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灌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1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灌的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灌的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对作物根系分区进行交替灌溉是一种新的节水调控技术,它强调作物根区土壤垂直剖面或水平剖面的部分区域保持干燥,而其它区域灌水湿润,交替控制部分根系干燥、部分根系湿润。它的优点是1、节约水资源作物根系交替处于干湿两种状态下,而非全面湿润状态,减少了棵间蒸发耗水;植物具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调节自身气孔开度和水分消耗的生理机制,也就是说,处在局部干燥区域的植物根系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作为水分胁迫信号并传递到叶片,使叶片气孔张开程度达到一个最适合的状态,这杆就减少了作物多余的蒸腾失水。2、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并形成优良的品质在叶片气孔张开程度达到一个最适合的状态时,并不减少作物的光合产物积累,而且植物根系在经受一段时间的水分胁迫、重新复水后,次生根大量增加,且根系传导高于一直充分供水的处理,因此,通过干湿交替,可以刺激根系生长,增强吸收能力和传导能力,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形成优良的品质。目前,对该方法节水机理及节水效应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但推广应用面积较小,未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现有技术未提供可以使用的进行交替灌溉的设施,这杆就存在着以下的不足1、劳动强度大传统交替沟灌需要人工改水,需要大量的劳力投入;2、成本高对于管道灌溉系统的隔行或隔管进行交替控制实现交替灌溉时,在田间需配备较多的灌水管和阀门,同时需增加人工投入来监管;3、易出故障、维修麻烦大量的阀门被用于控制交替灌溉,使用频率高,易出故障,同时整个系统是相互关联的,不仅维修麻烦,而且在发生问题时会影响整片作物的灌溉。因此,虽然交替灌溉从原理上讲可以起到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值得推广,但因为受到无配套硬件设施的影响,真正被广泛采用是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易出故障、维修麻烦的问题。
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包括支管1和与支管1连通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的多路毛管2,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多路毛管2的两端按间距固定设置于牵引件上。
上述牵引件是牵引绳6。牵引绳使用方便灵活,不仅可用人工进行牵引,也可机械牵引,突出的特点是原料易找,价格较低。
上述牵引件是牵引杆9。该结构简单,但适用跨度较短。
上述牵引件两端设置有平移机构。平移的长度是灌溉管的平移间距,上述平移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在灌溉管移位前,先将整个灌溉管网提升一定高度,这样避免了灌溉管网在地面上拖动平移对地表造成破坏,尤其适用于混合种植时采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节约管材与传统滴灌相比,改双行布置为单行,使用时只需同时平移毛管,使毛管从果树根部的一侧平移至相邻果树根部即可,节约了一半管材。
2、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用一条支管和多根毛管即可实现大面积交替供水,为分根区交替控制滴灌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农业设施,而且故障率低,为大面积的田间使用提供了保障,易于推广使用。为最终达到节水、增产、节省劳力提供了设施保障。
3、操作方便、节省劳力利用牵引绳或牵引杆两端的平移机构,进行人工或自动化操作,极易完成灌溉管网的整体移动。
4、适用范围广因平移距离较小,人工操作极易完成,因此设施整体造价极低,而且使用时人工耗费小,因此推广使用容易。


图1是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管,2-毛管,3-转柄,4-升降机构,5-卷放轴,6-牵引绳,7-出水口,8-果树,9-牵引杆,10-齿轮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2,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包括支管1和与支管1连通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的多路毛管2,毛管2的数量是果树植株行数的N+1根,所说多路毛管2的两端按间距固定设置于牵引绳6上。所说的牵引绳6两端设置有平移机构,该平移机构由卷放轴5和转柄3构成,牵引绳6绕设于卷放轴5上。在所说的平移机构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该升降机构4是一个定位架和升降螺杆构成,定位架设置于升降螺杆上。所说的卷放轴5设置于定位架上,它的两端与定位架上的连接孔以齿轮啮合转动配合。
使用时,按设计的间距要求,布设多路毛管2形成的灌溉管网,使毛管2位于果树8根部的一侧,只有一根毛管2位于果树根部较远的地方。移位前,先通过升降机构4的升降螺杆将定位架提升,卷放轴5随定位架抬高,将整个灌溉管网提升一定高度,转动转柄3,卷放轴5随之转动,将牵引绳6绕于卷放轴5上,因卷放轴5与定位架以齿轮啮合传动,故卷放轴5随时可止动,因卷放的牵引绳6长度是毛管的平移间距,牵引绳6绕到设定长度时即可松开转柄3,此时多路毛管2形成的灌溉管网已整体向一个方向移动了设定的距离。通过升降机构降低整个灌溉管网,灌溉管2即位于果树8根部的另一侧,对其进行浇灌。需要再次移动位置时,在相反方向转动即可。
所说的可使用牵引绳的平移机构有多种,只要能实现牵引绳的收放即可。例如一侧可以是复位弹簧,另一侧是卷放轴5,该结构可以使牵引绳6保持张紧状态,在复位时,只要松开卷放轴5,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牵引绳6反方向移动,带动灌溉管网复位,即回到原始状态。
实施例2参见图3,所说多路毛管2的两端按间距固定设置于牵引杆9上,所说的牵引杆9的两端设置有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牵引杆两端的齿纹和与之啮合的齿轮传动杆10。平移机构也可设置于升降机构上。
使用时,只要转动齿轮传动杆10,通过齿轮传动杆10与齿纹的啮合力使牵引杆9发生平移,达到使整个灌溉管网平移的目的。
要使毛管平移有很多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叙。
权利要求1.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包括支管(1)和与支管(1)连通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的多路毛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毛管(2)的两端按间距固定设置于牵引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是牵引绳(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是牵引杆(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件两端设置有平移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设置于升降机构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灌的灌溉系统。本实用新型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易出故障、维修麻烦的问题。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树根区交替滴溉的灌溉系统,包括支管1和与支管1连通的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口7的多路毛管2,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多路毛管2的两端按间距固定设置于牵引件上。
文档编号A01G29/00GK2696310SQ200420041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6日
发明者康绍忠, 杜太生, 张富仓, 胡笑涛, 李志军, 龚道枝 申请人:康绍忠, 杜太生, 张富仓, 胡笑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