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06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大枣的装置,尤其是一种抗枣刺,易于变更伸出长度且自动无损伤收枣的采枣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采枣技术是徒手摘取,或长杆击打、人工拣拾。徒手摘枣受枣刺干扰,可达范围受人的身高臂长限制,长杆击打易将枣击伤或摔伤,降低果实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采枣技术受枣刺干扰大,可达范围受人的身高臂长限制,低效率和损伤果实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枣器,该采枣器以易于变更的伸出长度使可达范围覆盖全树,抗枣刺,自动无损伤收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装有档槽的耙槽通过连接套与若干节内腔可传输和阻尼落枣的筒杆以及收集网相串接。用耙槽将枣捋下,落枣掉入耙槽与档槽形成的槽斗状空间,再顺筒杆的内腔继续下落,经安装于两节筒杆结合部的阻尼条逐节减速后,由绑扎在末节筒杆端头的收集网自动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抗枣刺,以易于变更的伸出长度覆盖全树,自动无损伤收枣,提高采枣效率,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采枣器实施例的构造图;图2是耙槽的正视图;图3是耙槽的俯视图;图4是耙槽的侧剖视图;图5是连接套的半剖视图;图6是筒杆的正半剖视图;图7是筒杆的俯视图;图8是档槽的正视图;图9是档槽的侧剖视图;
图10是档槽的俯视图;
图11是图8的A向视图;
图12是图8的I放大图;
图13是收集网的示意图。
图中1、耙槽,2、档槽,3、连接套,4、筒杆,5、阻尼条,6、收集网。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档槽(2)以其凸销扣在耙槽(1)上,耙槽(1)以连接套(3)与若干节筒杆(4)相串接,可以1米/组变更伸出长度。在每两节筒杆(4)结合部装有阻尼条(5),使顺筒杆(4)内腔下落的枣逐节减速,避免撞伤。绑扎在未节筒杆(4)未端的收集网(6),在袋满后可松开其下端的网纲,将果实装入地面容器。
权利要求1.一种采枣器,装有档槽的耙槽通过连接套与内腔可传输和阻尼落枣的筒杆以及收集网相串接,其特征是耙槽(1)可通过连接套(3)与若干节筒杆(4)串接,在未节筒杆(4)的未端绑扎收集网(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枣器,其特征是在耙槽(1)上装有档槽(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枣器,其特征是相互串接的每两节筒杆(4)结合部装有阻尼条(5)。
专利摘要一种抗枣刺,易于变更伸出长度且自动无损伤收枣的采枣器。装有档槽的耙槽通过连接套与若干节可在其内腔传输和阻尼落枣的筒杆以及收集网相串接。持杆用耙槽捋枣,落枣即顺着筒杆内腔经阻尼条逐节减速后自动落入收集网。
文档编号A01D46/00GK2728195SQ20042005048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8日
发明者刘跟东 申请人:刘跟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