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

文档序号:32454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控制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药方法,属于适合木本植物的一种控制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
背景技术
杨树天牛是我国杨、柳、榆、槭等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在我国已报道的杨树天牛达100多种。由于杨树天牛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生活史复杂,而杨树是我国造林绿化、防风固沙和速生丰产等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造成杨树天牛食物资源充足,在我国杨树天牛危害严重,年发生面积在60万hm2左右。10年来,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迅速蔓延,危害严重,使杨树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林业健康发展。由于杨树天牛幼虫生活隐蔽,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杨树天牛的防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目前杨树天牛的防治采用的是综合防治的策略。具体情况如下1.营林措施选择具有抗虫性能的中林46、中林108号等优良品种造林,严格苗木检疫,避免带虫苗木造林。新造杨树林远离虫源地,或栽植隔离带、营造混交林;用天牛厌食的树种与杨树搭配混交造林,一般以块状混交为宜,防护林带可采用分段间隔混交。采用大穴、大苗、大水、勤施肥、勤松土等措施,促进林木健康快速生长,增强抗虫能力。
2.生物措施采用天牛天敌昆虫、天牛病原生物等防治,在有条件地区可用啄木鸟控制天牛虫口;新造林地可以用天牛嗜食的桑科植物等,诱杀天牛成虫。也有针对天牛个体的生物防治措施主要是采用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直接堵涂天牛排粪孔。
3.物理措施桑天牛夜间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光肩星天牛昼夜均活动,趋光性不强,可人工捕捉成虫。用树干涂忌避天牛成虫产卵,冬季可结合幼林抚育修除虫枝,砍代严重受害树木,根除隐患。
4.化学措施①可用磷化锌等有机磷类农药制成毒签,插入虫孔,熏杀幼虫,效果可达90%。②用50-300倍有机磷农药稀释液注射虫孔,杀灭幼虫。③用久效磷、氧化乐果等内吸剂农药在树干基部或根部打孔注射,灌注后用湿土封住,可防治高大树木幼虫。④在成虫期及卵期,大面积喷洒灭幼脲1000-2000倍胶悬液,可杀灭成虫和卵。⑤用新型触杀剂“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
以上各方法所面临的难题在于生物措施防治效果不稳定,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杨树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生物防治药剂很难到达天牛的成虫和幼虫体内;在目前大面积防治方法使用的是化学防治方法,如采用插毒签、钻孔注射、灌根法、喷雾等施药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防治效果或具体实施操作上遇到很大难题。
毒签法需要找到天牛幼虫和成虫的洞口,大面积防治时,工作量太大,工作效率低。
灌根法是在植物根部施药,药剂有效利用率较低,传导到害虫为害部位的药量更少,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钻孔注射法是以电钻和手钻等工具在植株上打孔,将杀虫剂注射至孔内,封闭钻孔,让杀虫剂通过内吸传导作用进入植株体内,但钻孔法需要背负电钻等工具,在树林中操作不便,药效持效性钻孔注射在大面积防治时工作量太大,使用的都是一些已经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如氧化乐果、久效磷等。
采用喷雾法时,由于一些钻蛀性害虫在树干内部为害,农药难以接触到害虫,即使连续多次喷药也不能杀死害虫,喷雾时用药量大,雾滴会随风漂移,需要动用高压力喷雾机械,而药剂也很难有效到达虫体,而且防治效果不理想,药剂利用率太低。不仅造成药物浪费,也污染了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害虫危害施药靶向性强、药物利用率高、持效期长、不易污染环境、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而且操作简单易行的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树干离地面0.3-1.8米处,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漏出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将药膏涂抹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
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始点位于终点上方。
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垂直距离为树干周长的1/3-5/6。
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宽度为2-20厘米。
本发明由于是在树干上的螺旋形凹槽形成一定宽度的阻隔,害虫在树干上爬行时,接触药剂后可被杀死,大大减少了爬行害虫对植株的为害。漏出木质部螺旋形凹槽处涂抹上药膏,让药剂通过树的木质部而传导到害虫为害的部位。由于采用由上而下螺旋环剥技术,因此操作简便,只需要轻轻一下剥开树皮,就可将药膏通过挤压罐装装置涂在剥开处,剥开树皮和涂药可连续进行。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装置简单,成本低,便于实施;(2)与喷洒施药相比,没有雾滴漂移,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极大降低了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在杨树主干离地0.6米处为起点,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深至树干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均匀涂抹上专用的40%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膏剂,用于杨树防治杨树天牛。
实施例2在高6米、直径10厘米的杨树上,在杨树主干离地0.3米处为起点,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深至树干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最好用刀具是从上而下螺旋环剥,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位于终止点上方。螺旋形凹槽的宽度和起始点与终止点两点垂直距离因树的直径变化而变化。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的垂直距离为10.8厘米,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均匀涂抹上专用的40%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膏剂,用于杨树防治杨树天牛。
实施例3在高6米、直径10厘米的杨树上,在杨树主干离地0.3米处为起点,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深至树干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最好用刀具是从上而下螺旋环剥,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位于终止点上方。螺旋形凹槽的宽度和起始点与终止点两点垂直距离因树的直径变化而变化。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的垂直距离为10.8厘米,螺旋形凹槽的宽度为2.0厘米,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均匀涂抹上专用的40%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膏剂,用于杨树防治杨树天牛。
实施例4在高10.2米,直径20.0厘米的杨树上用刀具在杨树主干离地1.5米处为起点,从上而下螺旋环剥开一宽度4.0厘米的树皮,深至树干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的垂直距离为46.0厘米。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均匀涂抹上专用的40%乙酰甲胺磷·啶虫脒膏剂。用于杨树防治杨树天牛。
实施例5在高15.0米,直径30.1厘米的杨树上用刀具在杨树主干离地1.8米处为起点,从上而下螺旋环剥开一宽度20.0厘米的树皮,深至树干木质部而不伤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的垂直距离为62.0厘米。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均匀涂抹上专用的40%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膏剂。用于杨树防治杨树天牛。
实施例6田间环剥施药的防治效果试验地点安徽省肥东县杨树种植区,此种植区光肩星天牛天牛发生严重。
试验时间5月6日-5月6月6日,施药时间5月6日,调查时间5月14日、5月21日、6月6日。天气情况试验期间气温21-27℃,湿度55-85%,6月1日小到中雨,其他时间天气晴朗,无特别异常天气。
试验区杨树5-6米,直径25厘米,生长及管理条件一致,在离杨树树根垂直约距离1.5米处用刀具在树干由上而下螺旋环割除去杨树树皮,从上至下螺旋剥开树皮(不闭口),形成螺旋形凹槽,剥开的起点与终点垂直距离为54.0厘米,凹槽宽度4.0厘米。
将不同的膏剂和乳油采用不同的施药方式进行试验,采用本发明施药方法、钻空注射法、喷雾法和灌根法进行试验,于8、15和30天后调查杨树天牛的死亡情况,计算防治效果。结果见表1表1不同药剂和不同处理防治杨树天牛田间药效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树干离地面0.3-1.8米处,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漏出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将药膏涂抹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位于终止点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起始点与终止点垂直距离为树干周长的1/3-5/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形凹槽的宽度为2-20厘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害虫的环剥施药方法,在树干离地面0.3-1.8米处,环绕树干螺旋环剥开树皮漏出木质部的螺旋形凹槽,将药膏涂抹在所剥开树皮的螺旋形凹槽处。本发明施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施药无雾滴漂移、药靶向性好、药剂利用率高,药效功效期长,环境污染小,成本低,便于实施。
文档编号A01G7/00GK1977587SQ20051010220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徐汉虹, 叶宝鑑, 陈小军, 张志祥, 田永清, 江定心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区绿宝生化技术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