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养殖用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3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产养殖用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海产养殖水池的设计及其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尤其适用于鱼、虾等多种海产品的海产养殖用水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养殖海产品的水池,一般都是平底的,由于底部是平的,所以许多固体脏物都平均地沉积在整个池底,使其无法清除固体脏物,固体脏物的长期堆积,将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国内海产养殖用水池的平底结构造成水产品质量产量下降的缺憾,而设计一种底部断面为V型的高密度的海产养殖用水池。本设计主要是通过中V形池底或半V形池底设计使水中的固体脏物沉积滑落到水池最深处的原理来解决水产养殖池底脏物无法清除而引起的养殖水体腐败、养殖无法持续的问题;同时水池一头配有的水处理系统使养殖池内水以500立方米/每小时的循环速度进行处理,大水量的水处理设备的配套及循环设计轻而易举的清除养殖水体内养殖种类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腐败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此两项设计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完全控制养殖水体水质、保证养殖顺利进行、实现安全可靠的高密度、高产量的水产养殖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海产养殖用水池包括一V形池,V形池的底部设有池底积污水槽,V形池的一角安装有循环水泵和固液分离机,V形池的一端设有蛋白分离区、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的外侧设有污水收集池,V形池的另一角安装有水氧混合设备,V形池的池沿设有池沿积污槽,池沿积污槽上设有紫外线杀菌区;污水收集池的侧沿设有溢水口,紧挨着溢水口设有紫外线杀菌区;墙下连通管道安装在各分隔区的墙体间。
所述的多个海产养殖用水池之间的分隔区采用并排串联,完全将水流控制成S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此设计分为固液分离区、蛋白分离区、砂滤区、生物过滤区、紫外杀菌区和纯氧添加区配合相应的设备,可以去除水中蛋白、微小细屑、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可以完全杀掉水中细菌和病毒;在达到养殖水体水处理要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处理流程的合理设计使驱动整个水处理中的水循环的电能消耗只为3千瓦;处理水池之间采用并排串联,完全将水流控制成S形(上进下出和下进上出),从而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省了水处理建造空间;处理后的水在回流过程中配合水中纯氧添加系统,其不但为养殖池内提供了足够的氧气还使池内形成了有始至终的循环水流;V形池底设计,使污物可以集中,配合池底清理设备可使污物一次性清除,从而防止了水质腐败;池内可根据养殖种类不同添加相应的空间分隔设施来增加养殖密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
图1A是
图1中A-A剖面图图2是
图1中B-B剖面图图3是
图1中C-C剖面图图4是
图1中D-D剖面图图5是池底半V形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6A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图6B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图中,1 V形池2 池底积污水槽3 循环水泵 4 固液分离机5 蛋白分离区 6 碎石过滤区7 细沙过滤区 8 生物过滤区9 水氧混合设备 10. 池沿积污槽11 墙下连通管道 12 污水收集池13 溢水口 14 紫外线杀菌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所述海产养殖用水池包括一V形池1,V形池1的底部设有池底积污水槽2(见
图1A),V形池1的一角安装有循环水泵3和固液分离机4,V形池1的一端设有蛋白分离区5、碎石过滤区6、细沙过滤区7、生物过滤区8,生物过滤区8的外侧设有污水收集池12,V形池1的另一角安装有水氧混合设备9,V形池1的池沿设有池沿积污槽10,池沿积污槽10上设有紫外线杀菌区14;污水收集池12的侧沿设有溢水口13(见图3),紧挨着溢水口13设有紫外线杀菌区14,墙下连通管道11安装在各分隔区的墙体间(见图4)。
V形池1起到积聚池中污物的作用,V形池1底部的积污水槽,也是起到积污的作用;循环水泵3用于提供循环水;固液分离机4用于分离水池内的固体污物,并把其排到池外;蛋白分离区5安装有气泡式蛋白分离机,分离水池内的蛋白污物,并将其排出池外;碎石过滤区6起到过滤碎石的作用;细纱过滤区7起到过滤细沙的作用;生物过滤区8起到阻挡水池之间水生物的作用;水、氧混合设备9为养殖池内提供足够的氧气;池沿积污槽10积聚池沿水处理留下的污物,其结构为凹槽形;墙下连通管道11连接水池分隔区,起到循环水流的作用;污水收集池12收集污水;溢水口13与污水收集池12相连,防止水池中的水与污水收集池中的水发生混流,造成二次污染;紫外线杀菌区14对分离和净化后的水池进行紫外线杀菌。
图2所示是
图1中B-B的剖面结构,循环水泵安装处3和固液分离机4安置在同一个分隔区,即第一个分隔区内,提供循环水和固液分离;蛋白分离区5安置在第二个分隔区内;碎石过滤区6安置在第三个分隔区内;细纱过滤区7安置在第四个分隔区内;生物过滤区8安置在第五和第六分隔区内;紫外线杀菌区14安置在第五和第六分隔区之间。
图3所示是
图1中C-C的剖面结构,污水收集池12的侧沿设有溢水口13,紧挨着溢水口13设有紫外线杀菌区14。
图4所示是
图1中D-D的剖面结构,第一分隔区内安装有循环水泵安装处3和固液分离机安装处4,紧邻第一分隔区置有池沿积污槽10,墙下连通管道11安装在各分隔区的墙体间,污水收集池12的侧沿设有溢水口13,紧挨着溢水口13设有紫外线杀菌区14。
图5所示是池底半V形剖面结构,V形池1的半V形池底的底部设计有池底积污水槽2,侧壁设计有池沿积污槽10。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V形池1的底部设计有池底积污槽2。
所述的多个海产养殖用水池之间的分隔区采用并排串联,完全将水流控制成S形上进下出和下进上出,从而降低了建设成本,节省了水处理建造空间,使大量水处理流程设计趋于简单化、合理化和科学化。
权利要求1.一种海产养殖用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产养殖用水池包括一V形池,V形池的底部设有池底积污水槽,V形池的一角安装有循环水泵和固液分离机,V形池的一端设有蛋白分离区、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的外侧设有污水收集池,V形池的另一角安装有水氧混合设备,V形池的池沿设有池沿积污槽,池沿积污槽上设有紫外线杀菌区;污水收集池的侧沿设有溢水口,紧挨着溢水口设有紫外线杀菌区;墙下连通管道安装在各分隔区的墙体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产养殖用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海产养殖用水池之间的分隔区采用并排串联,完全将水流控制成S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产养殖用水池。所述海产养殖用水池包括一V形池,V形池的底部设有池底积污水槽,V形池的一角安装有循环水泵和固液分离机,V形池的一端设有蛋白分离区、碎石过滤区、细沙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生物过滤区的外侧设有污水收集池,V形池的另一角安装有水氧混合设备,V形池的池沿设有池沿积污槽,池沿积污槽上设有紫外线杀菌区;污水收集池的侧沿设有溢水口,紧挨着溢水口设有紫外线杀菌区;墙下连通管道安装在各分隔区的墙体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去除水中蛋白、微小细屑、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可以完全杀掉水中细菌和病毒;在达到养殖水体水处理要求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
文档编号A01K63/04GK2922458SQ200520048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9日
发明者许仁道 申请人:许仁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