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水头灌溉用供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8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水头灌溉用供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水头灌溉用供水板,在负水头灌溉中,使用此供水板作为供水器能有效地使供水器中的水、气分离,便于由于供水器中水的生化作用产生气体的排出,保证整个灌溉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灌溉系统中的供水器有喷头、滴管、渗灌带以及渗灌管等,由于灌溉系统是在正水头下进行灌溉,水体有一定的流速,因此水中的少许气体可以夹杂在水体中排出。当进行负水头灌溉时,主要是靠土壤从供水器中吸水,灌溉系统中的水体流速非常慢,由于水的生化作用而产生气体,用常用的供水器则不能很好的让水、气分离,则水体中的气体无法正常的从水体中分离而排出,因此导致了负水头灌溉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供水板,作为供水器能有效的使供水器中的水、气分离,便于由于供水器中水的生化作用产生气体的排出,保证了整个灌溉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能使供水器中水、气分离,便于由于水的生化作用产生气体的分离和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水板,该供水板内在灌溉的过程中能形成明显的水气界面,能让供水板中的气体在充水时和水在生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便利地聚积到集气筒中,保证了负水头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水板是由PVC板、铁丝网、薄棉、有机玻璃条、PVC软片、有机玻璃块和渗透膜组成的密封矩形容器,在容器的上顶角处嵌入一根管道与供水板相通,用于与渗灌系统的集气装置相连。供水板的一面为渗透膜,在灌溉时与土壤相接触,便于水从供水板中被干燥的土壤吸出而阻止空气进入供水板,铁丝网作为渗透膜的支撑面则平铺在渗透膜下面,为了防止渗透膜被铁丝网划破,在铁丝网和渗透膜之间垫上一层薄棉,铁丝网和PVC板之间间隔的放置一些有机玻璃块,起支撑铁丝网的作用,渗透膜上边缘粘贴在PVC软片边缘,PVC软片给水气界面的形成提供一个场所,供水板的四周则用有机玻璃条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负水头灌溉时,供水板作为供水器能有效的使供水器中的水、气分离,便于由于供水器中水的生化作用产生气体的排出,保证了整个灌溉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图1供水板整体图图2A-A剖面图及各部件图1为进水管,2为有机玻璃条,3为PVC板,4为渗透膜,5为薄棉,6为铁丝网,7为有机玻璃块。8为PVC软片具体实施方式
在负水头灌溉过程中,供水器埋在干燥土壤层内,渗透膜与土壤良好接触,水经过进水管1进入供水板内,供水板内一定负压下的水则通过渗透膜4进入干燥土壤层。由于是在一定的负水头下进行灌溉,供水器内的水交换比较慢,供水器内的水由于生化作用产生一定量的气体,采用这种板式供水器,产生的气体能便利的从水中分离出来聚积在板的上边沿,随着聚积气体不断的增加,上边沿的气体连通后形成明显的水气界面,则气体可以通过进水管进入到集气筒内。
权利要求1.一种负水头灌溉用供水板,其特征是由PVC板(3)、铁丝网(6)、薄棉(5)、有机玻璃条(2)、有机玻璃块(7)、PVC软片(8)和渗透膜(4)组成的矩形密封容器,容器的上顶角处嵌入一根进水管(1)与密封容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灌溉系统的一种供水板,它由PVC板、铁丝网、薄棉、有机玻璃条、有机玻璃块、PVC软片和渗透膜组成的矩形密封容器,在容器的上顶角处嵌入一根管道与供水板相通,用于与渗灌系统的集气装置相连。在进行负水头灌溉时,供水板作为供水器能有效地使供水器中的水、气分离,便于由于供水器中水的生化作用产生气体的排出,保证了整个灌溉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文档编号A01G27/06GK2860075SQ20052013269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7日
发明者薛绪掌, 赵春江, 邹朝望, 王卫光, 陈立平 申请人: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