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85026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城市高架道路底下绿化带的处理存在欠缺,如植物光照不够,生长缓慢;植物靠人工浇水,费人费力,且浇水不均匀,在夏季水蒸发量大时,容易造成植物干枯;高架路面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增加了暴雨天气下水道的排水压力;夏季在没有很好的植被和湿地吸热的地段,上下两层路面受骄阳烤晒,热岛效应强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欠缺,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在高架道路下绿化带埋设无盖无底的槽形水箱,将高架路面的雨水引入水箱,使雨水自然渗入地下,自然给植物供水,既解除了暴雨时高架路面雨水增加下水道的排水压力,又免除了人工对植物的浇水。2.在水箱两边种植冬夏常青的爬藤类植物,因爬藤是垂直种植的,能吸收到路面反射的阳光,能在平而种植物因光照不足难以生存的区域存活。沿高架排列的水箱如同是高架底下的小河,两边常青藤组成绿色长廊,降噪吸热、美化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高架道路下绿化带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法如图所示;在高架道路下路墩间的空档里埋设无盖无底的槽形水箱1,埋设深度1米左右或根据高架墩间允许挖埋的深度为限;箱体容积大小根据该箱体所容纳的高架路面的最大月降雨量能容下为宜,将高架路面的雨水引入箱内;箱体长度超6米时中间设加强筋,将两侧箱体连接,以免水满时涨损水箱壁;箱体两侧外部离20-50公分处架设网格2,种植四季常青的、对光照要求不高的爬藤类植物3,待植物生长茂盛时,形成路边绿色屏障,降噪吸热、美化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它由无盖无底的水箱容纳高架路面的雨水自然渗入地下,供应植物生长所需的水份,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水的来源是高架路面的雨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高架道路底下绿化带的处理方法,沿高架在高架底下墩间空档里埋设无盖无底的水箱,将高架路面的雨水引入箱内,雨水自然渗入地下,给植物供水,既解除了暴雨时高架路面雨水增加下水道的排水压力,又免除了人工对植物的浇水。水箱两边架设网格,种植四季常青的藤类植物,沿高架组成绿色长廊,降噪吸热、美化环境。此方法适用于城市高架道路底下绿化带的处理。
文档编号A01G27/00GK1771788SQ200510030689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杨天敏 申请人:杨天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