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埋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2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覆土埋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土埋藤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越冬葡萄藤进行埋覆的覆土埋藤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逐渐由温饱型、营养型向保健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葡萄以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已和苹果、柑桔、梨、香蕉一起并列成为我国的五大果品之一。葡萄除可鲜食外,还是酿制葡萄酒的原料,有关研究表明,葡萄酒中含有20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特别是葡萄酒中所含的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防衰老、预防冠心病、防癌抗癌的作用。作为五大果品之一的葡萄,我国的人均年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可见市场潜力较大。另外,葡萄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经济效益高,而且明显。正是基于上述的种种优势加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深化,近几年来,我区的葡萄种植面积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在房山城关镇八十亩地,有“波龙堡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原料基地,葫芦垡乡、琉璃河乡、长沟镇、大石窝镇等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等,种植面积已达万亩,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有望形成产业化发展之势。
众所周知,农机技术渗透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是一切农业先进技术的载体,在葡萄种植中也不例外。葡萄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较高的附加值在我区种面积逐年增加,可是它的种植生产不易实现机械化作业,特别是在北方地区,按照农艺要求,每年冬季来临之前,为防止葡萄藤风干和冻伤,要将其藤用土掩埋起来,葡萄藤的越冬掩埋是整个葡萄种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作业劳动强度大、质量要求高、时效性强,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葡萄藤的越冬掩埋是整个葡萄种植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作业,一直以来,在这一生产环节中是靠人工来完成的,人工埋藤土块大、密封性差、作业质量差,容易造成断藤,因密封不严,易造成藤的风干和冻伤。目前,国内市场尚无能够完成葡萄藤越冬掩埋作业的机具及生产厂家。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覆土埋藤机,可以使用该机埋覆葡萄藤或其它越冬需要埋覆的藤类植物。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覆土埋藤机包括它包括机架、悬挂架、集土铲、纵向传动链条、横向输送滚筒、限深轮和变速箱,其中所述集土铲装在机架前端的下方,集土铲内装有强制送土轮,变速箱装在机架前端,两个横向输送滚筒装在机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的轴承座内,两个横向输送滚筒上装有滚筒传送带,在横向输送滚筒和集土铲之间的机架的左右两侧装有纵向传动链条,在左右两条纵向传动链条之间装有纵向送土带,限深轮装在机架中央的左右两侧,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强制送土轮,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横向输送滚筒,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纵向传动链条和纵向下传动链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覆土埋藤机还包括换向器、左动力换向器和右动力换向器,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换向器,换向器通过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左动力换向器或右动力换向器,左动力换向器和右动力换向器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送给横向输送滚筒;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换向器内装有换向器输入轴、换向器第一输出轴和换向器第二输出轴,换向器和左动力换向器装在机架的左侧上,右动力换向器装在机架的右侧上,换向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活动齿轮,换向器第一输出轴装有一个活动齿轮和一个固定齿轮,换向器第二输出轴装有一个活动齿轮,换向器的外侧装有转换手柄,换向器第一输出轴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右动力换向器相连,换向器第二输出轴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左动力换向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滚筒传送带的上方还装有纵向刮土板,在纵向刮土板和滚筒传送带的外侧装有机壳,沿着机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一个沿着机壳滑动的抛土档板,抛土档板上装有一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限深轮的上端依次装有调节箱和调节手柄,调节箱内装有螺纹,调节手柄是一个螺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强制送土轮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多个送土耙,在强制送土轮的链条上装有槽型送土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变速箱、左动力换向器和右动力换向器内分别装有一对锥型齿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纵向送土带上装有或带有隔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滚筒传送带上装有或带有档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覆土埋藤机,其中所述悬挂架包括装在一个中央悬挂架和两个侧悬挂架,中央悬挂架装在机架前端的中央,两个侧悬挂架装在机架前端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覆土埋藤机能够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葡萄藤的越冬掩埋作业是整个葡萄种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国内没有适宜此项作业的机具,过去一直是靠人工来完成,这是一项劳动量大、劳动强度高、时效性强的作业,所以该机具的推广使用,必定会受到广大葡萄种植户的欢迎,同时为本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2、经济效益该机具的投入使用,我们从作业效率和经济性上做了如下的测算人工作业生产率2亩/班-人,每亩作业收费40元;而机械作业生产率50-90亩/班-台,作业费20元/亩;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劳动效率25倍以上,降低作业成本20元,并且土质细碎、掩埋严密、质量好,且果农在2个作业季节就可收回购机投资,实现盈利。
该机的使用能够达到堆土细密、密封性好、作业质量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该产品的开发将会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容量,预计将能占有整个北方葡萄产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图1为覆土埋藤机的正向示意简图;图2为覆土埋藤机的俯视向示意简图;图3为覆土埋藤机后端侧视图;图4为覆土埋藤机换向器的传动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覆土埋藤机包括机架33、一个中央悬挂架1和两个侧悬挂架18,集土铲14、纵向传动链条5、横向输送滚筒8、限深轮13和变速箱2,其中中央悬挂架1装在机架33前端的中央,两个侧悬挂架18装在机架33前端的左右两,集土铲14装在机架33前端的下方,变速箱2装在机架33前端,两个横向输送滚筒8装在机架33后端的左右两侧的轴承座10内,两个横向输送滚筒8上装有滚筒传送带9,滚筒传送带9上装有或带有档板29,在横向输送滚筒8和集土铲4之间的机架33的左右两侧装有纵向传动链条5,在左右两条纵向传动链条5之间装有纵向送土带34,纵向送土带34上装有或带有隔板6。
如图2所示,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链轮26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强制送土轮16,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27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横向输送滚筒8,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轮28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纵向传动链条5和纵向下传动链条22,变速箱2内装有一对锥型齿轮。
如图1所示,限深轮13装在机架33中央的左右两侧,限深轮13的上端依次装有调节箱4和调节手柄3,调节箱4内装有螺纹,调节手柄3是一个螺杆,转动调节手柄3,可以控制限深轮13进入土壤的深度。
如图1和图2所示,集土铲14内装有强制送土轮16,强制送土轮16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多个送土耙15,在强制送土轮16和第一链轮26之间的链条上装有槽型送土带17,集土铲14内的土通过强制送土轮16和送土耙15,带到槽型送土带17上。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覆土埋藤机还包括换向器11、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换向器11和左动力换向器25装在机架33的左侧上,右动力换向器23装在机架33的右侧上,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27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换向器11。
如图4所示,换向器11内装有换向器输入轴30、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和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换向器输入轴30上装有一个活动齿轮,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装有一个活动齿轮和一个固定齿轮,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装有一个固定齿轮,换向器11的外侧装有转换手柄35,扳动转换手柄35,使换向器输入轴30上的活动齿轮与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的固定齿轮(在第一输出轴上画叉子的齿轮)啮合,使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输出动力,然后通过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右动力换向器23,扳动转换手柄35,使换向器输入轴30上的活动齿轮与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的活动齿轮(在第一输出轴上画两横线的齿轮)和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的固定齿轮(在第二输出轴上画叉子的齿轮)啮合,使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输出动力,然后通过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左动力换向器25,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内分别装有一对锥型齿轮,传送给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的动力通过一对锥型齿轮的传送给左或右横向输送滚筒8。
如图3所示,滚筒传送带9的上方还装有纵向刮土板19,在纵向刮土板19和滚筒传送带9的外侧装有机壳7,沿着机壳7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一个沿着机壳7滑动的抛土档板21,抛土档板21上装有一把手20,拉动把手20使抛土档板21沿着机壳7的滑道移动,在移动到所需的位置后,将抛土档板21固定到该位置上,与限制覆土埋藤机抛土的距离。
工作原理在本实用新型覆土埋藤机工作时,将覆土埋藤机前端的一个中央悬挂架1和两个侧悬挂架18挂在牵引覆土埋腾机的拖拉机上,调整调节手柄3,使限深轮13在土壤的适宜位置上,根据抛土的方向扳动换向器11的转换手柄35,同时从覆土埋藤机后端向外拉出并固定(到图3所示抛土挡板21的虚线位置)相应抛土一侧的抛土挡板21,然后再将拖拉机的动力输出轴接入图2所示的变速箱2的动力输入端37,在拖拉机的牵引下,变速箱2将动力通过第一链轮26、第二链轮27和第三链轮28分别传送给强制送土轮6、换向器11和纵向传动链条5与纵向下传动链条22。在转动的强制送土轮16和送土耙15的作用下,由集土铲14挖出的土壤通过槽型送土带17被送入由两条纵向传动链条5带动的纵向送土带34上,在纵向送土带34的顶端大部分土壤被抛入由换向器11和横向输送滚筒8带动的滚筒传送带9上,以完成葡萄藤的覆土掩埋。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覆土埋藤机,它包括机架(33)、悬挂架、集土铲(14)、纵向传动链条(5)、横向输送滚筒(8)、限深轮(13)和变速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土铲(14)装在机架(33)前端的下方,集土铲(14)内装有强制送土轮(16),变速箱(2)装在机架(33)前端,两个横向输送滚筒(8)装在机架(33)后端的左右两侧的轴承座(10)内,两个横向输送滚筒(8)上装有滚筒传送带(9),在横向输送滚筒(8)和集土铲(14)之间的机架(33)的左右两侧装有纵向传动链条(5),在左右两条纵向传动链条(5)之间装有纵向送土带(34),限深轮(13)装在机架(33)中央的左右两侧,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链轮(26)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强制送土轮(16),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27)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横向输送滚筒(8),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链轮(28)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纵向传动链条(5)和纵向下传动链条(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埋藤机还包括换向器(11)、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换向器(11)和左动力换向器(25)装在机架(33)的左侧上,右动力换向器(23)装在机架(33)的右侧上,变速箱(2)的输出端通过第二链轮(27)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换向器(11),换向器(11)通过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左动力换向器(25)或右动力换向器(23),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通过联轴器(24)将动力传送给横向输送滚筒(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11)内装有换向器输入轴(30)、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和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换向器输入轴(30)上装有一个活动齿轮,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装有一个活动齿轮和一个固定齿轮,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装有一个活动齿轮,换向器(11)的外侧装有转换手柄(35),换向器第一输出轴(31)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右动力换向器(23)相连,换向器第二输出轴(32)通过链轮和链条与左动力换向器(25)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传送带(9)的上方还装有纵向刮土板(19),在纵向刮土板(19)和滚筒传送带(9)的外侧装有机壳(7),沿着机壳(7)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一个沿着机壳(7)滑动的抛土档板(21),抛土档板(21)上装有一把手(2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深轮(13)的上端依次装有调节箱(4)和调节手柄(3),调节箱(4)内装有螺纹,调节手柄(3)是一个螺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送土轮(16)的轴向和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多个送土耙(15),在强制送土轮(16)的链条上装有槽型送土带(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2)、左动力换向器(25)和右动力换向器(23)内分别装有一对锥型齿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送土带(34)上装有或带有隔板(6)。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传送带(9)上装有或带有档板(29)。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覆土埋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包括装在一个中央悬挂架(1)和两个侧悬挂架(18),中央悬挂架(1)装在机架(33)前端的中央,两个侧悬挂架(18)装在机架(33)前端的左右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土埋藤机,它包括机架、悬挂架、集土铲、纵向传动链条、横向输送滚筒、限深轮和变速箱,装有强制送土轮的集土铲装在机架前端的下方,变速箱装在机架前端,两个横向输送滚筒装在机架后端的左右两侧的轴承座内,在横向输送滚筒和集土铲之间的机架的左右两侧装有纵向传动链条,限深轮装在机架中央的左右两侧,变速箱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送给强制送土轮、横向输送滚筒和纵向下传动链条,该机的使用能够达到堆土细密、密封性好、作业质量高、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该产品的开发将会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容量,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A01G13/02GK2912248SQ20062001300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2日
发明者张雪峰, 贾生, 李敏华, 栗文军, 闫伟, 马秋生, 张然, 徐海军, 王文会 申请人:北京市房山区农业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