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拌泥肥撒播免盖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10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种子拌泥肥撒播免盖技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种子拌泥肥撒播免盖技术 根据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如果在播种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和潮湿较大时,发现种子被雨淋湿后,带回家,如果通风不好时,就会有部份种子出现发芽、生秧的现象。绝大部分是中间部份,与空气接触的种子却没有出现以上现象。于是,就相应的产生了撒播技术。根据以上的现象结合本人多次实验和科学推理总结,种子只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气温条件下是可以发芽的。
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天气,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减少种子的浪费,结合传统播种的方式,利用粘性泥土来确保种子发芽时所需的湿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温波动时对种子的危害。于是我发明出一种新型的播种技术即种子拌泥撒播技术。
本技术主要适用于水稻(气温需在20℃左右)、小麦、油菜以及小颗粒状种子的农作物的撒播。人均播种量0.5~1亩/小时,且不影响粮食产量,与旱地盖泥播种方法和淋粪盖种相比较能节约90%的劳动力,填补了撒播播种的空白。第一次使用本技术时,因种子拌泥肥技术不熟练和撒播后发芽时管理不到位的预备种子。撒播用种量按传统的撒播用种量增加20%~30%。以后可根据熟练程度酌情减少所增加的20%~30%的种子。
种子拌泥肥撒播拌种方法先用粘性的干泥面和粉剂拌种肥拌均后,泥肥用量是种子的5至10倍为宜,将防病虫害药和水按种子的多少配好后;把浸泡过的没有催芽的种子;待种子有水后,再慢慢加入泥肥进行搓拌。泥粉的多少以种子被泥肥包住成颗粒状为宜。为防止颗粒互相粘连,在运输途中,撒一层干泥沙面或干锯末面等防粘连的物品。
种子拌泥撒播技术要求一般不能在有大太阳和下中到大雨的天气进行撒播,最好在阴天小雨时进行撒播,没出芽时保持发芽的应需湿度。播种方法跟常规撒播方法一样。不需要对种子进行覆土处理。
对撒播田地的整治配用农家肥或生物肥的田地,不要翻挖,因为翻挖过田地也需要同样的田间管理。除去田地一切杂草和各种树根。从播种到收割期间,田地不能有一切杂草及各种树根生长,以免影响作物的生长。着重管理,才能达到理想生长! 1、干田及旱地的管理在撒播前10天~30天,排沟放水、整平,沟深为不低于20厘米,宽度以方便管理为宜。根据作物的需要保持田地的泥质中的种子在发芽湿度及作物生长时期的干湿度。若播种时到末发芽前遇到大晴天需要保持厢面的湿度。根据作物需要进行喷水或放水应沟管理,以避免种子因缺水而死亡。播种后二十天左右时,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每季留秸秆在地,否则应施生物肥5公斤或农家肥1千公斤;下雨天,应走排水沟,不能走播种地,播种地四周有沟,厢面宽度在4~5米为宜。厢的中间比边缘高2~3厘米,使厢面不能斗水,厢面达到中到大雨停雨时,厢面不能见明水。
2、水田的管理按照一般水稻撒播田间要求进行管理。
权利要求
1、带泥撒插,免盖撒插。
2、根据此技术所发明的机器拌种、撒插。(除林飞机插种外)
全文摘要
根据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如果在播种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和潮湿较大时,发现种子被雨淋湿后,带回家,如果通风不好时,就会有部分种子出现发芽、生秧的现象。绝大部分是中间部分,与空气接触的种子却没有出现以上现象。于是,就相应的产生了撒播技术。根据以上的现象结合本人多次实验和科学推理总结,种子只要在一定的湿度和气温条件下是可以发芽的。为了避免过度依赖天气,保证种子的出芽率,减少种子的浪费,结合传统播种的方式,利用粘性泥土来确保种子发芽时所需的湿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温波动时对种子的危害。于是发明出一种新型的播种技术即种子拌泥撒播技术。本技术主要适用于水稻(气温需在20℃左右)、小麦、油菜以及小颗粒状种子的农作物的撒播。人均播种量0.5~1亩/小时,且不影响粮食产量,与旱地盖泥播种方法相比较能节约90%的劳动力,填补了小雨天撒播播种的空白。
文档编号A01C1/06GK1914973SQ2005100572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4日
发明者袁永见 申请人:袁永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