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蛹自动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30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雌雄蛹自动分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雌雄蚕蛹自动分选机器。
背景技术
一般说来,生产用的蚕种是由蚕种场饲养原种蚕的两个亲本,当其结茧化蛹后,由人工削剖种茧,取出其中蚕蛹,再依据雌雄蛹的不同生理形态区分雌雄,将雌、雄蚕蛹分开存放,蚕蛹羽化发蛾时,用一个亲本的雌蛾与另一亲本的雄蛾交配(例如A′雌×B′雄,B′雌×A′雄),产出蚕卵孵化的子代为杂交一代,可以发挥双亲优势。蚕种场生产杂交蚕种鉴别分选雌雄采用人工肉眼识别手拣分选速度慢,而目前我国蚕种场一般一个场年制种10万张蚕种,每张蚕种需鉴分蚕蛹150粒左右,即一个种场要鉴分1500万粒蚕蛹,而鉴分时间又集中在化蛹后至羽化前的6天左右时间内,所以造成蚕种场在此期间要雇请大量临工削茧鉴分雌雄蚕蛹,不仅增加用工费用更关键是手工削鉴,往往在嫩蛹期就开始鉴分雌雄易造成蛹体损伤,降低制种量;同时鉴分忙乱出现差错,雌中混有雄蛹,其化蛾时发生同亲本的雌雄交配产出纯种蚕卵,不能发挥杂种优势,这就是生产上说的杂交率降低,蚕种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不需肉眼按雌雄不同生理形态眼鉴手选,而是将蚕蛹投放在机器上,机器依据雌蛹体形大,雄蛹体形小,采用分段式自动将雌雄蛹分开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
技术特征见


图1、图2,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包括机架、动力传递机构、雌雄蛹分选机构4、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其特征在于上机架1通过弹簧3与下机架2相连构成机架,雌雄蛹分选机构4安装在上机架1的上方,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安装在雌雄蛹分选机构4下部;见图5,雌雄蛹分选机构4由多根平行的上排分选条杆27和下排分选条杆28交叉排列组成筛格结构,每根分选条杆27、28上粗下细,构成三段分选条孔A1、B1、C1;动力传递机构将电机转动的动力通过皮带轮分别传送给蜗杆21、24,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轴杆另端为分选条杆27、28,蛹上条杆后自动旋转前进,在大小不同的雌雄段掉落,掉落在雌雄蛹传输履带上被送出分别进入雄蛹、混合蛹、雌蛹出料口。而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批次的整批大小差异则通过调节装置(上排条孔调节螺旋17、下排条孔调节螺旋18)对分选条杆27、28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加以解决,可以整体随意调节大小。
采用上述方案,即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用机器代替人眼鉴手分拣将雌雄混在一起的雌蛹和雄蛹分选开,速度快、不损伤蚕蛹。
电机输出之动力经皮带传动,蜗轮蜗杆(单、双线)传动,保证各转动部分按要求以不同速度旋转。
两分选条杆27、28反向向上旋转,向上托起蚕蛹,对蚕蛹无压伤损害。
蜗轮蜗杆除将动力简捷带动20根分选条杆旋转,还同时带动履带低速传输分出的蚕蛹至料斗。
分选条孔为三段式,保证分选出的雄、雌蛹准确率高。采用10排条孔,使分选速度成10倍提高。
两分选条杆27、28的分选条孔用隔离板12分隔,保证蚕蛹各行其道,并不被压伤。
十排分选条孔由螺旋17、18调节孔距,随意可调,稳定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装图(左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装图(右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选机构4俯视结构图。
图6图5中轴承座固定板23、固定板25的D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分选机构4立体图示意图。
图中编号上机架1、下机架2、连接上下机架并减震的弹簧3、分选机构4、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电机皮带轮6、变速中间皮带轮7、连接上排传动蜗杆皮带轮8、连接下排传动蜗杆皮带轮9、上排蜗杆传动轮10、下排蜗杆传动轮11、隔离板12、雄蛹出口13、混合蛹出口14、雌蛹出口15、传输带传动轴上传动大蜗轮16、上排条孔调节螺旋17、下排条孔调节螺旋18、上排蜗杆轴承19、下排蜗杆轴承20、蜗杆21、小蜗轮22、轴承座固定板23、蜗杆24、固定板25、固定架26、上排分选杆27、下排分选条杆28、轴承座29、传输带主动轴30、传输带被动轴31、传输带32、偏心轮33、固定板25上的小孔34、大孔35。
所述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其特征在于见图3,动力传递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轮6、皮带轮7组成皮带传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8与上排蜗杆传动轮10组成绳轮传动,用以带动上排蜗杆21转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9与下排蜗杆传动轮11组成绳轮传动,用以带动下排蜗杆24转动,偏心轮33与皮带轮7同轴;见图2、图3、图5,雌雄蛹分选机构4包括上排蜗杆传动轮10与蜗杆21同轴,上排蜗杆21外套有轴承19,蜗杆21上啮合多个小蜗轮22,每个小蜗轮22固定在上排分选条杆27的上端轴上;下排蜗杆24外套有轴承20,下排蜗杆传动轮11与蜗杆24同轴,蜗杆24上啮合多个小蜗轮22,每个小蜗轮22固定在下排分选条杆28的下端轴上,上、下排分选条杆27、28各自通过轴承座29排列在轴承座固定板23上;隔离板12安装在分选机构4下面中部;见图4,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包括套在传输主动轴30、传输被动轴31上面的传输带32,另一大蜗轮16与蜗杆21啮合,传输主动轴30与大蜗轮16同轴,用以带动传输带32转动;传输带32下部为雌蛹出口13和雌雄混合蛹出口14。保证蚕蛹各行其道,并不被压伤;所述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其特征在于雌雄蛹分选机构4采用10排条孔,雌雄蛹分选机构4边框上有用于调节条孔距离的螺旋17、18。使分选速度成10倍提高。分选条孔为三段式保证分选出的雄、雌蛹准确率高。分选条杆之间的条孔距离用螺旋调节。
工作原理在
图1中,电动机产生的动力经电机轴上的皮带轮6经三角皮带带动皮带轮7转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8通过耐磨绳带动传动轮10转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9通过耐磨绳带动传动轮11转动。
在图2中,4为分选机构,其俯视图如图5;5为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俯视图如图4;上排条孔调节螺旋17、下排条孔调节螺旋18为调节装置,如图2。从分选条孔漏下的蚕蛹经隔离板12分隔出雌雄,分别掉在雄、雌雄混蛹传输带32上,送出后分别进入雄蛹出口13,雌雄混合蛹出口14,混合蛹再通过调节分选孔再分或人工分选。第三段分选的纯雌蛹进入雌蛹出口15,19为上排蜗杆轴承,20为下排蜗杆轴承,下排蜗杆24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大蜗轮16转动,大蜗轮16轴上传输带32移动,达到传输蚕蛹作用。

图1、图3中,电机转动、电机皮带轮6通过三角皮带带动皮带轮7转动,同轴上的偏心轮33使机架产生震动,使分选过程加快起振动筛作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8通过耐磨绳带动上排条杆的传动轮10转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9通过耐磨绳带动下排条杆的传动轮11转动。上、下排条杆(27、28)反向不等速旋转,蚕蛹放上后自动旋转前进。
与传动轮11同轴的蜗杆21转动使与蜗杆21啮合的固定在分选条杆的蜗轮22转动,使分选条杆(27、28)转动。10个蜗轮通过轴承排列在轴承座固定板23上,由此一根蜗杆带动10个蜗轮转动。与蜗杆21啮合的另一大蜗轮16亦被蜗杆带动旋转,与大蜗轮16同轴的传输带被带动移动。
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10对(上、下各有10根)分选条杆27、28,通过轴承座固定板23固定,构成10排分选条孔,每根条杆分粗、中粗、细三段,A1孔距最小,体形小的雄蛹A在此段往下掉落;C1孔距最大,体形大的雌蛹C只能在此段掉落;个别体形特大的雄蛹,为不让其进入雌蛹段,同样为避免体形特小的雌蛹进入雄蛹段,特设大雄、小雌混合段B1,从而达到上端雄蛹段A1中分选出的蚕蛹全部为雄蛹A,下端雌蛹段C1中分选出雌蛹C,无雄蛹混杂在雌蛹中,保证分选出的雄中无雌,雌中无雄。
在图4中,与蜗杆21齿合的大蜗轮16转动,带动同轴的传输带32向前移动,掉落在传输带上的蚕蛹则被送出。30为主动轴,31为传输被动轴。
在图2中,分选条孔的大小通过旋转固定在机架1上的调节螺旋(17、18)来实现,调节螺旋(17、18)的调节螺杆带动调节螺母平行移动,与调节螺母相接的分选条杆固定架26左右平移,起到调节条孔大小的作用。由此适应各品种,不同饲养条件的蚕蛹都可适应分选要求。见图6,上机架1上有上下两根固定板25,固定板25上有小孔34和大孔35,小孔中插入分选条杆27、28细的一端的端轴,大孔35中穿过分选条杆27、28粗的一端的端轴。
本实用新型申请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与常规技术和方格筛分相比,有以下几方面优点(1)蚕蛹上机后自动旋转前进,两分选条杆(27、28)反向向上旋转,(见图5),向上托起,不压伤蛹;(2)三段式,保证分选出的雌雄蛹准确率极高,避免雌中混雄和产生纯对,提高了杂交率,保证蚕种质量优良;(3)一机有10排分选条孔,使分选速度高,每小时能达到100公斤蚕蛹;(4)分选孔距随意可调,保证不同品种,不同蚕季不同饲养条件,批间任意大小都可应用;(5)采用蜗杆蜗轮等传递动力,不仅降速比大而且结构简捷,更保证10排条孔能由同一根蜗杆同时带动旋转;(6)顺反螺旋调节孔距稳定可靠。
由此解决了蚕种生产以往和现在采用人眼根据雌雄蛹生理结构不同单个分选雌雄速度慢,忙乱中雌中混雄,生产出蚕种中有纯种,不能充分发挥杂交优势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是新颖有效的,将被广泛应用。
权利要求1.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包括机架、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有雌雄蛹分选机构(4)和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上机架(1)通过弹簧(3)与下机架(2)相连构成机架,雌雄蛹分选机构(4)安装在上机架(1)的上方,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安装在雌雄蛹分选机构(4)下部;雌雄蛹分选机构(4)由多根平行的上排分选条杆(27)和下排分选条杆(28)交叉排列组成筛格结构,每根分选条杆(27、28)上粗下细,构成三段分选条孔(A1、B1、C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机构包括电机、皮带轮(6)、皮带轮(7)组成皮带传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8)与上排蜗杆传动轮(10)组成绳轮传动,用以带动上排蜗杆(21)转动;与皮带轮(7)同轴的绳轮(9)与下排蜗杆传动轮(11)组成绳轮传动,用以带动下排蜗杆(24)转动,偏心轮(33)与皮带轮(7)同轴;雌雄蛹分选机构(4)包括上排蜗杆传动轮(10)与蜗杆(21)同轴,上排蜗杆(21)外套有轴承(19),蜗杆(21)上啮合多个小蜗轮(22),每个小蜗轮(22)固定在上排分选条杆(27)的上端轴上;下排蜗杆(24)外套有轴承(20),下排蜗杆传动轮(11)与蜗杆(24)同轴,蜗杆(24)上啮合多个小蜗轮(22),每个小蜗轮(22)固定在下排分选条杆(28)的下端轴上,上、下排分选条杆(27、28)各自通过轴承座(29)排列在轴承座固定板(23)上;隔离板(12)安装在分选机构(4)下面中部;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包括套在传输主动轴(30)、传输被动轴(31)上面的传输带(32),另一大蜗轮(16)与蜗杆(21)啮合,传输主动轴(30)与大蜗轮(16)同轴,用以带动传输带(32)转动;传输带(32)下部为雌蛹出口(13)和雌雄混合蛹出口(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其特征在于雌雄蛹分选机构(4)采用(10)排条孔。
专利摘要雌雄蛹自动分选机,包括机架、动力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有雌雄蛹分选机构4和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上机架1通过弹簧3与下机架2相连构成机架,雌雄蛹分选机构4安装在上机架1的上方,选出雌雄蛹传输装置5安装在雌雄蛹分选机构4下部;雌雄蛹分选机构4由多根平行的上排分选条杆27和下排分选条杆28交叉排列组成筛格结构,每根分选条杆27、28上粗下细,构成三段分选条孔A1、B1、C1;不需肉眼按雌雄不同生理形态眼鉴手选,而是将蚕蛹投放在机器上,机器依据雌蛹体形大,雄蛹体形小,采用分段式自动将雌雄蛹分开。
文档编号A01K67/04GK2703403SQ200420033159
公开日2005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9日
发明者胡祚忠, 刘俊凤, 沈则宏, 杜周和, 王应和, 胡光荣, 谢建伟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