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脱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02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麦脱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大麦脱皮的设备。
背景技术
大麦皮壳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物质,因此,制作大麦制品(麦粉、麦精)时必须首先将大麦的皮壳脱去,皮壳脱除率的高低、麦粒完整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大麦制品的质量。然而大麦皮壳比小麦皮壳更加坚硬、厚实、包裹紧密,因此用目前粮食脱皮设备对大麦的脱皮效果均不够理想,大麦脱皮困难成为大麦进一步深加工的瓶颈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脱除大麦皮壳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麦皮壳脱除率、大麦完整率高的大麦脱皮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大麦脱皮机,设有具有入料口1及出料口9的壳体13,壳体13内置有与电机轴7连动的主轴14,与主轴14相接有至少两片砂轮4,砂轮4的边缘外设有筛板11,砂轮4的下面设有筛片12,与壳体13相接有风机出口8。
主轴14的上端还设有锥体布料器2。
与主轴14还相接有推进器3,推进器3位于布料器2与砂轮4之间。
所述的砂轮4的上下面设有刀片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大麦在砂轮的带动下做自转运动,切削大麦的表面皮壳,同时大麦与筛片、大麦与大麦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均匀的碾削力,从而除去大麦的表皮。脱去表皮的大麦由拨料辊拨出机外,而剥离下来的大麦皮壳将受强力负压吸风装置吸引,穿过筛片的筛孔排到筛片外,最后被带出脱皮机,从而使麦仁和表皮自动分离。特别是与主轴相接的均料器及推进器,可以大麦从上往下顺重力方向作螺旋运动;在砂轮上设置的微小刀片更有利于对大麦皮壳的切削,使大麦破碎率少于6~10%,大麦脱皮率达到90%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设有支架15,支架15上固定有具有电机轴7的电机,电机轴7通过皮带10传动带动主轴14,主轴14置于壳体13内,壳体13的上端为入料口1,在壳体13的下端设有出料口9及拨料辊,与主轴14相接有至少两片砂轮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9个砂轮4。砂轮4的边缘外设有筛板11,砂轮4的下面设有筛片12,与壳体13相接有风机出口8。为了增大砂轮4对大麦的切削力,在砂轮4的上下面连接有刀片5。主轴14的上端还设有锥体布料器2和推进器,推进器3位于布料器2与砂轮4之间,以便大麦能够更好地做螺旋运动,进一步提高脱壳率。
权利要求1.一种大麦脱皮机,设有具有入料口(1)及出料口(9)的壳体(13),其特征在于壳体(13)内置有与电机轴(7)连动的主轴(14),与主轴(14)相接有至少两片砂轮(4),砂轮(4)的边缘外设有筛板(11),砂轮(4)的下面设有筛片(12),与壳体(13)相接有风机出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麦脱皮机,其特征在于主轴(14)的上端还设有锥体布料器(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麦脱皮机,其特征在于与主轴(14)还相接有推进器(3),推进器(3)位于布料器(2)与砂轮(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大麦脱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轮(4)的上下面设有刀片(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大麦脱皮机,设有具有入料口(1)及出料口(9)的壳体(13),壳体(13)内置有与电机轴(7)连动的主轴(14),与主轴(14)相接有至少两片砂轮(4),砂轮(4)的边缘外设有筛板(11),砂轮(4)的下面设有筛片(12),与壳体(13)相接有风机出口(8)。大麦在砂轮的带动下做自转运动,切削大麦的表面皮壳,同时大麦与筛片、大麦与大麦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均匀的碾削力,从而除去大麦的表皮。脱去表皮的大麦由拨料辊拨出机外,而剥离下来的大麦皮壳将受强力负压吸风装置吸引,穿过筛片的筛孔排到筛片外,最后被带出脱皮机,从而使麦仁和表皮自动分离,大麦破碎率少于6~10%,大麦脱皮率达到90%以上。
文档编号B02B3/00GK2708999SQ20042003238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刘丰慧 申请人:大连兴泽制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