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52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采集蜂毒的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外开始研究电取蜂毒的方法,电取蜂毒法是一种利用电击刺激蜜蜂排毒的方法,所采用的装置称为蜜蜂电子取毒器,这种装置一般是由电源、导线、电栅、着针网、排毒板等几部分构成。当电栅接通电源时,蜜蜂接触电栅就会被电击而排毒,蜜蜂的排毒姿势是,蜜蜂六只足朝下,蜜蜂的蛰针向下透过着针网,将毒液排放在排毒板上。目前,所见报道和公开使用的电取毒器有用20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源箱或电子脉冲发生器和用钢丝绕制的电栅组成的不间断供电系统。生产蜂毒时在电栅网下面铺上尼龙纱网作为着针网,用玻璃作为吸毒板吸收蜂毒。这类取毒器存在以下缺点1、生产蜂毒时,吸毒板的吸毒面朝上,空气中的尘埃很容易落在吸毒板的吸毒面上,和蜂毒混在一起造成蜂毒杂质含量高;2、取毒量少,伤蜂率高;3、取毒器体积大,电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集蜂毒纯度高、伤蜂率低、采集效率高、省电携带使用方便的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框[1]、电网[2]、着针网[3]、主框[4]、挂线板[5]、吸毒板[6]和间歇脉冲发生器[9],其特征是位于底框[1]上面依次放置电网[2]、着针网[3]主框[4]和吸毒板[6],在主框[4]上与电栅线相垂直方向装有挂线板[5],挂线板[5]上开有挂线槽[10a10b],电栅线正负端分别连接间歇脉冲发生器[9]的输出端J1J2。
使用本实用新型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蜜蜂的排毒姿势是蜜蜂6只足朝上吸附在电网上,蜜蜂的蛰针向上通过着针网把蜂毒排在吸毒板上,吸毒板的吸毒面向下朝向蜂箱内,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所以空气中尘埃不会直接落在吸毒板的吸毒面上,这样生产的蜂毒纯净度比现有技术提高2~3%,采毒量增加30%以上。
下面通过附图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路原理图。
图4为间歇式脉冲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图。
图5、图6分别为挂线板主视图和俯视图。
参见
图1、图2,底框1上面依次放置电网2、着针网3、主框4和吸毒板6,吸毒板6为玻璃材质,采用间隔框以增加玻璃板强度,间隔框内安装电池盒7、开关8和间歇脉冲发生器9;着针网3采用尼龙布绷装在主框4上,吸毒板6装在主框4的顶面,着针网3与吸毒板6的间距为1~3mm,着针网3下面紧贴电网2,这样既能提高蜂毒产量又能减少蜜蜂伤亡。
参见图3、图4,电器原理是采用间歇式振荡、升压、脉冲输出,当开关闭合时,直流电源通过电阻R1、R2、C1、C2和第1脚、第4脚、第8脚与集成电路板IC相连接。当IC的第3脚为低电平时,三极管BG1停振;当IC的第3脚为高电平时,BG1起振,从而达到间歇的目的。信号通过BG1、BG2放大,通过变压器升压输出到接点J1、J2,J1、J2与电网栅线正、负端相连接。上述电子电路的最佳输入直流电源为2.5~3.0伏,工作电流为70毫安,间歇电流2毫安,输出的脉冲电压为40~50伏,工作8~12秒,间歇4~6秒。
参见图5、图6,在主框4上与电栅线相垂直的两个端面装有挂线板5,在挂线板5的两个端面且与电栅线平行开有挂线槽[10a10b],挂线槽分为深槽10a和浅槽10b;构成电网2的电栅线采用间隔挂线,以此区分正负极,使深槽挂线a和浅槽b的端点分别连接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点J1J2,工作时电网的隔栅电极电位相同,相邻栅极电位不同。挂线板5用螺钉11固定在主框4的端面,并加装履盖外层。
权利要求1.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包括底框[1]、电网[2]、着针网[3]、主框[4]、挂线板[5]、吸毒板[6]和间歇脉冲发生器[9],其特征是位于底框[1]上面依次放置电网[2]、着针网[3]主框[4]和吸毒板[6],在主框[4]上与电栅线相垂直方向装有挂线板[5],挂线板[5]上开有挂线槽[10a10b],电栅线正负端分别连接间歇脉冲发生器[9]的输出端J1J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板[5]的两个端面且与电栅线平行开有挂线槽[10a10b],挂线槽分为深槽10a和浅槽10b,电栅线为间隔挂线构成电网[2]。
专利摘要副盖式蜜蜂电子取毒器,包括底框[1]、电网[2]、着针网[3]、主框[4]、挂线板[5]、吸毒板[6]和间歇脉冲发生器[9],其特征是位于底框[1]上面依次放置电网[2]、着针网[3]主框[4]和吸毒板[6],在主框[4]上与电栅线相垂直方向装有挂线板[5],挂线板[5]上开有挂线槽[10
文档编号A01K57/00GK2927685SQ200620092189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
发明者张文礼, 孙井元, 刘亚馥, 刘星 申请人:张文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