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52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作为传统农业与园艺向工厂化转化的一种手段,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很快。其中,管道式水耕栽培模式早已有之,但其设施主体都以管道固定状态,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这种结构可称为串联式结构。由于定植孔较小,栽培后管道清洗消毒比较麻烦,且对菜苗植株的固定不够稳固,不利于优质商品菜的生产。栽培管槽的完全固定使定植和采收等管理工作会受到栽培设施宽度的限制,不利于开展大面积的工厂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水培装置,由贮液罐、供液管、回液管组成,在供液管和回液管间并列设有一根或多根可移动的栽培管槽,每根栽培管槽均设有一个供液口和一个回液口,供液口与供液管连通,回液口与回液管连通;每根栽培管槽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口,定植口上插有定植盖。
供液管上通常插有供液软管,又称为“供液支管”。这时,所述的供液口与供液管上的供液支管连通。
在所述栽培管槽的下端设有管道支架。布设栽培管槽的管道支架按1.5-1.6米间距布设,管道支架上设有固定管槽的装置,该装置开始是按管槽紧贴来考虑的,当培养植物生长到叶片将要互相搭接时可间隔抽走栽培管槽,或自动伸展而使行距(即管槽距)扩大而有利于培养植物的更好生长。
所述的定植盖的孔径不小于6cm。
所述的定植盖设有可与定植口紧密贴合的镶嵌边,定植盖还设有供栽培物插入的定植孔。
贮液罐内储存有营养液。由贮液罐、供液管、回液管和栽培管槽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管路系统,可为定植孔内的栽培物供给营养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是在供液管、回液管间并列了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栽培管槽,与现有技术的串联式结构相比,可称为“并联”结构。该并联结构可以根据培养植物的大小来布置管槽间距,实现“小苗密布,大苗稀布”的目的,为培养植物的水培创造更好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提高单株培养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2、采收、定植、管槽清洗等作业可以“单管或单槽”进行,按一定循序进行分开作业。由于管槽上的定植口扩大到6cm以上,清除管槽内残根和清洗管槽非常方便,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3、栽培管槽可按2~4m长度来制作,也可以更长。也就是说,使整个水培装置的宽度在传统0.8~1.5m的基础上提高了至少2~3倍,操作甬道减少或缩小,可以提高20~30%的土地及空间利用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植盖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液管;2、定植口;3、贮液罐;4、供液管;5、供液支管;6、回液口;7、供液口;8、栽培管槽;9、定植盖;10、管道支架;11、镶嵌边;12、定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由贮液罐3、供液管4、回液管1组成,在供液管4和回液管1间并列设有一根或多根可移动的栽培管槽8,每根栽培管槽8均设有一个供液口7和一个回液口6,供液口7与供液管4上的供液支管5连通,回液口6与回液管1连通;每根栽培管槽8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口2,定植口2上插有定植盖9。
栽培管槽8的下端设有管道支架10。
定植盖9的结构如图2所示。定植盖9设有镶嵌边11,镶嵌边11与定植口2紧密贴合。定植盖9设有定植孔12,定植孔12中插有菜苗。
使用时,营养液从贮液罐3经供液管4至栽培管槽8,通过定植口2、定植盖9,为定植孔12中的菜苗供给营养。残液通过回液管1流回贮液罐3。
以菜苗培育为例,可以把菜苗一生分成四个阶段来培育即“盆苗期、浮苗期、成苗期和成株期”。
(1)盆苗期就是把种子播种在岩绵块或海绵块上,密布在平底苗盆中,定期喷洒营养液,待秧苗的叶片将要互相搭接时进行分苗。
(2)浮苗期将每个育苗块分开后,单株插入定植盖9的定植孔12中,将定植盖9直接漂浮在常规水培槽内,菜苗根系可以直接伸入营养液中吸收水肥,待秧苗生长到开展度6~8cm左右时即可定植到栽培管槽8中。
(3)成苗期菜苗定植到栽培管槽8中,前期栽培管槽8之间是紧贴在一起的,培养一段时间后,菜苗的植株开张度达到10~12cm,就要对栽培管槽8的间距进行调整,增大其间距;使苗间距扩大到15~25cm,这阶段即为成苗期。
(4)成株期从栽培管槽8的间距拉开到行距与常规栽培相近的密度后,菜苗继续生长达到商品采收的要求,即为成株期。
通过将菜苗生长分阶段培养在不同可控空间环境中,给菜苗生长创造了最佳的单株生长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设施条件,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的栽培目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场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由贮液罐、供液管、回液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供液管和回液管间并列设有一根或多根可移动的栽培管槽,每根栽培管槽均设有一个供液口和一个回液口,供液口与供液管连通,回液口与回液管连通;每根栽培管槽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口,定植口上插有定植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液口与供液管上的供液支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管槽的下端设有管道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盖的孔径不小于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盖设有可与定植口紧密贴合的镶嵌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植盖设有供栽培物插入的定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该水培装置由贮液罐、供液管、回液管组成,在供液管和回液管间并列设有一根或多根可移动的栽培管槽,每根栽培管槽均设有一个供液口和一个回液口,供液口与供液管连通,回液口与回液管连通;每根栽培管槽上设有若干个定植口,定植口上插有定植盖。通过栽培管槽间距的调节,将培养植物的生长分阶段培养在不同的可控空间环境中,给培养植物生长创造了最佳的单株生长空间,有利于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和设施条件,达到优质高产和高效的栽培目的。
文档编号A01G31/02GK2914653SQ200620112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杨其长, 汪晓云, 刘文科, 魏灵玲, 段发民, 王柟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中农长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