7的上方设置圆多孔盘锯刀8,该多孔圆盘锯刀8在被翻起的土的推动下转动,同时对土进行破碎,可大大减轻位于其后的速转耙的阻力,提高破碎效果。
施肥器4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在其料斗内设置转动的落料齿杆9,落料齿杆9由皮带轮传动,以其齿间凹槽将料斗内的肥料拨出料斗。在落料齿杆9的上方,设置可前后调节的调节板10,用于调节施肥量,此外,为了保证下料顺畅,可以在调节板10的上方设置摆杆11。
施肥器4将肥料撒在犁前地表,经犁铲7翻土深埋,避免肥效挥发,在速转耙2的耙架上设置有高度调节孔12,用于调整速转耙2的高度,以调节耙土的深浅,速转耙2的上方设置有挡土板13。
播种机3是由行走轮14驱动,为了避免滑动,可以在行走轮14上设置轮齿,播种机3尾部的压土板5用于在播种后压平播沟,以利于土壤保墒。
具体实施中,包括犁1、速转耙2和播种机3在内的各单元装置都可以采用已有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的装配两铧犁,分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安装在矩型犁架上。配套的动力可以为单缸18马力的四轮拖拉机,用拖拉机的转轴输出为对各装置上的传动轮提供驱动力。
本机也可以安装单铧犁、配套动力可以为12马力拖拉机。用拖拉机离合盘带动各装置上的传动轮。还可以安装三铧犁,由多缸大马力拖拉机配挂,用拖拉机后桥齿轮作动力,带动各装置上的传动轮,完成整机工作。
权利要求1.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其特征是独立设置犁(1)、速转耙(2)和播种器(3)各单元装置,所述各单元装置均采用矩形框架,在各单元装置的框架上分别具有前后挂接板(6),前后装置之间以挂接板相互挂接,其挂接的次序自前至后依次为犁(1)、速转耙(2)及播种器(3),在犁(1)的前上方设置施肥器(4),在播种器(3)的尾部设置有压土板(5),各装置上均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传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其特征是在所述犁(1)的单元装置中,位于其犁铲(7)的上方设置多孔圆盘锯刀(8)。
专利摘要多功能组合式耕播机,其特征是独立设置犁、速转耙和播种器各单元装置,各单元装置均采用矩形框架,在框架上分别具有前后挂接板,前后装置之间以该挂接板相互挂接,其挂接的次序自前至后依次为犁、速转耙及播种器,犁前上方设置施肥器,播种机尾部设置压土板,各装置上均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传动轮。本实用新型将耕播中的各种作业机具呈单元设置,相互间通过有序的挂接即可集多种功能与一体,一次完成包括犁土、施肥、碎土、播种和压平在内的完整的耕播作业。减轻耕播劳动强度,减少农机具制备费用,各单元装置也可以单独使用,机具利用率高。
文档编号A01B49/04GK2706999SQ200420026978

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9日
发明者苏保生, 苏立成 申请人:苏保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